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得意之举,中唐复兴最关键一战,李愬雪夜袭蔡州

Posted 藩镇

篇首语: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宪宗得意之举,中唐复兴最关键一战,李愬雪夜袭蔡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宪宗得意之举,中唐复兴最关键一战,李愬雪夜袭蔡州

唐宪宗的得意之举,中唐复兴最关键一战,李愬雪夜袭蔡州, 中唐之衰,一在中央权威垂而不振,二在于各地藩镇林立,与中央武装对抗。 到唐宪宗李纯即位为帝时,虽经王叔文短暂的改革,有了一点中兴之象,但这两大顽症仍然无一解决。 唐宪宗继承乃祖遗志,念念不忘削平藩镇,在他运筹之下,唐朝以有限的中央武力,积极运筹,居然武力消灭了淮西镇,实现了藩镇一统的元和中兴。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役,就要称得上雪夜袭蔡州了。 一、中原腹心之患淮西镇 淮西镇在哪里? 该镇辖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申州(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也就是今天河南的最南部,从驻马店到信阳一带。 淮西镇有三个特点: 一是割据时间很长。自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节度使李希烈起兵造反,到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已割地自治30余年。 二是地理位置极其敏感。众所周知,中唐时代长安地区的战略物资,大部分要靠江淮地区接济。淮西镇虽然没有直接控制淮河和运河航道,但它东临沿淮要地,如果任其割据自立,对淮河中游诸镇的影响极坏,极有可能掐断供给通道。 三是气焰极其嚣张。淮西镇节度使吴元济虽然只有3万余军马,但他对朝廷一不通气二不妥协,一直采取极为嚣张的武力对抗,唐廷虽然组织过一些讨伐,但都以失败告终。 针对这些特点,不管从政治上考虑杀鸡儆猴,还是军事上先弱后强逐次削藩,唐宪宗都务欲灭之而后快,在他一力坚持之下,唐朝调集了多达12万的军队进攻淮西。 其时藩镇与朝廷武力对抗是常态,朝廷多次出兵讨伐藩镇,大部分以失败告终,而失败之后,朝廷便不得不承认藩镇的独立,长期下来各藩镇便有恃无恐,不把朝廷当回事。所以吴元济起初并不怕朝廷大军。 唐宪宗起初试图先礼后兵,试探着招降吴元济,以双方各作一定让步,来换取名义上的投降。但被吴元济拒绝。此情此景,勾起了唐宪宗一段耻辱的记忆。 二、名将李愬 当年唐宪宗的爷爷德宗在位时,淮西等四镇起兵造反,德宗发诸镇兵讨伐,从泾州调来的一支讨伐军经过长安时,因为向皇帝索要赏赐而不得,部队造反攻入长安宫城,大杀李唐宗室,唐德宗带着太子和皇孙李纯仓皇逃出长安,几乎不免于难。朝廷的威信自此更加堕落。 此时又是淮西作梗,幼年的屈辱涌上心头,新仇旧恨令唐宪宗怒不可遏,当即决策放弃招抚,全面进攻淮西。 天子一怒,举国震动。官军从四面八方发起进攻,淮西三州顿时狼烟遍地。然而由于统帅所用非人,诸路军马各怀异心,谁也不肯用力向前,淮西镇军队又极为强悍,故而官军连连失利,勉强靠着兵多将广得以保持不败。战争打了三年,一直处于胶着状态。 由于连年用兵,唐朝的中央财政已经颇感困难,朝野众臣不少人建议撤回兵马,不能再打下云了。然而一撤兵,等于又回到唐德宗时打不过便低头的耻辱状态,唐宪宗在宰相裴度的支持下坚定不移地执行武力讨伐的策略,严令诸军不惜一切代价持续进攻。 其他的藩镇如平卢镇、成德镇都在观望成败,并不时制造混乱,企图干扰唐军灭藩。裴度见形势危急,便以宰相之尊,亲自请命到前线督军。唐宪宗大感欣慰,专门下诏任命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也就是前线的总指挥。此前,唐宪宗已委派名将李晟之子李愬派到前线任将军,这两个人到前线,立即改善了淮西前线的局势。 李愬是个天才将军,虽然其父李晟是号为「 ”万人敌”的名将,但李愬入仕后从未参与过军事,并无半分军事经验。 然而这都不影响李愬的发挥。