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正白旗人,又是袁崇焕的后裔

Posted 夫人

篇首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军正白旗人,又是袁崇焕的后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军正白旗人,又是袁崇焕的后裔

张作霖一生共有六位夫人,其中,以五夫人寿懿知名度最高,也最受张作霖的宠爱,张作霖不仅在沈阳的大帅府中专门为她修建了小青楼,还在沈阳城内另外两个地方为她置建了别墅。 寿夫人容貌娇美,精明干练,属于智慧型女子,她处理事务周到圆满,深得张作霖的赏识,是大帅府实际上的内务总管,并且也获得大帅府内外一致的好评。 在「 ”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被炸炸伤后,濒临死亡,被抬回帅府,也是为了最后看一眼这位寿夫人,并且在寿夫人泪如雨下的怀抱中,说出了生命中最后一段话:「 ”我受伤太重……恐怕不行了……叫小六子(张学良)快回奉天(今沈阳)……” 随后,寿夫人忍着巨大的悲痛,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秘不发丧,等待张学良返回沈阳主持大局。寿夫人还在前来探听张作霖生死消息的日本人面前强颜欢笑,说大帅只是受伤,并无生命之忧。 寿夫人在此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避免帅府上下因张作霖的去世而乱作一团,甚至是东北政局的大混乱,堪称是一位奇女子。 这位寿夫人因嫁给张作霖而备受人关注,她为张作霖生下了四个儿子,在张作霖被炸身亡时,寿夫人也只有30岁,但她为夫守节,终身未再嫁。「 ”九一八事变”后,寿夫人移居天津,1948年底,去了台湾,1966年在台北病逝,享年68岁。 寿夫人的知名度很高,也导致了人们对她的身世的探究,没想到,越探究却越离奇,她是张作霖唯一的满族夫人,而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寿懿居然还是明末的抗清名将袁崇焕的后裔,这是不是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寿夫人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在关外拼死抗击后金的英雄,他在遭到皇太极的反间计后,含冤被杀,他的后代怎么还会成了八旗兵的一员而又为清朝拼死效力呢? 寿夫人原名寿懿,她嫁给张作霖后,随夫姓改为张寿懿。之所以被人们称为「 ”寿夫人”,是因为外界很多人都以为她姓寿。其实,寿夫人还有一个别名叫王雅君,这是因为寿懿自幼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姓王,她也就取了一个清新文雅的名字。 当时,寿懿作为张作霖唯一的满族夫人,属汉军正白旗,很显然,寿夫人的祖先是因军功而加入旗籍的。寿夫人的父亲名叫寿山,叔叔叫永山,爷爷叫富明阿,由此可见,寿夫人的「 ”寿”字并不是她的家族本姓。 这是不是越来越复杂了呢?请继续阅读本文。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以官方的形式,正式为袁崇焕平反,说袁崇焕是死于皇太极施加的反间计,其实袁督师并没有通敌叛国。并且,乾隆帝还派人寻找袁崇焕的后裔,试图从官职或赏赐上给以一些慰藉,结果只找到了一个袁崇焕堂弟的后人。 沈阳张氏帅府的大小青楼 袁崇焕死时47岁,由于长年镇守边关,他生前并没有留下后代。康熙年间《广东通志》也记载:「 ”(崇焕)没之日,无子”。因此,乾隆年间根本寻找不到袁崇焕的后人。 袁崇焕又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克星,努尔哈赤一生「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却「 ”独宁远一城未下”,并且,努尔哈赤还就是在宁远城下被袁崇焕的炮火击中,退兵后在疗养的过程中去世的,想一想,在清朝初期那种高压的氛围之下,即使有袁崇焕的后人也绝对不敢将身份公布于众的。 直到乾隆帝又过世了半个世纪之后,袁崇焕的后代之谜才得以解开。 原来,在袁崇焕遇难后,他的一个小妾生下一个遗腹子,取名袁文弼,由于担心受到株连,小妾就把袁文弼藏匿于民间。袁文弼成年后,参军入伍,因有军功,被编入汉军正白旗,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海林县旧街镇)。 寿夫人居住的小青楼内景 就这样,袁崇焕的这支血脉得以延续,尽管他们身穿清军的服装,驻防在边疆的宁古塔,却一代一代地守护着家族的隐秘,不敢让外界知道他们的祖先是谁。 直到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袁崇焕的六世孙、寿夫人的爷爷富明阿才将家族的秘密公布了出来。 富明阿随钦差大臣琦善驻守扬州,与太平军作战有功,逐步被提拔为副都统、江宁将军、吉林将军。 当时已近晚清,袁崇焕也早已被写入正史,富阿明也不再顾忌谈及自己的祖先。他在江苏任职时,结识了一个叫陈国泰的广东人,当他得知陈国泰来自袁崇焕祖籍地东莞的邻县新安时,特意打听袁崇焕祖坟的情况,还委托陈国泰代为祭扫。 面对陈国泰的疑惑,富明阿直言不讳地说:「 ”我是袁督师的六世孙,你替我祭扫祖坟,我们就像兄弟一样,回去嘱咐乡亲们保护好袁家祖坟!” 于是,袁崇焕的后裔重现人间的消息不胫而走。由于距袁崇焕抗击八旗兵已过去二百多年,清廷已没有人追究袁崇焕后代隐瞒身世的「 ”欺君之罪”,富明阿也就没有因为祖先的原因而受到什么处罚,仍然受到重用。 光绪年间重修《吉林通志》时,就明确地把富明阿是袁崇焕后裔的身份写了进去。民国年间编撰的《清史稿》也明确记载: 「 ”富明阿,字治安,袁氏,汉军正白旗人,明兵部尚书崇焕冤孙。崇焕裔死,家流寓汝宁,有子文弼,从军有功,编入宁古塔汉军。五传至富明阿……光绪八年,卒,优恤,谥威勤。子寿山,官至黑龙江将军,光绪中,俄罗斯犯边,殉难;永山,官三等侍卫,亦于凤皇城拒日本,力战死事:皆自有传。” 寿夫人的父亲便是富明阿的儿子寿山,清朝末年,由于满族姓氏冗长难记,满族人改汉姓的现象十分普遍,寿夫人便取父亲寿山的「 ”寿”字为姓。 寿山也是一位像先祖袁崇焕一样的忠勇武将,1900年,沙俄入侵东北,寿山刚刚被提拔为黑龙江将军,他镇守齐齐哈尔,誓于守城共存亡,在城破前选择了自尽。 张作霖 寿山在20岁的时候就与杜尔伯特旗蒙古贝子的长女成亲,婚后育有两子一女。他驻军黑龙江时,又纳沈阳女子王氏为侧室,王氏就是寿夫人的母亲。当寿山阵亡时,寿夫人还不满3岁,王氏与女儿在家族里备受歧视,王氏遂携女儿回沈阳老家居住,并为女儿改名为王雅君。 张作霖对寿山将军的事迹也是早有耳闻,没想到的是在寿山殉国十几年之后,他居然还迎娶了他最小的女儿。对这位从未见过面的岳父大人,张作霖是深深钦佩其民族气节的。 张作霖的拜把兄弟、黑龙江督军吴俊升还专门在齐齐哈尔为寿山修建了一座「 ”寿公祠”以示纪念。至今,该祠堂仍存在,并成为齐齐哈尔市著名的人文景点。 最后补充一下,关于富明阿是否真是袁崇焕的后裔,还存有争议,但在目前还没有较大的反证材料出现前,我们还是沿用正史《清史稿》的定论来把他们作为袁崇焕的后裔吧。 本文参考自:《走近大帅府——走近张作霖》

