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的传说 保安族“波日季”腰刀的传说

Posted 保安族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保安族的传说 保安族“波日季”腰刀的传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保安族的传说 保安族“波日季”腰刀的传说

2、保安族腰刀是做什么用的?保安族腰刀得作用

保安族的传说 保安族“波日季”腰刀的传说

从前,保安人居住在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人蓄兴旺,五谷丰登,家家户户都过着美满的生活。可是有一年这里闹了灾,不是旱灾,也不是水灾,而是魔鬼在作怪。三天两头,庄子里就有一两个姑娘丢失。于是姑娘们吓得心惊肉跳,提心吊胆,连白天都不敢出家门;人们没心思下地去劳动和喂养牲口,地荒了,牲口瘦了,原来生机勃勃的庄子,变成死气沉沉的。

住在村东头的铁匠哈克木,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他就不信任制服不了魔鬼;一天半夜,他一个人手握腰刀藏在魔鬼出没的洞口,在三更时分,忽听一声“呀、呀”怪叫,只见魔鬼从洞里跑出来。“害人的怪物,今天让你知道知道我哈克木的厉害!”哈克木大声喊着举刀向魔鬼头上砍去,但是,任凭他怎么砍也没伤着魔鬼一根毛,它还大笑着向庄子奔去,这天夜里庄内又是通宵没得安定。

哈克木没有制服魔鬼,整天无精打采,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有一天晚上他没吃饭就上炕躺下了,迷迷糊糊看见眼前来了一位白胡子阿爷说道:“哈克木,你的腰刀虽然有名,可没有一样制服魔鬼的刀子。”哈克木急忙问:“阿爷,你告诉我,什么样的刀才能制服魔鬼?”阿爷说:“尕娃,不要急,这种刀名叫‘波日季’,对面山上有个天池,天池西边有棵老树,你就按照此树的叶子打一把腰刀,不要忘了,在刀面上要凿上树叶的图案,记下了吗?”“记下了!我一定造这种刀去制服魔鬼。”哈克木喊着就醒来了,原来是一个梦。

哈克木就照阿爷说的,摘来了树叶,打好了波日季腰刀。这天,太阳刚下山,哈克木就去守在魔鬼的洞口,和上回一样,三更时分魔鬼又从洞里出来,哈克木迎面堵住并高喊:“魔鬼,今天你的末日到了,你看这是什么刀。”魔鬼不看便罢,一看吓得哇哇乱叫,只见波日季从哈克木手里飞过去,在魔鬼头顶旋转,眨眼的功夫,魔鬼的头部见了,身子不见了,哈克木往地上一看,在一片血泊中躺着一条又黑又粗的断头蛇。哈克木急忙跑进山洞,救出很多被魔鬼抓进洞的姑娘;很快她们就同家人欢聚了,庄子又兴旺起来了。

人们为了纪念哈克木的功劳,至今保留着波日季刀原来的式样,世代流传下来。

保安族腰刀是做什么用的?保安族腰刀得作用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的经济文化命脉,是刀中珍品,具有工艺精美、经久耐用、携带方便等特点。保安人制作腰刀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元代就制有一种木柄皮鞘刀,当时只是用来屠宰牛羊,质量较差。居住在青海同仁期间,保安城内有许多手工业匠人,也有手工作坊,例如:有制作土炮、土枪、弓箭的作坊,有铁匠、金银匠、木匠、鞋匠等工匠。迁到大河家后,保安人制作刀子除了自卫外,开始用来交换牧区牧民的羊只、农区的其他日常用品,使保安腰刀具有了商品的性质。从那时起,保安族人民用自己独特的冶铁技术创造的腰刀文化就和发展经济紧密相连。

保安腰刀是保安人在大河家这块昔日杂草丛生的荒草野滩上创造的文化,也是他们以后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黄河北岸的三川(赵木川、中川、下川)是土族之乡,那里气候温和,环境宜人,几万亩肥美土地,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和园林栽培,被誉为“金田”、“美田”。保安人用自己精心制作的腰刀,换取土族的粮食、水果;民和县杏儿乡的藏族牧民,也是清乾隆年间,从今青海保安同仁地区迁徙而来的,保安人用自己的刀具、铁器换取他们的牛羊、皮革……。

此外,有些铁匠还离家到甘南藏族地区和青海藏区做铁匠活。在这些地区,他们自产自销,直接和用户见面,不受中间商的盘剥。同时,藏区打制铁器的品种多,可制作斧子、剪刀、牲畜铁掌、马鞍包铁等。从藏区回家时,又可以赶回牛羊在大河家出售……保安人身怀冶铁绝技四处奔波。

他们在制作、出售保安腰刀的过程中也随时随地打听其他商业信息。例如:他们在官亭、兰州、永靖、循化等地购买一些枣、核桃、辣子、蔬菜、面粉以及自己打制的铁铲子、斧头、钅矍头、镰刀等,到附近的夏河、临洮、拉卜楞等地去卖,再买些羊毛、皮子、酥油、炒面、山羊等回大河家出售;有的在每年春秋剪羊毛季节,还专门贩卖羊毛。