他到淮西前线后,迅速以惊人的军事天才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他对屡败的兵士善加抚治,慢慢积聚起人人思战的士气;对淮西军善用示弱之术,故意显露出军纪不整的表相,打消敌军对他的提防之心;在具体战术上,他不像猛将李光颜那样猛冲猛打,而是小口慢吃,逐渐扫荡淮西外围的据点,积小胜为大胜,形成对敌优势;在任用人才上,他俘虏了许多淮西的将士,不像其他将军那样,因为怨恨敌军捉住就杀,而是择其长而用之,通过降将吴秀琳、李祐等人的指点,李愬得以深入了解淮西三州的驻防情况,使得取胜的底数大大增加。 李愬仔细分析淮西的形势,向裴度提出了奇袭淮西镇首府蔡州的建议。 他认为,淮西兵与官军厮杀三年,战斗力再强也消耗的差不多了,眼下只不过仍在作困兽之斗,官军想要快速结束战斗还有困难。但淮西的外援完全断绝,三州民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假以时日,官军就是坐地而围,也能把吴元济耗死。但是全天下都在看着淮西战争形势,多等一天便夜长梦多,因此必须短时间内解决战斗,唯一的办法就是直取蔡州,擒贼先擒王。 裴度完全同意李愬的建议,调度诸军加强攻势,把淮西的军队吸引到北线。为李愬直取蔡州创造战役条件。 将帅和洽,仗就好打了。 三、雪夜突袭 李愬诸事齐备,但其战役企图一直秘而不宣。他一直在等待奇袭的时机,但当年五月以后一直大雨不断,不利于长途行军,因而无法实施突袭。直到当年十月天气转凉,才终于等到合适的时机。 十月初十日,淮西朔风四起,彤云密布,似乎要下雪。李愬当机立断,天刚黑,便命令全军出发。他把全军分为三部分,命降将李祐、李忠义率骁勇之士三千人为先锋,他自率三千为中军,田进诚率三千殿后。诸将皆不知李愬的意图,到达蔡州外围据点文成栅时,众军请示行军目的。李愬仍不肯讲实情,含糊地说再向东走六十里便停。 进入蔡州张柴砦(今河南遂平县东南)时,与淮西军的一小股戍卒遭遇,官军迅速消灭之,然后停下来短暂休息,迷惑不解的诸将再问行军欲往何处去。 张柴砦之东便是蔡州的腹地,之前官军从不敢深入此地。诸将之前见李愬加强骑兵训练,便隐隐猜到有奇袭的倾向,此时进兵到此,八成便是奇袭。大军已入绝地,不向前便是死,李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目的已经达到,便断然对诸将说:「 ”入蔡州取吴元济也!” 是夜天气极寒,风雪大起,「 ”大风裂旗旆,马栗而不能跃,士卒苦寒,抱戈僵仆者道路相望。”然而由于之前准备充分,士卒皆有死战之意,遂克服困难继续奔袭。 蔡州外围还有朗山路口和洄曲桥两个险要的据点,李愬各留五百人据守,防止外围淮西军发觉后回援。 到了半夜,雪越下越大,纷纷扬扬,扑面入眼,几步开外便难看清人,路上积雪越来越深,极不利于行军。但这也使得蔡州的斥侯畏寒不出,城上的守军也避雪放松了警惕,客观上给李愬袭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官军又急行军七十余里,终于杀至蔡州城下。城外有一处鹅鸭池,李愬命士兵乱打鹅鸭,以噪声掩盖士兵登城的声音。 李祐、李忠义二人虽是淮西降将,但感念李愬对自己的恩德,因而不惜以死相报。他两人率先爬上城头,率敢死之士杀到城门边,一番搏斗杀尽守卒,开城门引大军入城。 自李希烈起兵作乱已来,作为淮西首府的蔡州已经三十多年没见过官兵到来,因而守军警惕性极低。李愬大军得以顺利杀到吴元济住宅所在的牙城(蔡州的内城),此时天刚黎明,大雪也停了。 这时牙城的守兵才发现不对劲,于是慌忙报告吴元济说官兵来了,外城已陷。 吴元济刚从睡梦中惊醒,他听见牙城外兵卒呐喊,略定了定神,便笑道,一定是守卫洄曲的士卒回来索要寒衣而作乱。 李愬对士卒们大喊:常侍传语。吴元济听见了,这才感觉不对劲,连忙率众上城拒战。所谓的牙城,只不是一座稍大些的宅院,有一些简单的防御设施,根本无法抵挡官军的攻击。吴元济死也想不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李愬,竟如神兵天降直捣蔡州。事已到此,吴元济明白大势已去,便下城投降。 淮西军见主帅被擒,三万余人不战而降,吴元济被送到长安当众处死,淮西镇也被肢解后并入其他军镇。为祸大唐三十多年的中原第一强藩就此烟消云散。 其余藩镇目睹官军如此神勇,无不望风款服,即使仍有负隅顽抗的,也被唐军乘势消灭。大唐自安史之乱中衰后,国势终于得以恢复。 而李愬神兵天纵、雷霆一击,无疑是大唐波澜壮阔的平藩画卷上最辉煌、最亮眼的一笔。

