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都没说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Posted 战争

篇首语: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都没说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都没说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出茅庐后辅佐刘备定荆州,夺益州,抢汉中,奠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国基业。 在刘备托孤之后,更不忘当年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己之力六出祁山,撼动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的曹魏,志在恢复汉室中原,纵然功败垂成,此等魄力与才能着实令人感叹不已...... 在诸葛亮屡次北伐的过程中,大家都留意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诸葛亮多次被迫退兵都是由于粮草不足,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史料记载,季汉全国人口不到100万,而需要供养的军队是10万,其中官吏近4万,以当时的国情就是每6个人养一个人。由于季汉始终实行的都是战时体制,凡事以军事优先,以至于后期蜀国出现「 ”民有菜色”的情况。 战争历来拼的就是国力,蜀国地处偏远,国力匮乏,每每北伐总是后力不足,足见战争之艰难。那同样为乱世时代的战国时代,战国七雄为什么相互征伐几百年,却没有缺粮的情况出现呢? 先从兵力配置来看。 公元前453年到公元前221年这200多年的战国时代,以七雄为首的大大小小诸侯国之间战事频频,伤亡也是小则数千,大则几十万,像是白起这样的「 ”人屠”,经常上演屠城、活埋的好戏。长平一战,赵国损失40多万,仍有李牧的10多万战力在,也就是说赵国有50多万的兵力。 就说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韩国,据《战国策》记载「 ”精兵二十万,厮屠十万”,也有30万兵力,纵横家张仪也曾说过韩国有兵30万。 回到三国时代来看,季汉虽然是三个国家间最小的势力,但地盘可是比韩国大很多,加上有成都平原的后方大粮仓,却为何养不起只有当年韩国三分之一的兵力呢? 究其原因,很大的一个问题在于,排除地盘和人口基数的差异,最关键的因素是兵制。 战国实行的是全民兵役制,即遇到战事,所有适龄男子都在征发之列,前面张仪所说的韩国的30万兵力也就是说韩国所能动员的最大兵力。至于平时,除了守卫都城和要塞的兵马,其他人都解散回家种地去。 三国时期已经不一样了,经历了400年发展,战争已经演进到了职业兵之间的战斗,也就是说和平时的农民战时的士兵已经不适用了。士兵的职业程度和成本已经越来越高。 所以,三国时期的士兵平时是不参与农业生产的,所以常年征战天下的曹操最早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率先开始了屯田,这也奠定了后期曹魏国力,保证了日后战事的需要。 季汉的屯田较晚,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无奈之下才开始在渭滨屯田,结果屯田未成却病逝五丈原,其后姜维刚想在沓中屯田,却被曹魏抓住机会伐蜀,蜀国灭亡。 由于蜀汉的10万兵马始终处于战时状态,没有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最终导致季汉被拖垮。 再来看地形。 如果说蜀国地处偏远,除了造成资源匮乏以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弊处就是,地形不利于运转。 古话有说「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古代人没有飞机坦克,为了维系战争运转就需要动用大量人力进行输送,其运输成本相当的大。 为此,诸葛亮后期发明了木流牛马,加强了运输效率,也没有根本的改善缺粮的情况,所以说就算诸葛亮粮食充足,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去支援到前线,再加上魏国几次截断蜀军粮道,旨在遏制诸葛亮大军的粮草。 地形限制了诸葛亮的粮草供应,导致季汉运输艰难,自然难以维系整个战争体系。 所以说,诸葛亮缺粮,是内忧外患的结果,纵然诸葛亮天下奇才,也很难面面俱到,说到底,靠一个人的战争,实在是太费心力了。 本文资料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历史生活人文,品史闻事见时, 众推风云榜与你畅聊风云变幻,共推精彩见闻~

相关参考

刘备伐吴1年不缺粮,为何诸葛亮伐魏百日就粮尽退兵

刘备在建立蜀汉后,面临着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那就是先打谁,北边是强大的曹魏,东边则是实力排名第二的东吴,志在统一天下但又偏偏是实力最弱一方的蜀汉,显然无法同时向吴魏两国开战,只能择其一。早在诸葛亮的隆

诸葛亮缺粮,他为什么不烧掉司马懿的粮草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诸葛亮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公元228年到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却皆以失败而告终。第一次北伐,是因兵败而失利;第五次北伐,是因诸葛亮病逝而中止;而其他三次北伐,

戰國七雄打了數百年仗都不缺糧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在蜀漢諸葛亮壯志未酬的北伐戰事里,「缺糧」一直是樁讓人痛心的憾事。多少次戰事的關鍵時刻,都因糧食接濟不上含恨退兵。如此遺憾,也叫後世許多質疑諸葛亮軍事能力的票友,找到了「諸葛亮不行

戰國七雄打了數百年仗都不缺糧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在蜀漢諸葛亮壯志未酬的北伐戰事里,「缺糧」一直是樁讓人痛心的憾事。多少次戰事的關鍵時刻,都因糧食接濟不上含恨退兵。如此遺憾,也叫後世許多質疑諸葛亮軍事能力的票友,找到了「諸葛亮不行

官渡之战时,袁绍兵多曹操兵少,为什么反而是曹操缺粮

  官渡之战前,曹操已经先后消灭袁术、吕布、陶谦等诸侯,初步统一了中原地区,和袁绍隔黄河对峙。  当时,曹操所占领的地盘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地区。这其中,山东北部的青州辖区还被袁

隋朝末年有位食人狂魔楚帝部队缺粮就抓妇女婴儿来吃

朱粲,生于亳州城父(今安徽省亳州市),初为县政府公务员,后在随军征讨长白山民变途中聚众造反,兵力最盛时多达二十万,自称楚帝。乍看之下,此人并无劣迹,但其实不然。我一直认为,说这位朱粲是个人,本身就是对

为何不是战国七雄? 此国在春秋末期威震中原

在春秋历史上,晋楚争霸是主旋律,在这两个大国的交锋下,其他诸侯国都面临一个站队的问题。不过,在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实力日益强大,楚国则受到公族实力强大的制约,加上百年以上的争霸,这两个大国都呈现出一定

战国七雄中本是楚国最强,为何最终称霸的却是秦国

楚、秦两国的恩怨,说来实在话长。历史上就流传着一句话叫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而预言者便是一位在史册中以“南公”留名的楚人,预言的时间,就在楚怀王客死咸阳之后,距离秦亡近百年。公元前226年,当时

《甄嬛》《如懿》都没说清楚,清朝皇帝后妃每天吃什么

近20多年来,清宫戏几乎「”霸占”了电视荧屏。从比较正统的《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到戏说色彩浓厚的《还珠格格》、《甄嬛传》、《延禧攻略》,轮番「”轰炸”,让很多观众认为,自己对清朝宫廷文化,已有很

存在时间最长的周朝诸侯国,灭亡后变成朝鲜的祖先,不是战国七雄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享国最长的朝代,东西两周八百年,给后世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分封制是周朝的一大特点,西周初期分封了数百个诸侯国,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到了战国末期,只剩下寥寥数个诸侯国。其中有一个姬姓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