就这样,保安人依靠冶铁技术和保安腰刀,在积石关口进进出出,来回奔波,发展了自己的商业经济,使昔日人口稀少、杂草丛生的大河家出现了繁荣景象。早在1957年,当时的地方政府就把分散的制刀工匠组织起来,在大河家建立了刀具厂,并开始成批生产保安腰刀。

改革开放后,大河家的商贸流通日益活跃,在政府“建一处市场,带一批产业,富一片地方”的思想指导下,大河家终于变成了甘、青两省三个自治县(积石山、民和、循化)的物资交流中心。

保安腰刀发展到今天,生产技术已得到很大提高,花色品种多种多样,有牛刀、鱼刀、腰刀、武术刀、藏刀、笔刀、拐杖剑等10多个种类、30多个品种。其中腰刀尤以“什样锦”、“波日季”最为著名;腰刀的规格主要有五寸、七寸两种;刀体是反复锻打的精铁再加钢淬火而成,刚柔相济;刀面上刻有七颗星、五朵梅、一条龙、一把手等图纹,纹饰精细;刀柄由红、黄铜片和铝片、牛角等材料叠合铆成,打磨后色泽艳丽,犹如彩锦;刀鞘多为铁鞘铜箍,配以装插的钢制镊子,既增添了刀鞘式样的美观,又可以防止刀体从鞘中滑出。

随着保安腰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产品也畅销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西藏、内蒙古、云南等地,有的还远销港澳、日本、西欧、印度、沙特、尼泊尔。目前,积石山县近五分之一的保安族农户掌握了生产制作腰刀的技术,除农忙季节和外出经商之外,基本上都从事刀具生产。近年来,在保安族群众的带动下,附近一些回、汉族群众也学会了保安腰刀的制作工艺,进行小规模生产。

保安腰刀的生产与销售不断走向广阔的市场,但是由于固守传统,技术保守,也导致了一些祖传优秀品种失传。保安腰刀作为保安民族的工艺品,多次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民族工艺品展览会,而且1983年就被国家民委、轻工业部评为全国民族特需优质产品;1984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

保安腰刀不仅是保安族的手工艺品,而且是保安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保安族文化艺术创作的源泉。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影视界、文化界人士纷纷前往保安族聚居区———大河家参观考察,宣传介绍保安腰刀。现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大河家是一个以批发销售保安腰刀、皮革制品、生产工具、木材及木器加工、机械修理、副食加工为主的综合贸易市场。展望未来,新世纪的保安腰刀一定会像“瑞士军刀”一样享誉海内外,风靡全球,而大河家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相关参考

保安族腰刀是做什么用的?保安族腰刀得作用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的经济文化命脉,是刀中珍品,具有工艺精美、经久耐用、携带方便等特点。保安人制作腰刀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元代就制有一种木柄皮鞘刀,当时只是用来屠宰牛羊,质量较差。居住在青海同仁期间,保安

保安族腰刀是做什么用的?保安族腰刀得作用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的经济文化命脉,是刀中珍品,具有工艺精美、经久耐用、携带方便等特点。保安人制作腰刀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元代就制有一种木柄皮鞘刀,当时只是用来屠宰牛羊,质量较差。居住在青海同仁期间,保安

保安腰刀是民族瑰宝的“末落标本” 保安族的腰刀

享誉世界的保安腰刀曾经是保安族人民的一种文明图腾和象征,它让保安族的文化传承历史在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文化中走过了一段艰辛而又不乏光环的苦旅。然而,在市场经济成为一种历史潮流和时代最强音的今天,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是民族瑰宝的“末落标本” 保安族的腰刀

享誉世界的保安腰刀曾经是保安族人民的一种文明图腾和象征,它让保安族的文化传承历史在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文化中走过了一段艰辛而又不乏光环的苦旅。然而,在市场经济成为一种历史潮流和时代最强音的今天,保安腰刀

保安族的历史 保安族的族称与族源

保安族自称“保安”。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相近,历史上被称为“保安回”或“回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这一名称系源自几百年前保安族居住地今青海同仁县境内的“保安

保安族的历史 保安族的族称与族源

保安族自称“保安”。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相近,历史上被称为“保安回”或“回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这一名称系源自几百年前保安族居住地今青海同仁县境内的“保安

保安族有哪些节日 保安族的民族节日

保安族节日—浪山节保安族人民特别喜欢浪山,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人们都要带上面、油、肉、锅、帐篷等,到河边、山坡上或草坡上去郊游,过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保安人把这俗称为“浪山节”。保安族节

保安族有哪些节日 保安族的民族节日

保安族节日—浪山节保安族人民特别喜欢浪山,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人们都要带上面、油、肉、锅、帐篷等,到河边、山坡上或草坡上去郊游,过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保安人把这俗称为“浪山节”。保安族节日...

保安族有什么传统艺术?保安族民族艺术概述

花儿保安族的传统民歌,以其生动鲜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优美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号子、小调、婚礼歌等类型。保安民间“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

保安族有什么传统艺术?保安族民族艺术概述

花儿保安族的传统民歌,以其生动鲜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优美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号子、小调、婚礼歌等类型。保安民间“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