相关参考

关于天气的小故事

1.三国时期,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2.1812年隆冬,俄国人把法军“拖入”莫斯科零下30度的严寒,沉重打击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3.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4.

中唐名将凉国公李愬李符直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

凉武公李愬(sù)(773年—821年),字符直。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代中期名将,为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有谋略,善骑射。因家族背景任协律郎、卫尉少卿等职。从小慈孝过人,李晟死后,与兄李宪坚持为父庐墓三年。历任太子...

毛泽东一生指挥的战役中哪场是“最得意一战”?

  1960年5月,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来华访问。在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时,他说:“阁下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而毛泽东却以他特有的幽默,微笑着摇摇头,说:“‘

安史之乱关键一战唐军惨败,三位主要当事人,谁才是那个傻瓜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事件,八年战乱将大唐帝国从鼎盛迅速拖向了深渊。此后唐朝国祚虽然还是延续了一百多年,但却再也没能重现昔日的辉煌。然而在「”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形势原本没有这么恶劣,

唐德宗最讨厌的人在关键时刻救了他,还为大唐续命100多年

唐朝中期,有一个人因为工作认真,遭到皇帝的厌恶,被贬到地方,但他对国家和对皇帝的忠心没有因此而减少,在皇帝最危险的时刻出手相助,不但救了皇帝,还为大唐续命100多年。他就是中唐宰相韩滉。韩滉是开元宰相

吴元济

  吴元济(783~817),中国唐代宪宗时叛藩的首领。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吴元济之父吴少阳为淮西节度使,治蔡州(今河南汝阳)。唐代宗、德宗以来,淮西镇勾结河北诸镇,成为唐廷心腹大患。宪宗元

刘备伐吴失败的关键战役是哪一战

刘备伐吴失败的关键战役众所周知,刘备生涯最后的一次伐吴大战是失败的,而这次的失败也是对于日后的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这次刘备伐吴失败的关键战役又是什么呢,其中的过程又是什么个样子的呢?伐吴失败的夷

历史三国鼎立最关键的人物是谁?

三国演义孙刘联军合力抗曹的赤壁之战大家都知道,而就是这一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如果东吴孙权按照张昭的建议投降曹操,那天下统一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曹操征服天下就无人可以怀疑。可惜的是,孙权最终采纳了周...

韩愈一语成谶,信佛的皇帝短命,迎佛骨的唐宪宗第二年就暴亡

两汉之际,佛教传到中国,开始只在少数百姓中流传。汉亡以后,魏晋南北朝混乱时期,佛教得到广泛流传。中唐时代,是佛教鼎盛时期,与中国本土的道教、儒学并称"三教",互相争立,形成鼎足之势。佛教盛行后,数量庞

韩愈一语成谶,信佛的皇帝短命,迎佛骨的唐宪宗第二年就暴亡

两汉之际,佛教传到中国,开始只在少数百姓中流传。汉亡以后,魏晋南北朝混乱时期,佛教得到广泛流传。中唐时代,是佛教鼎盛时期,与中国本土的道教、儒学并称"三教",互相争立,形成鼎足之势。佛教盛行后,数量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