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羊肉汤和一碗甲鱼汤引发的历史惨案

Posted 公子

篇首语:当你感觉到累的适合,不要灰心,你正在走上坡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碗羊肉汤和一碗甲鱼汤引发的历史惨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碗羊肉汤和一碗甲鱼汤引发的历史惨案

在中国,能当上一方领导是一件爽事。因为其身居要位,关系下属的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下属过日子能否吃香喝辣,心情舒畅往往都要看其脸色和心情。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下属千方百计的讨好、巴结领导,领导也视之为理所当然。但是,要做一个做大事的领导,不仅要心怀天下,还要善待眼前人。 近日读《左传》,看到因一碗羊肉(甲鱼)汤,羊斟「 ”以私败国”和公子宋「 ”染指于鼎”的故事,深受警醒: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疏忽了眼前人,真的可能酿成大祸: 先来说说羊斟「 ”以私败国”之事。《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公元前607年,郑、楚两国结盟之后,为了争夺中原霸权,郑公子归生率军伐宋,宋国派大将华元、乐吕出征迎敌,此仗史称「 ”大棘之战”。 大战之前,为了鼓舞士气,宋军统帅华元吩咐厨房杀羊做成羊羹汤犒劳士兵,可能是军务繁忙,一时疏忽,除了自己的车夫羊斟,所有人都分到了羊羹,感受到了主帅的温暖和鼓励,士气大振。羊斟见其他人吃得嘴角流油,满面红光,心里充满了怨恨,决心要一报还一报。 第二天,华元乘战车出征。宋郑两军摆开阵势厮杀起来。激战正酣时,车夫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驾着战车风驰电掣般向郑军营地驶去。华元大惊,对车夫大声喊道:「 ”你晕头了吗?那边是敌营啊!”羊斟回过脸答道:「 ”畴昔之羊羹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意思用现在的话翻译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就这样,大棘之战就稀里糊涂的以宋军惨败而告终。华元被郑国俘虏囚禁,乐吕被杀,郑国缴获战车460辆,俘敌250人,割左耳以献战功100人。这场战役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一碗羊肉汤引发的惨败。 下面再来说说公子宋「 ”染指于鼎”的故事。公元前605年,郑国郑穆公去世,其子郑灵公即位。楚庄王听闻郑灵公是一位资深吃货,投其所好送来了一只三百斤重的鼋作为贺礼。郑灵公见到大鼋,口水直流,立即吩咐厨师将其杀死烹煮,要与众大臣分享。 大夫公子宋和公子家两人进宫恭贺。还没进宫门,公子宋的手指忽然莫名其妙的弹动起来。公子家心生好奇,问是何故。公子宋得意的说:「 ”每次我食指自动,都能尝到新奇美味,这次想必也不例外!” 进宫之后,果然看到厨师在杀大鼋,公子宋和公子家不由得相视会心一笑。郑灵公看到两人神情有异,便追问缘由。公子家说出了实情,郑灵公心有不悦,有意捉弄公子宋一下,于是在晚宴分享鼋肉汤时,故意「 ”漏”了公子宋的一份。 公子宋是个爆脾气,见众人分享大鼋偏没有自己的份,直接冲到炖鼋的大鼎前,伸出手指沾了一下鼎中的鼋汤,放进嘴里尝了尝,然后拍拍屁股扬长而去。郑灵公见他如此无礼,便放出了些狠话。 公子宋事后担心被治罪,恶向胆边生,干脆来个先下手为强,在当年夏天就把郑灵公刺死了。这就是成语「 ”染指于鼎”的由来。 一碗羊肉汤导致一场大战输掉;一碗甲鱼汤导致一场君死臣亡的惨案。这两件根本上不了台面的小事,居然成了动摇国家社稷的大祸,这恐怕是当事人也未曾料到的吧!所以,中国人就从这样的上下级相处事例中总结了这样的一句话:善待身边人,那叫如鱼得水;善待上级,那叫如锅有盖。

