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区域文明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终达到了农业文明的顶峰的

Posted 平阳

篇首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山西区域文明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终达到了农业文明的顶峰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西区域文明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终达到了农业文明的顶峰的

本文系作者哈库拉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山西区域文明逐步进入了社会整体进步、夷同宗认知的新时代辽宋金元时期,山西始终处于王朝更迭的前沿地带,社会总体上动荡不安,经济发展也受到很大制约;随宋朝南迁及其后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的转移,山西地区在大一统帝国内的中心地位受到影响,但山西区域文明并没有停顿下来,而是继续向前发展,在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上收获了新成果最终走到了农业文明的极限或顶峰。由唐至宋,山西地区农业除五代十国时期有过短期衰退外,其他时期还是持续发展的;在农业土地耕垦、农田水利建设、农作物引进、粮食单产和总产量等方面都创了历史新高。 古人种植农作物绘图 北宋时期,太原盆地以南地区,尤其是晋南汾河、涑水流域和晋东南上党盆地一带的经济有了发展。当时,山西南部地区创造和推广「 ”淤田法”通过开渠筑堰冲泥的方式,放淤肥田,改良盐碱,不仅提高了粮食单产量,而且缓解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情势;其后,这一经验在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北部等地区得到了推广,并被编入《水利图经》供后人借鉴。金灭北宋,虽然社会经济受到影响,但当时山西地区仍然是与金大都并存的经济文化中心元初大儒、泽州(今山西陵川县)人郝经尝言,「 ”金朝亦以平阳一道甲天下”,种桑养蚕,产丝甚多。 山西陵川县崇安寺 直到元代忽必烈时,朝廷设立「 ”劝农司”和「 ”河渠司”,督促农业发展,负责兴修水利,颁布《农桑辑要》,推广农业技术,扩大屯田垦殖。这些措施有力地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出现了农产丰富、人口稠密的景象,使山西地区成为当时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所以,金元时期,山西地区始终是黄河流域、华北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区域,留下了「 ”平阳一路,地狭人稠”的说法;当时,山西商税在华北地区是名列前位的。与此同时,山西地区也产生了一批忠烈爱国的将领和廉洁刚正的官员。北宋名将、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人杨业一门忠烈)。 古代农耕绘图 南宋名将、解州(今山西闻喜县)人赵鼎举荐岳飞、韩世忠等爱国将领,有效地组织军事力量以抵御金兵;他也极力反对议和,并以死来抗争迫害,终前自书墓石,写下了「 ”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的壮烈词句,为世人钦仰。绛州(今山西山县)人姚天福是汉族人,官至元中书省参知政事、元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位高权重,但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不仅大兴水利,鼓励农桑,而且为政不阿,「 ”有奸必击”,史称「 ”骨鲠有为,始终不易其操者,公当第一”。 岳飞剧照 这一时期,山西文明发展出现了新趋向,即社会文化逐步下行,从高门走向平民,使文化掌握在了更多人的手中,这事实上也成为当时山西社会整体进步的表现;山西地区出现的戏曲繁荣的景象就是这一进步趋势的生动写照。元代戏曲揭开了中国戏曲历史上璀璨夺目的新时代,杂剧作为元代最高文学成就,以其丰富的内容、精湛的艺术和深刻的思想,与唐诗、宋词并举为我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当时,山西地区,特别山西南部成为元杂剧、元曲的热土,而平阳城已是全国闻名的大都市,商贸文化极其发达。 山西平阳城 据载,金天会六年1128)后,平阳已「 ”领县十,镇一”有40万人口,可谓「 ”衣冠文物,甲于河东”。而且,平阳官印私刻发达,「 ”家置书楼,人蓄文库”,已是经济文化极其繁荣的地方了。加之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区域条件,以及商贾云集和文人聚集,都成为元杂剧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条件。元杂剧产生了一大批累世流传的艺术珍品,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高素质的创作者,成就了元杂剧的经典和不朽。在谈及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被称为「 ”元曲四大家”,其中有三位是山西人。 古戏台 解州(今山西解州)人关汉卿一生创作了60多种杂剧,现存18种,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代表作,还写下了散曲小令40多首,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和梨园领袖。王国维曾说:「 ”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澳州(今山西河曲县)人白朴一生以历史传说为题材和以才人韵事为内容创作了15种杂剧,现仅存3种,如《秋夜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前者是悲剧,悲哀怛侧,雄浑悲壮;后者是喜剧,起伏跌宕,热情奔放,其艺术生命力很强,对后代戏曲有深远影响,因此在元代杂剧创作上有着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 ·《水利图经》 ·《农桑辑要》

相关参考

华夏文明的摇篮——山西,为晋商提供了怎样的孕育土壤

十年文明看深圳,百年文明看上海。千年文明看北京,3000年文明看陕西。5000年文明,看山西,其实山西的文明历史何止5000年,山西是人类文明进化史的标本库,百万年来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西侯度

世界最早的文明是黄种人建立的,不是中国,而是中东的这个区域

大凡是咱们中国人,自小都听说过一个概念。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文明古国,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人类古代文明的代表,和最高的成就。他们分别是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但实际上,这四大文明古国,并非是

山西又出土一个破罐子,为何仅凭两个符号就成为稀世珍宝

人们常常会华夏五千年文明这一串字眼。可是却在西方文明的描述下,中华文明竟然一度只能追溯到3500年,也就是我们知道的商朝。那么西方人凭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文明必须要满足青铜器、文字和城

你认为可以从哪些领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从人与自然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

人类文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经历了4个阶段,分别为原始社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社会文明、生态文明。1、原始社会文明原始文明是完全接受自然控制的发展系统。人类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赐予,猎狩采集是发展系统的主要活动,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劳

为什么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的说法

中国古代的文明是典型的农业文明,由于中国农业人口多,耕地相对不足形成了具有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就是说,在农业文明社会里,对于

中国5000年文化历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时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由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有

暂停挖掘

在中国境内,曾经降生过很多积厚流光的文化。它们散落各地,交融碰撞,最终与华夏文化一路,形成了辉煌光耀的华夏文明。处于四川广汉区域的三星堆文化就是如斯,它与蜀文化和巴文化共性特点好多,但又有显着的不同,

暂停挖掘

在中国境内,曾经降生过很多积厚流光的文化。它们散落各地,交融碰撞,最终与华夏文化一路,形成了辉煌光耀的华夏文明。处于四川广汉区域的三星堆文化就是如斯,它与蜀文化和巴文化共性特点好多,但又有显着的不同,

黄河铁牛有什么作用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黄河铁牛有什么作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黄河被称之为“母亲河”,作为孕育华夏文明的重要河流,在它流经的区域诞生了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作为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