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显学是黄老学派

Posted 学派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上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显学是黄老学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上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显学是黄老学派

齐国黄老传统发展的高潮在战国中期,齐桓公田午所开创的稷下学宫(公元前370-221年)。维持了150年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经费全由国家负担,授课老师为各学派的知名学者。除了自由广收门徒,做学术研究和著书立说,受上大夫俸禄的学者有76人,他们也是齐国的智囊团。 稷下学宫在全盛时期,曾容纳了九流十家,道、儒、法、墨、名、兵、农、阴阳家等诸多著名学者如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接子、季真、环渊、彭蒙、尹文子、鲁仲连、驺奭、荀子等。荀子曾经三次担任「 ”祭酒”,即校长。 稷下学宫创导学术自由,不同学派、思想、政见者,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使得稷下学宫成为学术荟萃的中心。学者们互相争辩和影响,近距离百家争鸣。《盐铁论论儒》记载:「 ”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 去芜存菁 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结果是什么呢?墨家背景的慎到和道家背景的申不害都变成了既是法家,又是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家背景的尹文变成了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李悝变成了带着浓厚黄老色彩的前期法家。后期法家韩非和李斯的老师荀子(公元前313-238年)更是在稷下学宫受感染,变成四不像。消极地看,这是乱七八糟一锅粥。积极地看,这就是春秋诸子思想的融合或去芜存菁。 稷下学宫的显学是黄老学派。从伊尹、姜太公到管仲、范蠡、申不害历代名相的黄老传统,在稷下学宫更是融合了春秋诸子的思想,总结出黄老学派和前期法家思想,儒者称之为黄老之术和黄老刑名之术。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提到黄老学派说:「 ”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皆学黄老道德之术”。慎到、田骈等提出「 ”以道变法”的概念。战国时期有名的黄老学者还有申不害、宋钘、鹖冠子等。 黄老学派 何谓黄老学派:战国中期到秦汉,黄老道家思想极为流行,其既有丰富的理论性,又有强烈的现实感。该流派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形成于东周战国时代。但是,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社会思潮,则是在齐国稷下与魏国时期,这一派的代表们尊崇黄帝和老子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并且采纳了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黄老学派思想发展主要分为两大主题:技术发明和政治思想,以形而上本体的道作为依据,结合形而下的养生、方技、数术、兵法、谋略等等,具有极强目的性和操作性。 在西方,黄老道家常被称为目的性的道家或工具性的道家。从内容上看,黄老之术继承和发展了黄帝、老子关于「 ”道”的思想,他们认为「 ”道”是作为客观必然性而存在的,指出「 ”虚同为一,恒一而止”、「 ”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术强调「 ”道生法”,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上述主张在汉朝初期曾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果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 以道变法 要进一步了解黄老学派的内涵,让我们看慎到的管理理论片段:「 ”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意思是,当领导的不能听流言,而要根据法制和数据来做判断,以业绩作为考核的重点,不能徇私,现代管理也是如此。关键是,慎到所强调的不是严刑峻法,而是管理者的自律。光是无劳之亲,不任于官的自律,当今的管理者就大都做不到。为啥?因为管理者诸多俗念而缺乏管理理念。慎到还补充说:「 ”法治的问题,没有比徇私更严重的。立法而徇私比不立法更糟糕!” 历史考证,慎到就是墨子的学生禽滑厘,也就是数年前电影《墨攻》里刘德华所主演的那位墨者。多年来,我一直纳闷,墨子死后,怎么墨家就近乎销声匿迹了?庆幸在齐国稷下学宫,禽滑厘变身为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 黄老学派的辉煌在文景盛世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切都从太公的齐国开始。刘邦把长子刘肥封为齐王,任曹参为相国。曹参出身行伍,有自知之明,所以请教胶西盖公治世安民之道。盖公传授给曹参齐国稷下学宫所总结的黄老之学,领导要如前述慎到所说,严格自律而且确保官不扰民。齐国大治,齐人都夸曹参贤明。 宰相萧何临终向刘邦推荐曹参继任。曹参重施管理齐国的故伎,重用老成持重而爱民的官员,对好大喜功而好进言的官员一律请他们喝酒。管理则一切萧规曹随,不求改进。年轻的汉惠帝好大喜功,叫曹窋劝告曹参,被父亲惩罚。惠帝不高兴,曹参谢罪说:「 ”请问陛下比高祖如何?” 惠帝说:「 ”我不如高祖” 曹参问: 「 ”陛下看臣子比萧何如何?” 惠帝说:「 ”你不如萧何。” 曹参说:「 ”高帝与萧何的法令已经畅行,我们既然都不如他们,为何要重新发明轮子呢?”惠帝无语。 曹参不让好大喜功者进忠言,就是稷下学宫慎到先生所说的「 ”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这个「 ”萧规曹随”的典故,就是黄老之治的实例和文景盛世的基础,文帝和景帝的宰相陈平传承之。黄老之治的效率到底有多高呢?《参考资料》记载:文景之治,8000人养一个官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精兵简政,无为而治。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办了世界第一所官办 ”大学”,孟子曾在此任教

1898年,在维新变法中,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组建,成为近代国立高等教育之开端。13年后,它更名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许多人看来,「”大学”是西方舶来品,公认的世界第一所大学产生于意大利。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灭亡的根本原因

  稷下学宫,又被称作稷下之学。齐国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高等学府。它位于齐国的国都临淄稷门附近。齐国稷下学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这齐国稷下学宫吧。  

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是怎样的 齐威王变法产物

稷下学宫,又被称作稷下之学。齐国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高等学府。它位于齐国的国都临淄稷门附近。齐国稷下学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这齐国稷下学宫吧。先来看看

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是怎样的 齐威王变法产物

稷下学宫,又被称作稷下之学。齐国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高等学府。它位于齐国的国都临淄稷门附近。齐国稷下学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这齐国稷下学宫吧。先来看看

南京大学的历史介绍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地处中国南京,是源远流长的高等学府。上可溯至汉后吴永安元年,历史上曾历经多次变迁。民国早年转变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中国第一所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大学。1949年国民党当

五所消失的中国大学,有一所曾力压日本,亚洲第一

谈及中国的大学,在现在教育中,「”985”,「”211”已经成为了中国顶尖学府的代号,北大清华复旦等也是中国大学中顶尖的存在,不过我国的顶尖学府却在世界范围内被屡屡看低,在一些评选之中常落后于欧美日本

历史秘闻 五所消失的中国大学,有一所曾力压日本,亚洲第一

谈及中国的大学,在现在教育中,「”985”,「”211”已经成为了中国顶尖学府的代号,北大清华复旦等也是中国大学中顶尖的存在,不过我国的顶尖学府却在世界范围内被屡屡看低,在一些评选之中常落后于欧美日本

历史秘闻 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1949年8月,兰州解放。9月,彭德怀司令员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在兰州创办“藏民问题研究班”。11月,藏民问题研究班扩大为“藏民学校”。1

历史百科 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建立

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建立所谓“大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中世纪的西欧,已经产生了大学的雏形。11世纪在意大利诞生的博洛尼亚大学,被称为西方世界第一所大学。此后大学蓬勃发展,大学和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上海的一本医科大学有哪些

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始建于1927年,原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是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学院于1959年被定为全国16所重点高等学府之一,并于1997年入选首批211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