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这个称呼从何而来,贯穿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

Posted 中书省

篇首语:如果,不能运气爆棚。那就,努力实力过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 ”省”这个称呼从何而来,贯穿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省”这个称呼从何而来,贯穿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

众所周知,我国省制划分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而行省则是「 ”行中书省”的简称。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兴于唐朝,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三省六部制。然而「 ”省”这个称呼究竟从何而来?本文在此略作探讨。 首先我们要介绍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地方,那就是禁中。 秦始皇为了显示皇帝地位的至高无上,规定了很多皇帝专用的词,比如皇帝自称为「 ”朕”,皇帝印章为「 ”玺”,皇帝墓为「 ”陵”,而皇帝所居则为「 ”禁中”。汉代虽然大体承袭秦代,但规则松散了许多。 禁中又称禁内、宫禁,因为禁令森严、不许随意出入,所以称禁中。像我们熟悉的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以前就叫紫禁城,就是因为以紫气为贵,又强调禁令之严,才名为紫禁城。 但禁中后来又多了一个称呼叫省中,这又是怎么回事? ​ 上图_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 原来古人有个规矩叫避讳,基本原则是「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也就是皇帝的名字全天下都不能用、上官的名字下属不能用、父亲的名字儿子不能用。 比如吕后叫吕雉,大臣们就不能称雉为雉,而要叫野鸡;汉武帝叫刘彻,汉朝有一个爵位是彻侯,就得改成通侯;光武帝叫刘秀,秀才就要改名叫茂才;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司马迁的史记里面就全篇没有「 ”谈”这个字,汉文帝时有个叫赵谈的宦官,就被他改名成了赵同。 唐宋的时候,避讳制度发展到了巅峰,诗人李贺因为其父名「 ”晋肃”,犯「 ”进”讳而不能被录为进士;有人问唐太宗李世民,是否要以避讳为由把当时的六部之一「 ”民部”改名,太宗倒是豁达,说民这一字用的太多,到处避讳岂不劳民伤财,于是以「 ”不避二字”为由诏令不避「 ”民”字,可惜其子唐高宗李治继位后仍然下令天下避讳太宗名讳,民部改名户部,名将李世勣也改名李勣。 宋朝更是夸张,本来「 ”为贤者讳”只是大家自发的行为,从没有哪朝哪代要求老百姓强制遵从过,唯有宋代开始避讳孔子、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先贤,读书写字,都要绕开「 ”丘”字。今天「 ”邱”姓始祖,即是当初「 ”丘”姓为避讳所改。 ​ 上图_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 避讳的压力如此强大,从上到下莫不敢从,身份地位越高的人,反而越不敢逆之而行,以免背上了骂名。西汉末年,有一位极有权势的皇后、太后、太皇太后,被称作孝元皇后,名字叫做王政君,她的父亲阳平侯就叫王禁。 本来照理来说,没道理为了一个外戚把皇宫的称呼改了吧?即使汉代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的太后都特别牛气,前有吕后差点夺了刘家的江山、后有窦太后逼得汉武帝都不得不低头,这位王太后更是历经四朝的老太后,可也不能打破古往今来的规矩吧? 原来这位太后还有个了不得的侄子,叫王莽。不是同名,就是篡汉的那个。王莽很懂得讨王太后的欢心,改禁中为省中以避讳说不定就是他的主意——但东汉末年经学家蔡邕也明确指出,虽然的确是为了避讳孝元皇后王政君之父王禁而改禁中为省中,但「 ”今已改,后遂无复言之者”。 ​ 上图_ 司马炎(236年-290年) 只不过,东汉虽然废弃了省中这一称呼,魏晋却不知怎么又捡了起来——如今,到底是魏文帝曹丕还是魏明帝曹睿或者是晋武帝司马炎最先设置了中书省,唐朝人众说纷纭,但是中书省最开始的目的是替皇帝耍笔杆子、卖弄文采,比起后世「 ”无冕之宰相”,实在是差的远了。 可照理来说,避讳前和避讳后的称呼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就像荆国和楚国没什么差异,秀才和茂才也不过是称呼上的不同而已。然而晋亡之后,五胡乱华,南北朝战乱纷繁,许多典籍遗失。唐朝以华夏文明继承人自居,考证礼仪,务求详实,唐人所编著的著作,如《晋书》等,常常能发现前人所未曾提及的衣冠制度的细节。唐人认为,「 ”汉制,王所居曰禁中,诸公所居曰省中。”于是制定了严谨的三省六部制。 当然,应当指出,南北朝既是一个大分裂时期,也是一个大融合时期。三省六部制可以说是融合了南朝和北朝的智慧结晶。北周最令人称道的,就是「 ”六官制”,而南朝在长期的混乱政治中,慢慢发展出了三省制度的雏形,也就是从一人之下的宰相走向了群相制度。最终,酝酿出了为人称道的三省六部制,和让我们怀念至今的泱泱大唐。 ​ 上图_ 元代分省图 而到了元朝,忽必烈实行汉化,仿造中原打造了一套元朝制度。中书省总领百官,管理全国政务,可谓有丞相之实。元人称其制度是「 ”都省制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都省就是中书省,十省则是十个「 ”行中书省”,学者钱穆称为「 ”行动的中书省”。古时流动商贩谓之「 ”行商”,行动中的军营谓之「 ”行营”,出征之时尚书台临时设立的机构则谓之「 ”行台”,「 ”行尚书省”的称呼由来,大抵如是。 行省制度自元朝后一直被明、清所承袭。明朝虽然不使用元朝所开创的「 ”行省”一称,而改称布政使司,但元朝所划定的省份大体不变,习惯上也仍然称为省。清朝时又重启省份制度,虽近现代以来,疆域、政治制度变化都极为剧烈,但「 ”省”这个称呼,却一直保留至今。 ​ 上图_ 清朝省制 图 一个不起眼的称呼,却贯穿了秦汉至今两千余年的历史和文化变迁。仅仅是回顾一个称呼的由来和变迁而已,就能探寻到一个个帝国的兴起与崩塌,又能触摸到多少战火点燃了典籍的灰烬……这,大概就是独属于我们这一个从未中断过的文明的魅力与骄傲。 文:杨端和 参考资料: [1]房玄龄等 《晋书 职官志》 [2]刘昫等 《旧唐书 职官志》 [3]蔡邕 《独断》 [4]韩愈 《讳断》 [5]李善 《魏武集注》 [6]陈垣 《史讳举例》 2004 [7]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001 [8]周源 《宋代避讳制度研究》 2007 05 [9]石冬梅 《北周六官源流考》 2008 01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参考

