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即位三月册立太子,为何立庶而不立嫡

Posted 太子

篇首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文帝即位三月册立太子,为何立庶而不立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文帝即位三月册立太子,为何立庶而不立嫡

本期话题 公元前179年正月,汉文帝在即位的三个月后急急忙忙地颁布了册立太子的诏书,庶长子刘启被指定为嗣君。按照立嫡以长的宗法制原则,太子本应首先在嫡子中进行选择。 汉文帝原本是有四位嫡子的,可蹊跷的是,从公元前180年9月登基到公元前179年正月立太子的这短短3个月里,四位嫡子先后死去,他们真像《史记》所说是「 ”病死”的吗? 公元前180年九月,汉都长安城中弥散的血腥味尚未散尽。就在一个月前,权焰熏天的外戚吕氏遭到了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集团的血洗。无论男女,无论老幼,只要是高后吕雉的娘家人,悉数人头点地,沦为刀下冤魂。 恐怖的大屠杀才刚刚过去,六乘驿车便风尘仆仆地驰抵长安东北的渭桥畔。遥遥望见驿车,自丞相陈平以下,群臣纷纷下跪,拜谒称臣,太尉周勃更是近前,将天子玺符径直呈了上去。 头一辆驿车上坐着的正是高皇帝刘邦的第四子,被封为代王的刘恒。他从代国千里迢迢远赴长安,只因为收到了周勃、陈平等人的邀请:朝中群臣愿在大乱之后奉他为主、执政当国。 新王登基的三个月后,一道重要的旨意自未央宫传出,昭告天下。《史记·外戚世家》载: 孝文帝(刘恒)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史记·外戚世家》 刘恒册立的新太子是刘启,也就是后来的孝景帝。司马迁说,立刘启为嗣,是因为在文帝的诸位皇子中,他年龄最长。要照这样说起来,刘启做这个太子似乎当仁不让。 但如果我们更细心地考察一下孝文帝的家室,就会发现:依据立嫡以长的宗法继承原则,刘启远不是嗣君的第一顺位人选。他能够当上这个太子,该说是喜从天降——就像父亲孝文帝刘恒。 高祖皇帝遗下的这把龙椅,本来也轮不到庶出的老四来坐,刘恒当国,那是捡了周勃政变、诛灭诸吕的便宜。刘启和父亲刘恒一样也是庶出,若论成为嗣君的资格,排在他前面的原本还有四位嫡出的皇子: 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史记·外戚世家》 司马迁的这段记载,无论怎么读都让人感觉文字间透着一股蹊跷的意味,因为这两个疑问实在不好解释: 首先,按照司马迁给出的时间表,刘恒的正妻早先为他诞下了4位皇子。而这四位嫡子在刘恒称帝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180年九月依然健在。可是到了册立太子的公元前179年正月,四位皇子却悉数病故,于是乎太子的桂冠才落到了庶出的刘启头上。 要知道,从刘恒登基到册立太子,这期间只有短短的3个月。3个月内四位皇子相继病逝,这么罕见的突发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遗传疾病或者大规模传染病的可能性似乎可以排除,因为《汉书·文三王传》显示,孝文帝庶出的四个儿子——太子刘启、梁孝王刘武、代孝王刘参和梁怀王刘揖这时可都全须全眼儿、生龙活虎的,为什么疾病就跟长了眼睛似的,偏找上嫡出的四位皇子呢? 另一个费解的疑点是:孝文帝刘恒虽然和正妻生了四个儿子,但他们的夫妻感情却并不好。司马迁说刘恒只对刘启的母亲窦姬情有独钟。不爱嫡妻爱庶妻,这种情况在刘恒的儿子和孙子——孝景帝刘启、孝武帝刘彻身上也发生过。刘启废掉了原配薄氏,而对青梅竹马的陈阿娇,刘彻也在中途背弃了「 ”金屋藏娇”的诺言。 可孝景帝和孝武帝冷落原配的主要原因都是皇后生不出儿子来。要这么一比较,文帝刘恒的那位原配夫人可就有点儿冤了。 自公元前196年刘恒立为代王,到公元前180年黄衣称朕,扣除未成年的时间段(刘恒大约生于公元前203年,立为代王时年8岁),孝文帝的原配夫人在短短数年内为他连生四子:一面对正妻冷若冰霜,一面又不断与她行房生子,孝文帝的感情生活怎么会扭曲成这么样子? 除了上述两点疑惑外,还有一个我们不得不追究的问题是:继位三月,四子病故。接连遭遇沉重打击的孝文帝为何还要选在这个时间点上仓促建储?谁能保证太子刘启不会成为下一个被病魔缠上的不幸者? 据《史记·文帝本纪》所载,建储并非自孝文帝起念,而是始于有司的提议: 正月,有司言曰:「 ”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请立太子。”(中略)有司皆固请曰:「 ”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余岁,古之有天下者莫长焉,用此道也。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亲率士大夫,始平天下,建诸侯,为帝者太祖。诸侯王及列侯始受国者皆亦为其国祖。子孙继嗣,世世弗绝,天下之大义也,故高帝设之以抚海内。今释宜建而更选于诸侯及宗室,非高帝之志也。更议不宜。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上乃许之。——《史记·文帝本纪》 在遴选储君的过程中,孝文帝与有司经过了多番商议。但很奇怪,双方都没有一字提及刚刚病逝的四位皇子,似乎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而庶长子刘启,从上文看,正是有司提名的嗣君候选人。 所谓「 ”有司”,究竟指哪些人?《外戚世家》说是「 ”公卿请立太子”。此时三公九卿中的多数席位都被政变功臣占据,为首的是周勃、陈平和灌婴这三巨头。他们为什么建议孝文帝在此时立储?宋儒吕祖谦分析是为了预防「 ”继嗣不明之祸”。 什么是「 ”继嗣不明之祸”呢?大概是指这回事儿: (周勃等)诸大臣相与阴谋曰:「 ”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强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史记·吕后本纪》 发动政变、诛灭吕氏的诸大臣声称,汉少帝刘弘以及梁、淮阳、常山诸王都不是孝惠帝刘盈的真血脉,而是吕后用「 ”狸猫换太子”的办法养在深宫、冒名顶替的。少帝在位等于淆乱了刘家天下的血统继承。所以必须尽数夷灭,在宗室旁支里另择新君,这才有了邀请代王刘恒进京继位的后话。 但「 ”狸猫换太子”是政变功臣对少帝刘弘的污蔑。司马迁说他们有「 ”阴谋”——少帝刘弘就是孝惠帝的亲生儿子,只不过其母微贱,并非皇后嫡出: 太后欲王吕氏,先立孝惠后宫子强为淮阳王,子不疑为常山王,子山为襄成侯,子朝为轵侯,子武为壶关侯。(公元前184年)五月丙辰,立常山王义(即襄成侯刘山)为帝,更名曰宏。不称元年者,以太后制天下事也。以轵侯朝为常山王。——《史记·吕后本纪》 刘弘真是孝惠帝的骨血,而且还是孝惠帝的母家吕氏所立。周勃等人发动政变血洗了吕氏,如果还继续奉刘弘为主,怕将来要遭小皇帝秋后算账,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诬陷他是只「 ”狸猫”,让他与吕氏殉了葬(关于这个问题的详情,可以参看往期文章《周勃灭诸吕:奉旨讨逆还是犯上作乱?》)。 如果说孝惠帝身后真有所谓「 ”继嗣不明之祸”,那这个祸首正是周勃为首的政变功臣们! 现在少帝已死,文帝践祚。周勃这些人又急急忙忙地建议文帝尽早立储,他们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 参考文献: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本文系晋公子原创。已签约维权骑士,对原创版权进行保护,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分享转发,您的分享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网络

