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夷的发展历程--从南中大姓到南诏的崛起

Posted 南诏

篇首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南夷的发展历程--从南中大姓到南诏的崛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南夷的发展历程--从南中大姓到南诏的崛起

风雨飘摇的东汉末年,东汉驻西南夷地区的太守为了应付少数民族日益强烈的反抗,不得不依赖少数民族的夷帅来实施统治。从此,「 ”以夷制夷”这个借助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少数民族的模式成为一种成功的选择,并在未来的年代里被中外统治者广泛应用。 东汉太守尽管黔驴技穷,但并未愚蠢透顶,考虑到夷帅势力过大会危及自己的权力,太守又通过扶植当地的大姓来制衡夷帅,从而赋予了「 ”以夷制夷”更加深刻的内容。久而久之,「 ”南中大姓”(西南夷地区在魏晋时期被称为「 ”南中”)成为左右当地局势的力量。 当时著名的大姓有孟、爨、焦、雍、量、毛、李。《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 ”七纵七擒”的孟获就是其中之一。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任命大姓中的孟获为御史中丞,爨习为领军将军,孟琰为辅国将军。 三国归晋后,南中大姓只剩下爨、霍、孟三支。爨习的后人趁霍、孟二姓火并时,鹬蚌相争而渔翁得利,最终独霸了南中,从此南中被称为「 ”爨地”。东晋十六国时期,爨地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爨白蛮由僰、汉融合而成,主要分布在云南东部滇池和西部洱海地区;东爨乌蛮由叟与昆明融合而成,居住在白蛮的东、南、北三面。此时的南中各姓皆受宁州统辖,而宁州刺史就是爨人。由于中原王国互相征战,自顾不暇,因而爨氏得以窃据一方,独来独往。 隋文帝完成统一大业后,着手收拾独来独往的爨氏,爨人首领被隋朝正法,首领之子被押送长安为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爨氏百年的势力岂能在朝夕之间烟消云散?爨氏仍如水中的葫芦,隋朝一松手便又立即浮起来,从此南宁州麻烦不休、乱子不断,直到隋炀帝当了皇帝,爨人也未被完全压服。不管也罢,隋炀帝宣布废弃南宁州。 唐高祖显然比隋文帝明智得多,他深知爨氏在南中的长期影响,便下令释放了被隋朝扣押在长安为奴的爨弘达,委任其为昆州刺史前往爨地招附南中诸部。 此招果然奏效,爨地的喧闹戛然而止。 当一个地方平安下来,负责平安的部门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于是唐朝再次设立隋朝废弃了的南宁州,辖南宁、恭、协、姚九州,南中地区被分割管理。在爨人势力越来越弱、唐朝控制愈来愈严的情况下,以南宁州都督爨归王为首的诸爨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聚众反唐,唐令南诏首领皮逻阁配合唐军平叛,唐朝有意扶持的南诏最终占有了滇东爨地。 南诏是踩着白子国的肩膀发迹的。 白子国是从今云南昭通迁到洱海东南的僰人,在东汉末年以今弥渡红崖为中心建立的袖珍政权。诸葛亮南征时,将白子国国王龙佑那降为西洱河侯,赐姓张。唐朝建立后,白子国国王张乐尽求归附唐朝,被唐朝封为云南国诏和云南镇守将军。在从东汉到唐初的漫长岁月时空中,白子国是洱海上空一轮不落的太阳。 至于白子国是如何衰落的,历史上没有多少记载,只知道是南诏取代了它的霸主地位。 南诏的奠基者是今彝族的先人乌蛮。 乌蛮建立了蒙舍诏、蒙巂诏、越析诏、施浪诏、浪穹诏、邆赕诏六大部落(史称「 ”六诏”),而蒙舍诏位于各诏以南,故名「 ”南诏”。 在吞并白子国之后,南诏首领细奴逻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自立为奇王,举起了大蒙国的国旗,在今巍山县修筑了巍峨的王城。 仿佛是一次7级以上地震,它带来的冲击波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唐朝和吐蕃。因为洱海地区处于高原与丘陵的缓冲地带,一直是唐朝与吐蕃争夺的目标。为了控制中南地区,唐朝看中了南诏这支潜力股,并把它当成了重点扶持对象,对它从名声上和武力上进行了精心包装。南诏也很争气,经罗盛炎、盛罗皮、皮逻阁三代首领的努力,相继吃掉了其他五诏,统治中心也迁移到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西)。南诏首领不仅被唐朝封为云南王,而且南诏成了事实上的中南一霸。 种下希望,收获的却是沮丧。一天,唐朝皇帝的脸上布满了阴云,因为南方传来消息,羽翼丰满的南诏不再听从唐朝调遣,而且与同属藏缅语系的吐蕃结成了兄弟之邦,上演了三国时代刘备联吴抗曹的精彩一幕。接下来的消息更加糟糕,唐朝的边镇不断受到南诏的蚕食。 唐朝甘心让「 ”赤壁之战”的历史重演吗?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精心准备的唐军在西川击败了吐蕃与南诏联军。因为失败之后互相推卸责任,南诏与吐蕃反目成仇。唐朝乘虚而入,与南诏举行了苍山会盟,南诏王异牟寻宣布臣服于过去的恩人--唐朝。 在度过一段美丽而和谐的蜜月后,南诏与唐朝再次翻脸。这一次不怪南诏,只怪中原皇帝不允许别人与自己重名的浑蛋逻辑。南诏王世隆即位后,因名字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名讳,唐朝没有按惯例册封云南王的名号。世隆派人去催,得到的答复是:只要世隆不改名,就别指望得到赐封。 对于这种霸道的行为,一般人也就忍了,但世隆大小也是个国王,而且是个要面子不要命的主儿。世隆干脆将国王的头衔改成了皇帝,将国号改成了大理国,不再使用唐朝历法,也不再奉唐朝为正朔,还派出军队帮助安南土著攻陷了唐朝已经占领的交趾,继而出兵黔中,兵围成都,挑起了与唐朝的战争。 前人曾经告诫我们,迎风吐口水的人将弄脏自己的衣服。世隆出了一口恶气,但却使国家吃尽了苦头,连年的征战使南诏迅速衰落下去。看到南诏日落西山,南诏宰相汉人郑买嗣于唐昭宗天复二年(902)联合和蛮大姓发动宫廷政变,将蒙氏宗亲800余人残杀在五华楼下,南诏国二百五十四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郑氏的大长和国。 大长和国既不长久,也不和平。二十六年之后,与郑买嗣联合发动政变的和蛮大姓赵氏将郑氏赶下台去,建立了大天兴国。不到一年,大天兴国的开国元勋、剑川节度使杨干真废掉赵氏,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义宁国。 国王就这样换来换去,南中地区一片狼烟。