相关参考

历史学家谈袁崇焕

谁能谈谈袁崇焕的功过是非袁崇焕不是汉奸,但捧袁崇焕的就说不太清楚了……(转贴)关于袁崇焕是否是汉奸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争论,原因是袁崇焕在他任职期间有许多作为非常可疑,往往被人怀疑为汉奸或者奸细。袁崇

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创造了怎样的辉煌

关宁铁骑是袁崇焕苦练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清八旗军正面交锋的不败之神。我们知道,明朝实行的是文官带兵制度,故袁崇焕被作为军事将领被推向了战争的前台。按说,

袁崇焕的后人进了八旗,真有此事吗

在金庸小说《碧血剑》中,袁崇焕有一个儿子,取名承志,寓意继承其父亲的遗志。袁崇焕惨死时,袁承志年仅七岁,后被父亲的旧部救出,学习武功,要为父亲报仇。后来,袁承志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动荡,还与李自成帐下的谋

袁世凯真的是三国袁术大明袁崇焕的后代吗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这位当了仅仅83天皇帝的袁世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搬出了大明重臣袁崇焕,竟然说自己是袁崇焕的后代?事实果真如此吗?为

赤胆忠臣还是叛国汉奸 著名将臣袁崇焕

明朝著名将臣袁崇焕,千古以来,功罪难定。即使是清朝乾隆皇帝已经下令将袁崇焕的冤屈洗净,却仍然无法消除人们心中的疑惑以及偏执。那么,袁崇焕真的是汉奸吗?我们应该这样给予袁崇焕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呢?袁崇焕...

赤胆忠臣还是叛国汉奸 著名将臣袁崇焕

明朝著名将臣袁崇焕,千古以来,功罪难定。即使是清朝乾隆皇帝已经下令将袁崇焕的冤屈洗净,却仍然无法消除人们心中的疑惑以及偏执。那么,袁崇焕真的是汉奸吗?我们应该这样给予袁崇焕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呢?袁崇焕...

努尔哈赤的生死之谜,果真死于袁崇焕的大炮之手吗

努尔哈赤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清王朝的奠基者。当年,他以一个小小的部落起家,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逐渐有了能够与明王朝分庭抗礼的势力。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在赫图阿拉称

袁崇焕遭崇祯三问不答是理亏还是绝望

熟悉晚明史的朋友知道,崇祯与袁崇焕的反目,发生在后金军偷袭、京城被围。而后,袁崇焕驰援解围。结果,救驾者不仅没有立功,反而被新账旧账一起算。崇祯皇帝以议饷之名召见袁崇焕入城,实施诱捕。拿住袁崇焕的崇祯

袁崇焕罪名是什么

  雕像  只要是学习过明朝历史的人,大家都会了解袁崇焕。袁崇焕作为明朝最为著名的军事将领,最终却落的一个叛国罪名,被千刀万剐而死。那么,袁崇焕的罪名究竟是不是真的?  袁崇焕罪名  袁崇焕从进入官场

皇太极离间袁崇焕

袁崇焕是皇太极的大敌。宁远一战,努尔哈赤就死在袁崇焕的红衣大炮下,此仇可谓不共戴天。皇太极日思夜想,决定设计除掉袁崇焕。崇祯二年,皇太极绕过宁远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一听说北京被围了,他就调集部队"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