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是怎样的 齐威王变法产物

Posted 齐威王

篇首语:有时候总感觉别人忽略了自己,想想可能是自己太闲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是怎样的 齐威王变法产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是怎样的 齐威王变法产物

稷下学宫,又被称作稷下之学。齐国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高等学府。它位于齐国的国都临淄稷门附近。齐国稷下学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这齐国稷下学宫吧。

先来看看稷下学宫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吧。稷下学宫的“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处城门的名称,而“稷下”指的就是齐国国都临淄城的城门附近的意思,“学宫”就是学习的地方。齐国的君主在齐国的国都临淄稷门附近设立了一座学宫,就有了稷下学宫这个名字。稷下学宫也被叫做稷下之学。

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但是它并不是在齐国成立之初就存在的。它创建于齐威王初年,是齐威王变法的产物,是他为了巩固田氏政权的统治的一向重大举措。当然,这一举措并不是齐威王自己凭空想出来的,那时候的齐威王受到了魏文侯尊礼子夏建立西河之学的影响,加上想要广开言路,于是就设立了稷下学宫。在稷下学宫中,推行的官学乃是黄老之学,因为其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当时的稷下学宫几乎容纳了“诸子百家”的所有门派,为之后的“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稷下学宫的开设,大大的增强了人们的学习热情,大量学术著作相继问世,大大地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

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齐威王变法的产物。随着稷下学宫的建立,大批的著名学者从各国纷至沓来,在稷下学宫中聚集。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和性质,使得稷下学宫除了是个学术交流的场所,还产生了一些相应的职能。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有哪些呢?

首先作为一所学宫,学术是必备的职能。稷下学宫的学术以黄老为主,具有兼容百家之学,多元思想并立,各家平等共存,相互争鸣,也就为后来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再说教育职能,稷下学宫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场所。它符合所有教育的要求,除了规模宏大的校舍条件之外,还有开展正规教学活动的师生。它还有着独特的教育特点——游学。游学指的是学生可以自由向稷下寻师求学;而老师也可以在稷下招生讲学,这不仅使学士们开阔了眼界,打破了私学界限,思想兼容并包,还促进了各种学说的发展和新学说的创立,大大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最后是询议的职能。在稷下学宫中,齐王向稷下学者咨询国事、天下事,而稷下学者们也纷纷各抒己见,也就是说稷下学者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也就渐渐成了一个政治咨询中心。

所以,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有:学术、教育和询议。

齐国稷下学宫灭亡的根本原因

齐国稷下学宫的设立可以说是齐国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稷下学宫在齐国灭亡之后随着齐国的灭亡也消失了。有人对稷下学宫灭亡的根本原因产生了疑问: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秦灭了齐才导致的稷下学宫灭亡,但是并不能说这就是齐国稷下学宫灭亡的根本原因。

齐国稷下学宫的灭亡,不仅仅只有秦灭齐这个外在的原因。齐威王继位后,对齐国进行了变法,要改变齐国的现状,于是便设立了稷下学宫,为的是巩固自己的田氏政权并广开言路。

之后的齐宣王采取了比齐威王更加开明的政策,“趋士”、“贵士”、“好士”,除了官学黄老道家外,儒、名、法、墨、阴阳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礼法等话题,展开辩论,各家之间相互吸收,共同发展,使得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了顶峰。但是,也因为他开明的政策,有了个别滥竽充数之人,使得稷下学宫学者的质量下降。

稷下学宫是自齐威王以来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场所。但是在齐闵王不听谏言,使得邹衍离开了齐国,齐国也几乎被燕国攻灭。

齐襄王重建齐国,努力发展稷下学宫,但是稷下学宫仍恢复不到当年的鼎盛面貌。之后,齐王建即位,稷下学宫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在齐国被灭之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齐国稷下学宫灭亡的原因不能说只有秦灭齐这一方面,同时也有齐国内部的问题。如果要说齐国稷下学宫灭亡的根本原因的话,那么便是齐国本身的原因。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齐国,是齐威王变法的产物。随着齐国的灭亡,稷下学宫也在这世界上消失。它只存在了大约一百五十年的时间。但是尽管只有短短的一百五十年,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仍然是重大的。

