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争议的张瑞图,以行草书闻名,书法到底有什么 ”魔力”

Posted 张瑞图

篇首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备受争议的张瑞图,以行草书闻名,书法到底有什么 ”魔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备受争议的张瑞图,以行草书闻名,书法到底有什么 ”魔力”

总第一六〇六期;欢迎关注。 论道晚明书坛的发展,张瑞图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张瑞图与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并称「 ”晚明五大家”,浪漫主义书风的典型代表。 张瑞图(1570-1641),字长公,号二水,果亭山人、白毫庵主等,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殿试第三,官至礼部尚书兼殿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职位。 因依附「 ”阉党”魏忠贤,世人对于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有之。关于张瑞图罪状史书记载:一是为魏忠贤书生祠碑文,二是赠魏忠贤金字贺屏。张瑞图沉浮官场多次告假回乡避开了党争激烈。其性格与世无争,一味妥协顺从,最后沦为了政治斗争牺牲品。 从仕途角度上看,张瑞图无疑是个失败者,但他在书法领域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书法家。观看他的行草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在仕途上如此「 ”懦弱”「 ”顺从”之人, 在书法创作中,却表现出了「 ”个性”「 ”不羁”的一面。 张瑞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册》 局部 25.7×30.5cm×14开 天启七年(1627) 张瑞图 行草书杜甫诗册 书法自魏晋以来,审美上追求「 ”圆转”「 ”疏朗”平和中庸的文人书风。明代书法基本沿袭了宋元的风貌,受赵孟頫的影响,普遍比较理智。 张瑞图的行草书是其存世作品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其书风与前人迥然不同。张瑞图的行草书下笔果断坚决,极少圆转,多用方折,点画凌厉,字形崎岖,气势动荡,可谓惊世骇俗。张瑞图的书法艺术, 概而论之,有三个典型特点: #1 笔法平铺直入,气势逼人 ▼ 张瑞图 《杜甫饮中八仙歌》 相比起传统变化的笔法,张瑞图用笔比较简单直接,下笔果断,没有多余的笔触,运笔平铺直叙。清代梁嵘在《评书帖》中道 出张瑞图笔法的由来:「 ”瑞图行书初学孙过庭《书谱》,后学东坡草书《醉翁亭》,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王铎)、张(张瑞 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 张瑞图抓住了孙过庭在《书谱》中出锋起笔,痛快迅猛的笔法,经过其内化和不断锤炼,将这种笔法进行强化,特别是他在笔画行进时,采用侧锋行笔,减少提按顿挫,力图追求行笔的迅猛,强调作品的张力;张瑞图在笔画转折之处,少用圆转,采用直折手法,将圆笔化为方笔,有明显的锐角,气势逼人,清代梁嵘在《承晋斋积闻录》中评价其用笔特征,言道:「 ”张二水书,圆处悉作方势,有折无转,于古法为一变。” 张瑞图的收笔与传统的「 ”藏锋”不同,其采用出锋手法,线条坚韧挺拔。平出直入的线条,翻折凌厉的笔触,果断锋芒的出锋,展现出锋芒刺目的特点和酣畅淋漓的快感。如此化圆为方、平铺直叙的笔法颠覆了魏晋以来「 ”二王”起笔含蓄,转折圆润的笔法。 张瑞图 后赤壁赋 #2 结字险峻凌厉,一意横撑 ▼ 行草书的传统风格一般在转折处采用圆转的笔法,不露锋芒,注重空间的稳定性。而张瑞图的结字与「 ”二王”传统截然不同。 其一他采用了反笔直折的结字形态,显出险峻凌厉的视觉效果,因为圆转曲线运用较少,字体内部空间狭窄紧张,多出现尖锐的三角形,这是他行草书的特点之一。例如张瑞图的代表作品《感辽事作诗卷》中的「 ”王”字,中间的转折,一般书家会采用圆弧,使字看起来更加舒朗,而张瑞图直接使用折角,给作品平添了一份刚毅之气; 其二张瑞图采用横画密集排列的空间结构,梁嵘《评书帖》云:「 ”张瑞图书得执笔法,用力劲健,然一意横撑。”张瑞图的作品中突出单字的横画夸张性,又着力压缩横画之间的空间,造成视觉上的压迫感。 明代张瑞图 《陶诗册》 #3 章法神采茂密,气息通畅 ▼ 张瑞图的行草书的字间距较近,神采茂密,因其擅用浓墨,既增加了线条的厚重感又加强了字与字之间的紧密感。这种章法的形式是晚明时期大字行书的主要特征。不仅是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王铎等人在创作时也采用这样的章法。 张瑞图在章法布局上也有独具匠心之处。他有意拉开行间距,加强了字间距与行间距的对比,突出纵列的效果,使纵向走势更加明了,增强了作品的贯通感,从远处看,既紧密又舒朗,字与字之间不至于过度拥挤,随着尺幅的延长,气息通畅,字里行间充满气势。 张瑞图 后赤壁赋 书家风格的形成都与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张瑞图书风的形成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张瑞图书风的形成与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晚明资本主义萌芽,思想学说百家争鸣。士大夫冲破程朱理学的禁锢,开始关注个人思想的解放,催生了多种反叛传统的思想。如「 ”童心说”强调「 ”人性本私”,「 ”性灵说”强调文艺创作要「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些思想在当时可谓是震耳发聩,对当时的文学和艺术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加上晚明政治黑暗,党派林立,尔虞我诈,人人自危,复杂的社会背景,活跃的思想潮流,起伏的仕途生涯,无时不刻的影响着以张瑞图为代表的一批晚明书家。他们敢于突破「 ”二王”传统,独树一帜,或多或少受到了反叛传统的思潮和压抑的社会氛围所影响。 张瑞图 《王维终南山诗》 其二,张瑞图书风的形成与其仕途经历相关。 纵观张瑞图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涯,四次选择告老还乡,对于党派斗争选择消极回避的态度,送礼给魏忠贤只为保住乌纱帽,不难看出其性格中懦弱消极的一面。 但在书法方面却展现出其「 ”不羁”的一面,书法作品中的态度与他在官场中的处事态度判若两人。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矛盾又内心纠结的张瑞图。或许其在官场上的懦弱顺从表现是明哲保身的被逼无奈,回到家中的他在书法的黑白世界里,尽情发泄自己心中的郁闷与不平。 张瑞图晚年「 ”学禅定以求安心”可看出,身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官场,他渴望归隐田园的片刻安宁。张瑞图提到自己书风的成因道「 ”余于草书,亦少知使转而已,情性终不近也。”张瑞图的行草书少圆转多方折,充满「 ”不羁”「 ”凌厉”的感觉,究其原因或许就是「 ”情性终不近也”。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张瑞图简介 张瑞图的绘画成就