相关参考

单县羊肉汤和谢集罐子汤,哪一种更能代表山东羊肉汤

头条号签约作者蒲铁牛公元前607年,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为主帅,统率宋军前往迎战。两军交战之前,华元为了鼓舞士气,杀羊熬汤犒劳将士。忙乱中忘了给他的马夫羊斟分一碗,羊斟私下里十分恼怒,暗暗咬牙

郑灵公之死竟只是因为一碗甲鱼汤

尊重他人,不但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保全。羞辱他人,自己非但没有体面,弄不好还引来杀身之祸。天上飘下来五个字,说起来,这真不是个事。郑灵公夷是春秋郑国第十位国君,他爹郑穆公兰是郑国最英明的国君之

这个君主因为一碗甲鱼汤丧命,反而为中国文化增加不少贡献

古代造反无非也就这几个理由:饥荒之年百姓们卖儿卖女还活不下去铤而走险;昏君庸臣压迫太狠,百姓们不堪苛政揭竿而起,咱们中国的老百姓隐忍如老黄牛,不被逼到了绝境是绝不肯干这吊脑袋的大事。对比起平民百姓们造

史上最抠门皇帝宋仁宗赵祯竟舍不得吃一碗羊肉汤

宋仁宗姓赵名祯,是宋真宗第六子,因前面的哥哥一个个夭折,才以“替补”的身份立为太子。后来承继大统,升位皇帝时,他才13岁。由于年龄太小,上朝时太后刘娥就坐在他的身后,中间挂一块帘子——对,这就是垂帘听

史上最抠门皇帝宋仁宗赵祯竟舍不得吃一碗羊肉汤

宋仁宗姓赵名祯,是宋真宗第六子,因前面的哥哥一个个夭折,才以“替补”的身份立为太子。后来承继大统,升位皇帝时,他才13岁。由于年龄太小,上朝时太后刘娥就坐在他的身后,中间挂一块帘子——对,这就是垂帘听

盘点历史上的吃货皇帝 舌尖上的中国

1.魏道武帝拓跋珪入选理由:爱吃羊肉汤一碗羊肉汤成就了毛修之。拓跋跬打败夏国后,擅长烹饪的毛修之被俘。后来他便找时机炖了一碗羊肉汤给尚书崔浩吃。崔浩一尝,认为这是天下第一美味,便把毛修之推荐给了拓跋焘

历史秘闻 古代6大“吃货”皇帝,忽必烈榜上有名

1、魏道武帝拓跋珪[guī]入选理由:爱吃羊肉汤一碗羊肉汤成就了毛修之。拓跋跬打败夏国后,擅长烹饪的毛修之被俘。后来他便找时机炖了一碗羊肉汤给尚书崔浩吃。崔浩一尝,认为这是天下第一美味,便把毛修之推荐

历史秘闻 古代6大“吃货”皇帝,忽必烈榜上有名

1、魏道武帝拓跋珪[guī]入选理由:爱吃羊肉汤一碗羊肉汤成就了毛修之。拓跋跬打败夏国后,擅长烹饪的毛修之被俘。后来他便找时机炖了一碗羊肉汤给尚书崔浩吃。崔浩一尝,认为这是天下第一美味,便把毛修之推荐

宋朝历史 盘点古代十大吃货皇帝:赵匡胤、忽必烈均上榜

(以年代为序)1.魏道武帝拓跋入选理由:爱吃羊肉汤一碗羊肉汤成就了毛修之。拓跋跬打败夏国后,擅长烹饪的毛修之被俘。后来他便找时机炖了一碗羊肉汤给尚书崔浩吃。崔浩一尝,认为这是天下第一美味,便把毛修之推

一碗羊肉葬送一场战争

鲁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公子归生受楚庄王指使,兴兵攻打宋国。宋国右师华元、司寇乐吕率军在大棘(今河南睢县南)与郑军对峙。大战在即,华元为了鼓舞士气,下令杀羊设酒犒赏三军。不知是疏忽还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