大古代美女的“体香”到底从何而来

...适中,才是女性别具魅力的体香。那么,女性的体香到底从何而来?香女古已有之,文献记载颇多,香气因人而异,因国家不同香味而不尽相同。其实,香女并非独一无二,我国文献就有很多记载,最着名的当属我国历史上四大...

秦始皇陵地宫中水银之谜 如此多水银从何而来

作为出土了世界八大奇迹兵马俑的秦始皇陵可谓是世界上结构最独特、机关秘道文物丰富而且也是规模最宏大的帝王陵!近几年来,随着大家对秦始皇陵的热度不段上升,越来越多的影视中开始出现关于秦始皇陵的内容。而现实

“勾结宦官”之说从何而来? 元稹一千多年的冤屈

元稹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以及《莺莺传》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极大影响,因其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史称“元白”。由于历史原因,元稹形象被后世曲解玷污,江苏省学

中国竟有这么多俄语名,你知道它们从何而来吗

Чжунго,СрединноеГосударство,Поднебесная,Китай...在中国古代,中国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截然不同。「”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

广东人从何而来

一、广东人从何而来广东省有俩个直辖市一个广东、一个广西。俩个板块构成了现如今的广东省。那么广东省是从何而来的呢那么就要从秦朝的郡县制开始说起了。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将大大小小的地区

揭秘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灵感究竟从何而来

诸葛亮一生所指挥战役中,最为成功的当数率军南征时七擒七纵蛮王孟获。他征服的不仅是一个部族首领,更征服了百姓的心。这是诸葛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实行民族政策的胜利。这一战中,诸葛亮只用了兵书上的一计——欲...

太平天国的14万女军从何而来

太平天国的女军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开启了近代女子入军营随军打仗的先河。太平天国女军的出现,既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使然。那么,太平天国的14万女军从何而来?她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

藏族具有季节特征的沐浴节究竟从何而来?

沐浴节在西藏至少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关于沐浴节的来历,雪域高原流传着种种说法:其中一个关于沐浴节的美丽的传说:药王降药水治病很久很久以前,西藏有位医术高明的神医,人称药王,药王死后升天成了神仙。一年

”中国”二字从何而来

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我们都是中国人。民国时期,「”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新中国成立后,定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那么,历史上,最先提到「”中国”二字的是在哪朝哪代呢

诸葛亮的羽扇从何而来

 微观三国:诸葛亮的羽扇从何而来  《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就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的形象。羽扇纶巾后来成了戏曲舞台上诸葛亮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