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对西夏的一场大胜——无定川之战
Posted 援军
篇首语: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宋对西夏的一场大胜——无定川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宋对西夏的一场大胜——无定川之战
公元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并与北宋交恶,于是西北地区战火连年。宋夏双方先后爆发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等重大战役,北宋屡战屡败,损失惨重。后来西夏国主李秉常继位,年幼,在对北宋的和战问题上,与其母梁氏意见不合,被梁氏囚禁,外戚梁乙埋执政,国内政局动荡不安。 在此背景下,北宋西北地区的官员纷纷上疏建议趁机攻灭西夏。其中,文州刺史种谔(北宋名将种世衡之子)上疏宋神宗曰:「 ”夏国无人,秉常孺子,臣往提其臂而来耳。”(夏国没有人才,李秉常是个小孩,我前去便可提住他的手臂把他抓来)。「 ”帝壮之,乃决意西征。”于是,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北宋调遣五路大军共计30万出征西夏。 五路宋军分进合击,以灵州(今宁夏灵武县)为首要攻击目标,得手后渡河直趋西夏国都怀远(今宁夏银川市)。其中,种谔率军自延州(今陕西延安市)北上,经米脂寨(今陕西米脂县),至夏州(今陕西靖边县白城子)西行趋灵州。西夏侦知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后, 梁乙埋派大将梁永能统率10万精兵,屯驻夏州,以拒宋军。 种谔军9万多人从延州、绥德出发进攻米脂寨,西夏梁永能自恃军中大部为「 ”铁鹞子”精锐骑兵,骄傲轻敌,急率8万骑兵沿无定河增援米脂寨。 宋军围攻米脂寨数天不下,此时又突然传来西夏大批援兵已近米脂,军心慌乱。种谔故意鸣鼓奏乐,检阅部队,以安定军心、鼓舞士气,同时继续包围米脂寨,在城外挖掘深壕,断绝守军出城道路,使其不能与援军联系以内外合击,并亲率主力沿无定川北上,利用米脂寨西北沿无定川通道「 ”右山左水”的有利地形设防布阵,伏兵路旁山谷,以待西夏援军。 西夏「 ”铁鹞子” 翌日清晨,大雾满川,西夏军乘雾进军。种谔率军迎战于川口,两军展开激战。西夏军以「 ”铁鹞子”冲锋开路,如墙而进;宋军严守阵法,以重装步兵在前长枪盾牌搏杀,神臂弓在后远程打击,辅以少量精锐骑兵两侧突击。相持既久,西夏军逐渐势竭,埋伏在山谷中的宋军突然杀出,把西夏军拦腰截成两段,首尾不能相顾。西夏军大乱,自相残踏和坠入无定河的数以千计,史称「 ”银水为之赤”。宋军趁势冲杀,西夏军大败溃退,死伤万余人,损失战马五千余匹,其他物资不计其数。西夏援军既败,米脂寨守军投降,无定川之战以宋军大胜结束,极大振奋了北宋朝野的信心,《宋史》中曰:「 ”种谔破米脂援军捷书至,帝大喜,群臣称贺。” 宋军布阵图 虽然北宋五军伐夏最终没能成功,但无定川之战中宋军的表现足以震撼对手,一雪之前屡战屡败的耻辱,也告慰了阵亡将士的英灵! 参考:《续资治通鉴》、《宋史》相关参考
好水川之战宋仁宗时期,西夏逐渐强大起来,对宋发动了一系列的掠夺战争。宋仁宗对此十分恼火,令韩琦为陕西都转运使,范仲淹为陕西安抚副使,共同负责对西夏的事务。范仲淹对沿边军事堡砦作了一些调整,改革了一些弊
姉川之战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一场战役,织田、德川联军与浅井、朝仓联军于元龟元年6月28日(1570年8月9日)在近江国浅井郡姉川河原(今滋贺县长滨市野村町附近)会战。 据各方的文献记载,当时织田家与
姉川之战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一场战役,织田、德川联军与浅井、朝仓联军于元龟元年6月28日(1570年8月9日)在近江国浅井郡姉川河原(今滋贺县长滨市野村町附近)会战。 据各方的文献记载,当时织田家与
利用地形伏击歼敌的好水川之战 延州之战后,夏景宗元昊乘宋廷攻守不定之机攻宋。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年)二月,元昊率军10万
战争是残酷的,饿殍百万,尸横遍野,无数人流离失所。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但要说哪个朝代最“弱”的话,当属积弱已久的宋朝。当时有许多外敌侵宋,而宋朝出战抵
「”咸亨元年,七月戍子,薛仁贵与吐蕃战于大非川,败绩”大非川之败和青海之败是强盛的唐王朝不能回避的一场败仗,也成了唐朝和吐蕃百年之战的开端。大非川之战,到底是如何败的,在新唐书薛仁贵传只用了很精炼的一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著名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使得天下的格局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使得秦统一六国的脚步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得赵国前后死伤约四十五万人。而战争中的几位将领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白起人物
历史秘闻 他是北宋西北战场上最强的将军,箭穿双颊仍打退西夏兵
在我国北宋仁宗年间,西北战场出现了一员战将,在和西夏李元昊的一场战斗中,双颊被侵略者的箭贯穿了,他拔掉箭,继续和西夏兵战斗,可谓气吞山河,最终打退西夏兵。他的名字叫张岊,是我国北宋府州府谷人,也就是今
淝水之战始末:淝水之战,是中国北方的前秦与南方的东晋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据史料记载,这次战役最后以8万晋军大胜80多万前秦军而告终。但有人对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提出了质疑:淝水之战真是以少胜多吗?
爆发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大非川之战,是被众多网友津津乐道的战役。但网上叙述大非川之战的文章,焦点多集中在战役过程本身。认为薛仁贵的副将郭待封不听将令,导致唐军被论钦陵各个击破,因有此败。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