相关参考

公元225年 诸葛亮平定南中

三国时期,在蜀汉的南部,即今之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南部,当时称为“南中”,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总称为“西南夷”。但蜀在南中的统治极不巩固。建兴元年刘备死后,柯郡(今贵州凯里西北)太守朱褒、益州郡(今云南

采购的发展历史

一、采购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摘要】本文从全球的发展历程说到我国的采购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采购的发展现状和当今的发展,分别由采购管理集中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

1.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孕育发生到雄壮强大,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

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及发展历程

南北朝时期一是全国长期分裂。从汉末大乱到三国鼎立,而后由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但为时不过二、三十年,接着又是连年混战和南北大分裂,直到隋重新统一。而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的。现在,小编

孟获

  孟获(汉语拼音:mènghuò),中国三国时期南中少数族首领。系东汉末益州郡(今云南晋宁东)大姓。生卒年不详。蜀先主刘备死的前后,孟获追随益州郡大姓雍闿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建兴三年(225

南人大举叛乱所致

223年,益州郡大姓雍]趁蜀汉皇帝刘备因夷陵之战中大败,在永安病逝之际,杀死太守正昂,绑架新任太守张裔到东吴,举兵号召南中四郡反叛蜀汉。同时,越`酋长高定杀死太守龚禄,自封为王,与柯太守朱褒响应雍]的

赵灵儿出身的南诏国,真实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国度

众所周知,《仙剑奇侠传》女主角赵灵儿出生于南诏国王室。这个唐朝时崛起于云南的政权,在真实历史中虽然没有强大的巫术,但确实是一个穷兵黩武,无岁不战的强大奴隶制国家。南诏国曾经击败大唐,在「”天宝战争”的

对《大国崛起》美国的论文

《大国崛起》是央视推出的一个大型历史纪录片,讲的是近代的一些世界强国是怎样从弱小到崛起到变成一个世界大国、强国的过程。虽然这个节目才刚开播4天,但是收视率已经非常高了,我看了英国的崛起和发展这一集,这

世界海洋石油发展历程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延续,经历了一个由浅水到深海、由简易到复杂的发展过程。188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数米深的海域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海洋石油勘探的序幕。1920年

根据大国崛起其中一个国家崛起历程写一片历史小论文

帝国春秋(德国)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