张瑞图作品张瑞图作为明代著名书画家,在书法、绘画上有着突出造诣,被誉为晚明时期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独创一格,另辟蹊径;绘画则效仿黄公望,骨格苍劲、点染清逸,传世作品极少又相当珍贵。张瑞图简

明代四大书法家张瑞图简介 张瑞图怎么死的?

  张瑞图是明代官员,同时也是著名的书画家,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张瑞图是晋江人氏,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  明穆宗隆庆四年,

历史人物 明代四大书法家张瑞图简介 张瑞图怎么死的

  张瑞图是明代官员,同时也是著名的书画家,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张瑞图是晋江人氏,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  明穆宗隆庆四年,

张旭草书精髓是什么 张旭怀素书法风格有何区别

张旭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经济繁荣,国力昌盛,文化艺术空前交流融合的时代。这一时代诞生了许多有名的诗人、书法家,如李白、杜甫、欧阳询、颜真卿、张旭、怀素等。这一时代也是草书空前发展繁荣的时代,而它们的代表人

张旭草书精髓是什么 张旭怀素书法风格有何区别

张旭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经济繁荣,国力昌盛,文化艺术空前交流融合的时代。这一时代诞生了许多有名的诗人、书法家,如李白、杜甫、欧阳询、颜真卿、张旭、怀素等。这一时代也是草书空前发展繁荣的时代,而它们的代表人

明代四大书法家米万钟简介 米万钟好石的趣事

  米万钟,陕西安化人氏,字仲诏、子愿,号友石、文石居士、勺海亭长、海淀渔长、石隐庵居士,是明朝著名的书画家。米万钟与张瑞图、董其昌、邢侗并称“晚明四大家”,其中又与董其昌两人

历史人物 鲜于枢书法 鲜于枢行书作品

鲜于枢鲜于枢出生河南开封,是我国元代著名书法家,在诗词、书法方面都有成就,墨迹有40多件,分楷书、行书、草书三大类,其中草书成就最高。鲜于枢书法>鲜于枢的传世书法作品约有四十件,多为行草书,且以墨迹为

历史人物 当代草书大家 著名书法大家李志敏简介

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著名民法学家,北京大学燕园书画协会(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前身)首任会长。早年求学于武昌艺专学习书法、绘画,后专攻书法,是我国当代草书大家、改革开放时期著名

历史人物 宋末元初学者、书法家牟应龙简介,有《草书文向帖》等作

简介牟应龙(1247-1324),宋末元初学者。也是宋咸淳进士。牟应龙(1247-1324年)字伯成,元吴兴(今属浙江)人。其先蜀人,后徙居吴兴。祖子才仕宋,赠光禄大夫,谥清忠。父t,为大理少卿。应龙

历史人物 杜衍的书法 杜衍的主要成就

杜衍杜衍不仅在政治上有不错的成就,在文学艺术上也颇有才华,他著有《杜祁公摭稿》等作品,他的书法正、行、草书皆能,本人最为得意的就是草书。杜衍的书法>杜衍工书法,正、行、草书皆有法,为世所重。他晚年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