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思乡的她放弃回国,背后原因辛酸

Posted 青楼

篇首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暮年思乡的她放弃回国,背后原因辛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暮年思乡的她放弃回国,背后原因辛酸

说起妓女,估计大家脑子里想起的不是那些满腹诗书的薄命红颜,就是犹如花瓶的白莲花,这想法实在太过片面。潘玉良便不是如此,她其貌不扬,只靠着一根画笔便完成人生逆转。 她人生坎坷,一岁丧父,八岁母亲也离开人世,到了十四岁更被财迷心窍的舅舅卖进了妓院,做了雏妓。 其实旧社会的妓女大多不为钱不为利,出卖身体只求能够活下去,有些时候被家中无良长辈变卖,她们自己都没有选择权,身不由己,并不能因此而诋毁诽谤什么,潘玉良这种卖艺不卖身的高洁在当时已然非常难得。 潘的困苦生活结束于一场邂逅,与潘赞化的邂逅。17岁时她在青楼结识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潘被小姑娘人格魅力打动,不顾外界闲言碎语花钱将她赎出,纳了她做小妾。 潘赞化何许人也,在那个年代也算得上一个少年英豪,曾参加过同盟会,后又追随蔡锷将军参加过讨袁活动,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爱好,从流传下来的照片来看,活脱脱一个翩翩君子。 玉良本家姓陈,嫁与潘赞化后便冠以夫姓,叫了潘玉良。 潘赞化婚后并没有把玉良关在家中,反而鼓励她发展自己的兴趣,手把手教她读书写字,见玉良喜欢绘画,他便找朋友托关系让玉良进入上海美专,承担她的学费生活费,全然不在意玉良在外抛头露面。 玉良绘画进步惊人,在西方绘画盛行的时代她主动打破中国传统思想禁锢,与同学画起人体之美,引起一片哗然。潘赞化却没有多想,他十分理解绘画艺术,这在当时的男性之中实在是非常难得。 学校老师深感玉良画技精湛,建议其出国深造,潘赞化便又托关系为其搞到去法国留学的机会,亲手将爱人送往海外。玉良这一去便是八年,这八年间二人以书信传情,未曾有机会见面。 后潘玉良留学归来,收到各类大学艺术系的聘书,登上了大学讲堂。但她的出身背景却一直被人拿来做攻击她的靶子,许多人嫉妒嘲讽,对她的作品评价永远离不开青楼妓女这一档子事。潘赞化大夫人也借此机会对玉良大肆攻击,她无法忍受这种侮辱压力,扭头又去了法国。 这一去便是四十多年,也是她与祖国的最后一面。玉良虽出身青楼,但她的精神自尊却比一些女性要高得多,在面对非议之时她并不屑于多做回应,之所以离开祖国也是为了不给丈夫增添压力。 到法国后,玉良便孤身一人在巴黎继续研究中西画,同时以卖画维持生计。但法国也不是一个和平的国度,二战爆发后法国受到猛烈进攻,玉良辛辛苦苦开办的画室在炮火之中化为灰烬。 没了生活来源又居无定所,玉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还好天无绝人之路,此时又一个男人王守义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王被她的艺术打动,对其慷慨解囊,支持着她继续自己的创作。王还投资玉良开办了新的画室,以投资商的名义支援着她的事业。 玉良在巴黎一呆就是几十年,她也不是没有想过回国,只是她的自尊让她更想等一份丈夫的请求。 可惜,潘赞化的消息几十年都没有传来,直到他去世两年后玉良才得知其逝世消息。当时时局动荡,国内混乱,潘赞化被打成右派加以批斗,贫病交加,没过多久就去时。他在生前曾给玉良去信,暗示她不宜回国,只可惜当时中法没有建交,玉良一直没能收到这封信。 参考文献: [1]石楠,《一代画魂》,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 [2]伊戈,《潘玉良传》,成都时代出版社,2003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才吃一口怒骂3个字 背后原因好辛酸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每次上演都有不错的回响!溥仪的退位,意味著中国2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走向了终点;因此,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从封建走向现代的思想落差,也可探索清朝

甜蜜背后百姓的辛酸泪

古代帝王,后宫三千佳丽,一生只痴情于一位女子,在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然而,明代的孝宗皇帝,他是一夫一妻的忠实践行者,除了皇后,一生没有纳其他妃子,他和张皇后十分恩爱,他们之间没有身份上的距离,相处模式

唐代大诗人李白四次婚姻背后的辛酸

李白一生结过四次婚,或者说有过四段婚姻生活。从文献记载看,大致情形是这样的:李白的第一、四段婚姻是较为正式的,中间两段似乎只是同居;第一、四两段婚姻的对象都是有来历的妇人,她们的祖先都曾经做过宰相,而

唐代大诗人李白四次婚姻背后的辛酸

李白一生结过四次婚,或者说有过四段婚姻生活。从文献记载看,大致情形是这样的:李白的第一、四段婚姻是较为正式的,中间两段似乎只是同居;第一、四两段婚姻的对象都是有来历的妇人,她们的祖先都曾经做过宰相,而

历史人物 百年南京,从繁华到没落,再到鼎盛,背后是一段辛酸的历史

南京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它地处长江下游,承担起该区域文化和政治中心的重任。东吴时期,吴大帝孙权以其为都,开启了这座古都的建都历史。此后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五个政权都以此为都城,所以,它又有“六朝古

司马迁后人为何放弃司马姓

中国人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氏作为家族传承的重要标志,备受人们珍视,而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的后代为什么放弃这一尊荣,改换他姓,这其中又有着什么什么样的辛酸和智慧呢?接下来将为您揭

多尔衮因美人放弃江山背后之谜

多尔衮,爱新觉罗氏,满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一个像迷一样的人物。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多尔衮出生在赫图阿拉,成为台吉。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后,年仅8岁的多尔衮便加入参预国政的和硕额真行列。这

中共旅欧支部有责任 杨虎城回国遭蒋软禁背后

事变前,上海一席谈1936年9月中旬,杨虎城将军自西安到上海,对外界说是“赴沪就医”。当时我在上海治病,住在杨明轩先生家里。杨将军派人来找我,要我到静安寺路于右任先生家中与他见面。见面后,我发觉杨将军

中共旅欧支部有责任 杨虎城回国遭蒋软禁背后

事变前,上海一席谈1936年9月中旬,杨虎城将军自西安到上海,对外界说是“赴沪就医”。当时我在上海治病,住在杨明轩先生家里。杨将军派人来找我,要我到静安寺路于右任先生家中与他见面。见面后,我发觉杨将军

十首思乡诗,送给广大春运途中的游子

《乡思》【宋代】李觏人言夕照是天际,望极天际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鉴赏:乡思是人类遍及共有的一种美妙感情。夕照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他乡的游子,触景生情,不免生发乡思之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