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擅长什么?

Posted

篇首语: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食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虞世南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擅长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虞世南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擅长什么?

   虞世南,字伯施,是唐朝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越州(浙江省)余姚人。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

 
  虞世南算是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人物了,远在陈、随二代都做过官,到了唐朝时,他已经完全上了年纪,但是唐太宗还是颇为喜爱他,引为秦府参军,又授宏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同掌文翰,后来又担任著作郎,但是虞世南已年近古稀,多次想辞官,李世民不许,于是封他为永兴县子,后加封为永兴县公,所以世人也称虞永兴,虞世南的书法成就很高,也是老生常谈的内容,这里就不多赘述。
 
  政治上,虞世南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当政得失,直言敢谏,李世民喜欢逗逗他,《新唐书·虞世南传》中记载,唐太宗曾经作宫体诗,命虞世南接着和诗。
 
  虞世南谏道:“陛下作的诗诚然工巧,但诗体并不雅正。皇上所喜爱的,必然有人去效仿、发挥。我担心这种诗体传开,天下风靡流行,所以不敢奉命和诗。”太宗说:“我是试试你而已!”于是赐给世南五十匹丝帛。不愧是老年人,已是不惑之年,看事情看得挺开,指出问题也是一针见血,而且没有任何顾忌。
 
  唐太宗几次想外出狩猎,虞世南都直言谏止,说大唐初定,频繁外出狩猎,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李世民都没有责骂他,反而采纳意见、嘉奖他。有一次,太宗叫世南把《烈女传》写在屏风上,当时世南手头无书,靠默记书写,却没有写错一个字。由此可见他的博学,墨水很多。太宗常常称赞世南有五项是独一无二的: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词,五是书法。
 
  德行和忠直排在前位,这是因为皇帝对他的评价,自然也是更偏向于品行的方面,虞世南的诗歌造诣也很高,一次,李世民的四子魏王李泰做了一首咏风的诗,请陪同的大臣也作一首,因此,这首诗叫做《奉和咏风应魏王教》:“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大概意思就是长袖轻飘,大家起舞蹁跹,共歌一曲,歌声绕梁,经久不息。风吹动树枝,影子随之摇动,和风将花香吹送到远方。风本无形,诗人通过“舞”、“歌”、“枝”、“花”在风吹动下各种动态的描写,使人看见、听到、闻到风,生动形象。应制之作,也能做得如此高超。
 
  再比如他的一首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垂緌(rui二声):下垂的帽带,此指蝉低头。大概意思就是,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并不是借助了秋风。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这首诗也不能脱离常态,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这首诗歌的寓意是:君子应像蝉一样居高而声远,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表达出了诗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气韵风度。
 
  身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的德行,对太宗直言敢谏,居于高处而不自傲,也不同流合污,始终一身清廉,使他配得上这个名头。贞观十二年,卒于长安,享年八十岁。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虞世南的虞世南的生平简介_虞世南的事迹_虞世南是怎么死的

本名:虞世南别称:虞文懿、虞永兴、虞秘监字号:字伯施所处时代:南北朝→隋朝→唐朝民族族群:唐人出生地:越州余姚主要作品:《虞秘监集》《孔子庙堂碑》主要成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初唐四大家之一;编修《

历史人物 李世民为何将虞世南比作知己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虞世南是个怎么样的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虞世南64岁之前的人生被纷乱的时代撕碎,而他的人生巅峰却才刚刚开始。公元638年,虞世南在李唐逐渐走向盛唐气象的初期走完了八十一年的人生。

虞世南一介文官 为什么却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虞世南是隋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被称为唐初四大家之一,一生著有多篇作品,在书法上也有着很高的成就。而虞世南还有另一个头衔,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只是一介文臣,为什么却能入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呢

历史人物 唐太宗赞虞世南身怀五绝是他的知己 虞世南死后还常常梦见他

虞世南虞世南在文学、书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是“初唐四大家”之一,还被誉为“十八学士”之一。此外,他在政治上的成绩也不差,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就对他赏识非常,二人可以说是伯牙子期般的

历史人物 虞世南简介 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虞世南生平

  (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

历史人物 虞世南64岁才走向人生巅峰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虞世南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638年,虞世南在李唐逐渐走向盛唐气象的初期走完了八十一年的人生。虽然彼时还未迎来后世璀璨的大诗人们全面登台,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时也并不稀

唐朝历史 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

虞世南,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余姚人。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仕隋为秘书监,赐爵

历史人物 唐朝人物虞世南简介

唐代人物本名:虞世南别称:虞文懿、虞永兴、虞秘监字号:字伯施所处时期:南北朝→隋朝→唐代民族族群:唐人诞生地: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诞生时候:558年作古时候:638年7月11日重要作品:《虞秘监集》

历史人物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为什么能上李世民功臣榜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为什么能上李世民功臣榜?不知道没关系,本站小编告诉你。>作为大奸臣虞世基的同胞兄弟,同父所生,居然性格和修为判若两人,却还能和平共处,生死相依,这简直就是人伦奇迹。>而

历史人物 虞允文本来是一个文弱书生,为什么会给南宋打下精彩的一仗

南宋千古一人,虞允文,说他是文将,却打出精彩的一仗。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虞允文,他生活的家庭也是一个为官之家,他的祖先虞世南是唐朝有名的大臣。虞允文因为他的父亲当官,之后他自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