相关参考

康熙立胤礽为太子的真正原因

我们在介绍康熙皇帝第一次立储之前,首先要介绍一下皇帝立储的规矩。按照通行的说法,皇帝立储的规矩有以下两点:第一,立嫡不立庶;第二,立长不立幼。在上述两点中,先要遵守第一点。也就是说,如果皇帝有嫡生子—

秦始皇为何不立扶苏为太子 只是因为主张不同吗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进帝号,称始皇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然而,称帝后的秦始皇直至病逝都未册立太子,给秦帝国的权力继承留下了巨大隐患,最终导致长子扶苏被赵高、李斯合谋赐死,其他子女也都

揭秘李世民为什么不立吴王李恪为皇太子?

...温和,李恪胜出的概率应该更大。然而事实是立李治为皇太子,李治后面也顺利登基。那么,李世民为什么选择了李治而不是更像自己的李恪呢?其一,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度。中国古代从周代开始便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立嫡...

可能与这件事有关! 秦始皇不立扶苏为太子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进帝号,称始皇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然而,称帝后的秦始皇直至病逝都未册立太子,给秦帝国的权力继承留下了巨大隐患,最终导致长子扶苏被赵高、李斯合谋赐死,其他子女也都

秀才劝说乾隆册立太子,乾隆果断把他杀掉,却无意间给自己挖个坑

在清朝的雍正帝之前,历朝历代的皇帝继位后,基本都会下旨册立太子,以作为之后的皇位继承人,如果皇帝不立太子的话,大臣们会群而攻之。雍正在位时期,制定了“秘密建储”的规定,简单来说,皇帝生前不会册立太子,

秘密立储

  秘密立储(汉语拼音:mìmìlìchǔ),中国清代雍正以后皇位继承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解决皇位继承问题,基本上采取公开建储,即预先公开册立皇太子,以备承嗣皇位。所选太子的原则是所谓立嫡立

揭秘:秦始皇嬴政为何迟迟不立扶苏为皇太子

千古一帝秦始皇辉煌的一生,做了不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其煌煌功业,赫赫武功一直激励着万千中华儿女。然则嬴政皇帝迟迟不立贤能长子扶苏为皇太子,最终让赵高、李斯二人阴谋立无脑小儿胡亥为帝,导致大秦帝国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和太子?真正原因在这里

...后。但秦始皇从22岁亲政到50岁驾崩,整整28年不立皇后和太子。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认为是心理阴影作祟,这是一种主观的臆测,不足为信!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史料记载中找答案。秦始皇征战六国时,基本是征服一国...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和太子?真正原因在这里

...后。但秦始皇从22岁亲政到50岁驾崩,整整28年不立皇后和太子。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认为是心理阴影作祟,这是一种主观的臆测,不足为信!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史料记载中找答案。秦始皇征战六国时,基本是征服一国...

此皇子是康熙长子,有才有貌有能有功,为何康熙死也不立他为太子

此皇子是康熙长子,有才有貌有能有功,为何康熙死也不立他为太子在康熙众多的皇子中,胤禔不但是康熙皇长子,能力也是一流的,而且人也长得俊美,做事也很得康熙信任。然而,有才有貌有能有功的他,为什么却不被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