若戊戌变法成功,中国发展历程会变好

Posted 光绪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若戊戌变法成功,中国发展历程会变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若戊戌变法成功,中国发展历程会变好

自1840年中国国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之后,中国人就开始探寻让国家变得更强大、更富有的道路。 可以说,在19世纪下半叶,美、德、英、法等早已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位居世界前列,而原本相对落后的俄国、日本,在发展了资本主义之后,也迅速强大起来。在这种局势下,变革旧的制度和旧的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世界潮流。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意味着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国又一次陷入到了迷茫之中。 就在此时,以梁启超和康有为为首的一批有识之士,终于意识到:单单学习西方的技术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为开明、开放的制度。面对危急存亡之秋,光绪皇帝自然不能听之任之,开始对「 ”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说辞,产生了怀疑。 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条振兴大清的路,于是,光绪帝自上而下的开展了一场「 ”维新变法”运动。 变法一开始,光绪帝就听从了康有为的意见,提倡学习「 ”外夷”,倡导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大力发展工商业等等。这一系列变法革新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也给沉睡的国人带来了一场「 ”思想启蒙”。 光绪帝身为皇帝,却主动要求变法,实施君主立宪,但是,因为变法触动了以皇太后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在变法实行了一百多天后,皇太后慈禧发动了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维新派也遭到了追杀。因此,光绪帝在人们心中一直就是一个「 ”有心强国,无力救国”的悲情形象。 但是,光绪帝的变法真的仅仅是为了「 ”图强”吗?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戊戌变法的具体内容说起。 单从政治来看,变法主要有四条: 首先,是开放言路,简而言之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向皇帝上书,与此同时,允许书报「 ”指陈利弊”,不必忌讳。光绪又下旨,如果,有官员想提意见,可以告知他们的长官,由长官代呈给天子,并且,普通百姓也可以到都察院呈递。 接着,就开始精减机构,撤销一大批官职,解决当时的「 ”冗官”问题。 随后,光绪决定任用新人,维新派杨锐、刘光第等人都被光绪重用,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甚至,为显示变法决心,很多维新人士都被授予要职。 最后,光绪意图仿效康熙时的古制,在皇宫里开「 ”懋勤殿”,实际上,这里就成为了皇帝独立办事的机构,但是,最终未能实行。 从这四条来看,根本就没有涉及到「 ”开议会,立宪法”这些限制皇权的内容。这不单纯是由于慈禧的阻挠,因为,限制皇权与慈禧的关系不大。而且,在变法初期,慈禧对变法行为是给予支持的,只是维新派太过急功近利,想着囚禁太后逼迫她放权,最后,被反噬了。而且,光绪帝因为他本人身份的局限性,是不可能真正的站在资本主义这一边的。 那么,光绪帝到底为什么要同意变法,实行立宪制呢? 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来思考,光绪继位后,慈禧实际上才是清王朝的一把手,皇帝只是个小孩子,直到光绪十三年,这一年光绪皇帝才开始亲政,也就意味着慈禧把持朝政日子的结束。但是,慈禧对光绪的控制,却没有停止,慈禧太后通过「 ”训政”的方式,使得日后即使光绪帝亲政,也能继续控制着皇帝的命令。 而且,为了更有效地、长期的控制皇帝,慈禧亲自为皇帝指婚,希望把皇帝的后宫也掌控住,后来的隆裕太后,就是慈禧的侄女。也就是说,光绪皇帝在1887年虽然开始亲政,但是,事实上手中没有多少权力,他并没有真正的成为大清朝的主人。最终,在野心或者说是在一个帝王的尊严的驱使下,光绪想要夺回权力的念头愈发强烈,于是,内心渴望通过变法打败慈禧。 此时,光绪帝虽然已经亲政了多年年了,但这十几年间他只是慈禧手中的傀儡,国家大权任然被慈禧左右。所以,康有为、梁启超的出现,给了光绪一个希望,一个可以夺回权利的希望。我们不难看出:开放言路、任用新人这些政策除了可以除旧革新,还能培养自己的势力。开放言路之后,所有人都可以直接给皇帝上书,这样就与慈禧没多大关系了,任用新人也是一样。 比如说:在变法过程中,光绪皇帝曾以阻止变法等理由,下诏将:以堃岫、徐会沣、溥颋为首的礼部官员革职。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与慈禧有所联系,这无疑可以削弱慈禧在朝堂中的力量。后来补上的官员,自然是由光绪一手提拔的新人,皇帝的势力也逐步得到了加强。最后,光绪帝在没有军队支持的情况下想发动政变,结果,被袁世凯出卖,变法失败。 这也足矣说明:光绪是想通过变法来夺权的。 如果,当初政变成功,慈禧被囚,光绪真的还舍得立宪吗?这个可就很难说了,毕竟,作为一个一直接受封建教育的皇帝,刚体会到权力的好处,怎么舍得放弃呢?即便是这样,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还是具有其进步意义的。虽然,最终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是,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参考资料: 【《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 ”维新变法”运动》、《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

相关参考

兰台说史•中日关系在这些历史条件下就会变好

中国总理李克强与5月8日正式开始访问日本,出席中日韩首脑会议。他是2011年后首位到访日本的中国总理。稍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首次举行电话会议,两人讨论朝鲜问题,后来日本媒体传出消息

戊戌变法若成功中国会如何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不断,光绪帝在康有为等人建议下推动了戊戌变法,包括经济、军事、政治等层面都有深入改革,然而最后却仅历经103日就告终。有网友就提问,若当年戊戌变法成功中国会如何,话题也引起讨论。该网友

目前中国的十大城市有哪些

1.北京北京作为首都,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文教中心,科技中心,交通中心等等,经济上也仅次于上海,唯一不好的就是环境了,不过相信以后会变好的。2.上海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被成为魔都

中国历史上变法成功第一人却死于自己之手 李悝

说起变法,大家自然而然的第一个想到就是商鞅,也会认为商鞅是最早的变法者。其实不然,在商鞅之前也有位变法者,他的变法思想给商鞅极大的影响,也是中国历史上变法第一人,他就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战国初期,那...

中国历史上变法成功第一人却死于自己之手 李悝

说起变法,大家自然而然的第一个想到就是商鞅,也会认为商鞅是最早的变法者。其实不然,在商鞅之前也有位变法者,他的变法思想给商鞅极大的影响,也是中国历史上变法第一人,他就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战国初期,那...

西南夷的发展历程--从南中大姓到南诏的崛起

风雨飘摇的东汉末年,东汉驻西南夷地区的太守为了应付少数民族日益强烈的反抗,不得不依赖少数民族的夷帅来实施统治。从此,「”以夷制夷”这个借助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少数民族的模式成为一种成功的选择,并在未来的年

中国公司法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司法的百年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清末(1904-1914年)、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2004年)三个阶段。其中,中华民国时期又可分为北京国民政府时期(1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都发生在亚洲两个毗邻的国家。但是历史证明了日本与中国取得截然不同的结果。日本成功变法了,而中国却彻底失败了!为什么日本能成功,中国却不

一场不可能成功的尝试

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中国海军近代发展历程

洋务运动1840-1865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萌芽阶段.在这阶段,中国的海防武装仍然是旧式水师,并已衰败 废弛到极点.面对前所未有的西方海上挑战,林则徐 魏源等爱国有识官员和知识分子,对近代海防建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