稷下学宫自身就有着很多功能。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可以为国君出谋划策,发挥智囊团的作用;稷下学宫的学者们相互讨论,著书立说,研究学术;稷下学宫又拥有非常好的教育条件,规模宏大的校舍,定期的教学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在战国时期,秦国刚刚新起,楚国保守落后,齐国稷下学宫的设立使得齐国几乎一直引导着文化的潮流。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设有七十员博士官的制度。据说这个制度便是沿用了当年齐国稷下学宫的传统。再说在汉王刘邦统一天下之后,自荐为刘邦制定朝仪的秦朝著名的博士叔孙通,他就号称为稷下生。稷下生是稷下学宫存在的时候,人们对稷下学宫的学者的称呼。也就是说,叔孙通曾是稷下学宫的学者。

自秦以后的各种文化思潮,都发源于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产生更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展开的。在思想界,学术界,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无疑是重大而又深远的。稷下学宫时期那些著名的学术著作产生的数量之庞大,是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中,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与之相比。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灭亡的根本原因

  稷下学宫,又被称作稷下之学。齐国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高等学府。它位于齐国的国都临淄稷门附近。齐国稷下学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这齐国稷下学宫吧。  

初中历史 稷下学宫学生生活

稷下学宫学生生活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明的开拓、创新时期,齐国作为当时泱泱大国,学风浓厚,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堂,稷下学宫也是古代的寄宿制学校,学校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今天

初中历史 稷下学宫学生生活

稷下学宫学生生活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明的开拓、创新时期,齐国作为当时泱泱大国,学风浓厚,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堂,稷下学宫也是古代的寄宿制学校,学校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今天

历史百科 荀子和稷下学宫

荀子和稷下学宫荀子(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15岁时即游学于齐国,之后往来于各国。50岁时再次来到齐国,参加了稷下学宫的恢复工作。曾“三为祭酒”(学宫主持人),是稷下学宫

中国历史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战国时代是个所谓“礼崩乐坏”的时代,周王朝原有的政治文化体系受到了打击。与此同时,因为社会的急剧动荡不安,不仅导致国家官学系统的衰废,而且也使得官学中的文士们也都成为了“自由的知识人”。在东方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中东方的雅典学院——稷下学宫

我们都知道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学术流派不断涌现,渐渐形成了各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史称百家争鸣。但是你知道而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学院是哪所吗?没错,它就是稷下学宫。接下来让我们一起

穿越历史去齐国读研究生,稷下学宫选修课导师指南

中国最早的高端智库——稷下学宫孟子在邹国无法实现理想,干脆带着弟子们去齐国。齐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第一霸主,虽然后来衰落了,但仍然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除了大国优势明显,齐国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尊贤重士的风气

历史人物 稷下学宫的创始学者之一"环渊"简介,环渊的师傅是谁

稷下学宫的创始学者之一"环渊"简介,环渊的师傅是谁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生平一说环渊即

历史百科 淳于髡出使

淳于髡是齐国一位上门女婿,30来岁时在稷下学宫讲学,号称第一,获(田)齐桓公赏识。由于他学识渊博,到齐威王时便有弟子3000,被封为大夫。淳于髡个子不高,但能言善辩,风趣滑稽。齐威王早年喜好彻夜饮酒,

历史百科 张仪相秦

张仪是魏国人,曾跟苏秦一道在齐国稷下学宫师从鬼谷先生,学习游说之术,出师后就去游说诸侯。开头,楚威王没接见他,便在令尹家当门客。有天令尹家丢失了一块玉璧,张仪因为出身贫困,便被怀疑而遭毒打。回家后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