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博之他妈是契丹萧太后,他签了澶渊之盟,他的哀册在辽博

Posted 皇后

篇首语: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辽博之他妈是契丹萧太后,他签了澶渊之盟,他的哀册在辽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辽博之他妈是契丹萧太后,他签了澶渊之盟,他的哀册在辽博

辽圣宗耶律隆绪是辽朝第六位皇帝,十二岁登基,在位49年,是辽国在位最长的皇帝,被认为是「 ”辽朝盛主”,谥文武大孝宣皇帝,圣宗是庙号。历史上的皇帝中,庙号为圣宗的只有一个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辽圣宗在位期间,辽国疆域扩张到最大,国势之强盛达到顶峰。 了解辽代历史不多,知道辽圣宗两件「 ”光荣事迹”:老妈为大名鼎鼎的契丹萧太后和签订澶渊之盟。辽朝均以萧氏为后,萧皇后或萧太后不少,但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提到契丹萧太后就直接想到萧绰,艺术形象中也常被称作萧燕燕的。萧绰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27年,叱吒风云,曾两败宋军,后人评价曰:「 ”柔肩担江山、裙衩争风流。”至于澶渊之盟,辽朝方就是萧太后和辽圣宗。澶渊之盟对于宋来说是「 ”积贫积弱”的表现,对于辽是占了便宜。但澶渊之盟另一方面是结束了二十几年的辽宋战争,和之后半个世纪的和平。利弊得失如何计算? 多少「 ”是非成败转头空”,「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留下的有辽宁省博物馆中辽圣宗及两位皇后汉文哀册各一合。 辽圣宗永庆陵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上世纪初这一带的辽代三座皇陵被盗,30年代张作霖把兄弟汤玉麟将十几方哀册(包括圣宗、仁德皇后、钦爱皇后、道宗、宣懿皇后的汉文哀册各一合,仁懿皇后哀册篆文盖,道宗、宣懿皇后契丹文哀册各一合)运抵正在兴建的沈阳「 ”汤公馆”收藏。沈阳解放后,在「 ”汤公馆”成立「 ”东北博物馆”,后改为「 ”辽宁省博物馆”。辽博几次迁址,这批辽代「 ”哀册”始终珍藏在辽宁省博物馆中。 辽圣宗及两位皇后汉文哀册均为石质,分为册盖、册石两部分,哀册下为仰斗式,上为覆斗式,边长约130厘米,厚约30厘米,每石重约1.5吨。册盖线刻精美,每边有人物形象三个,角刻大朵富贵的牡丹纹或龙纹。册底是端庄的汉文楷书。 辽圣宗及其两位皇后哀册静静地躺在辽宁省博物馆碑志展厅中。 辽宁省博物馆碑志厅中展出的辽圣宗及两位皇后的汉文哀册 辽圣宗耶律隆绪谥文武大孝宣皇帝 册是端庄的汉字 哀册侧面也线刻了花朵 册盖上线刻花朵和人物 圣宗钦哀皇后哀册 圣宗仁德皇后哀册 辽圣宗及其两位皇后哀册静静地躺在辽宁省博物馆碑志展厅中 推荐相关阅读: 故宫半解之书上盖了特色图章,年轻人排队也愿意购买 故宫半解之皇帝也望子成龙,教育也会简单粗暴 故宫半解之上了锁的珍妃井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宋真宗与澶渊之盟 御驾亲征的大宋皇帝宋真宗

  与:,指北宋与辽朝(契丹)之间订立的和约。在澶渊之盟之后,辽还进一步提高了对宋朝上缴岁币的要求史称「重熙增币」。>  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

历史百科 宋辽澶渊之盟

宋辽澶渊之盟北宋末,国力日渐衰弱。这都是北宋王朝向大辽、金妥协的后果。而“澶渊之盟”则是一个耻辱。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故事来了解什么是“澶渊之盟”,为什么它是北宋的耻辱。公元1004年,辽国的萧太后不甘心

宋朝历史 澶渊之盟是什么

澶渊之盟是什么?澶渊之盟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澶渊之盟是什么意思?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

历史军事 揭秘宋辽澶渊之盟背后宋朝间谍的巨大作用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萧绰萧燕燕)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当时宋真宗和许多宋朝大臣都有南逃的想法,因宰相寇准的力劝,宋真宗才亲征至澶州督战。此时,一方面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池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澶渊之盟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澶渊之盟北宋与辽于1005年订立和约的历史事件。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圣宗耶律隆绪率军大举南下,深入宋境,攻定州,围瀛州,威胁汴京(今河南开封)。真宗畏敌如虎,

宋辽澶渊之盟,真是北宋违约在先吗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公元1004年,澶州城外宋辽两国的一场大战,决定了两国未来百余年命运。宋真宗赵恒亲征澶州,宋军士气大振「”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而此时的萧太后已是强弩之末。在宋

历史上辽国名将萧挞凛是怎么死的

从宋太宗开始,宋辽两国间的战事不断,直到两国达成澶渊之盟,才实现长达百年的和平局面。而澶渊之盟之所以能达成,很大一部分原因,缘于辽国丧失了一员名将。此人,便是让宋朝无比头疼,并曾擒获过杨老令公的契丹名

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为什么渐渐疏远寇准?

1004年,辽圣宗奉了萧太后大举攻打中国,深入内地。搅得人心惶骇,都想避乱。宋真宗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是群臣给到的对策中除了逃只金陵,就是躲避到成都。当轮到宰相寇准发言时,寇准道:臣要把献策避地的人

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为什么渐渐疏远寇准?

1004年,辽圣宗奉了萧太后大举攻打中国,深入内地。搅得人心惶骇,都想避乱。宋真宗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是群臣给到的对策中除了逃只金陵,就是躲避到成都。当轮到宰相寇准发言时,寇准道:臣要把献策避地的人

澶渊之盟后的宋真宗为什么渐渐疏远寇准

1004年,辽圣宗奉了萧太后大举攻打中国,深入内地。搅得人心惶骇,都想避乱。宋真宗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是群臣给到的对策中除了逃只金陵,就是躲避到成都。当轮到宰相寇准发言时,寇准道:臣要把献策避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