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列国初创记(十三):罪臣之子前途渺茫

Posted 国君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周朝列国初创记(十三):罪臣之子前途渺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朝列国初创记(十三):罪臣之子前途渺茫

今天笔者要跟大家说到的这个国家,其实大家早就已经熟知他的国名了,这就是在武王灭商后便分封了的,后来又参与了「 ”三监之乱”的蔡国。什么?蔡国?这个国家因为叛乱都被周公剿灭了,国君蔡叔度也被流放,怎么现在才讲蔡国的建国录呢?笔者莫非是在讲灭国录吧?各位别急、别着急,在下就是在讲建国录,至于为何此时才讲到蔡国,请听我慢慢道来。 蔡国首封国君蔡叔度 这个蔡国确实早在周武王时就已经获得分封,并且作为姬姓诸侯也是「 ”三监”之一,其地位本来不低。但是,随着蔡叔度自己对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大,让他跟着三哥管叔搞出个「 ”三监之乱”,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笔者之前之所以不写蔡国,就是因为当时立国时蔡国没什么精彩的故事好叙,并且那个蔡国建国既短又属叛臣,实在是不值一提。而今天咱们重提蔡国,是因为他们灭国后发生了转机,让这个国家重新获得分封。 本来蔡国参与叛乱以后,被周公受王命率领的东征军剿灭,幸好蔡叔不是首恶,没有像管叔、武庚一样被杀。但大错已经酿成,这罪责还是要承受的,于是蔡国领土被收回,蔡叔度也被周公流放到了郭邻囚禁看管起来。并且,据《春秋左传·定公》记载,流放蔡叔的队伍是「 ”以车七乘,徒七十人”,此乃大夫之礼,可见蔡叔已经失去爵位,被降为士大夫之品级进行关押,何其的凄凉。 《春秋左传》中蔡叔被流放的描述 幸好蔡叔度受到了处罚,但没有祸及自己的儿子,并且这位公子还幸运地被周公所发现,看到了他优秀的一面。据《史记》、《尚书》、《左传》等史书记载,蔡叔的儿子名叫姬胡,他不仅没有父亲身上那股对权力的贪欲,还能遵从祖德,一心向善,俨然一位风度翩翩的王家公子模样。这让周公看在眼里,喜在心间,想要对这位侄儿用心培养。 蔡国再封国君蔡仲胡 于是,当罪臣蔡叔度在流放之地病故后,周公把姬胡接了回来,并在成王面前进行保举。周公向成王叙述了姬胡的品行,希望成王对其宽大处理,先让他到鲁国去「 ”实习”一段时间,看看表现如何。成王应允了周公的请求,安排姬胡到鲁国做了伯禽的卿士。一方面锻炼一下姬胡的能力,一方面也能由伯禽帮助成王和周公来观察他的行为,判断姬胡是否可以委以重任。 姬胡领命后立刻前往鲁国,帮助伯禽共同治理封地。很快,在姬胡的辅佐下,鲁国大治,伯禽遂把他的政绩上报给成王与周公。二人听了伯禽的回报很是高兴,周公便借机再次奏请天子,请成王施恩再度敕封蔡国,让姬胡担任这个新封蔡国的国君,延续并奉祭蔡叔度之祀。 蔡国故城遗址 成王自然同意周公的建议,召姬胡来丰镐受封。成王复封姬胡为蔡侯,都城还定在原蔡国的国都(在今河南上蔡),重新建立蔡国。在敕封大典时,周公代表成王对姬胡又是好一番叮嘱,告诉姬胡是因为他端正了品行,遵循了祖德而没有像他父亲一样才重新获得敕封。希望姬胡可以用自己尽忠、克勤的做法来洗刷他先父的耻辱,并成为后人的榜样。除了这些以外,训诰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叮咛,例如如何能受到百姓的爱戴、如何治国要有始有终考虑后果、如何能亲近贤能和睦四邻等等,全都收录在《尚书·蔡仲之命》篇中,喜欢的朋友可以去品鉴原文,笔者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就这样,姬胡接受封赏后赶赴蔡地就任,并且他没有在封国的宫殿中享受生活,反而脱下华服来到乡野,率领随从与百姓一起重建蔡国。他一方面亲自去进行实地考察,一方面安排人开垦荒地、播种新田。一年后,辛劳有了成效,荒地长出了绿油油的禾苗,那年秋天也获得了大丰收。人民感念上天赐给他们这样一位贤能的国君,真心实意跟着姬胡重建国家,蔡国终于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如今的上蔡,蔡明园广场 姬胡虽然是重新敕封的蔡国第一任国君,但按照他父亲的顺位来讲,他应该是位居第二,因此历史上又称他为蔡仲,或蔡仲胡。在他之后,蔡国虽算不上强大,但能斡旋于齐、楚、吴等大国之间求得生存,也算是比较长久了。只不过,这些蔡仲胡之后发生的事情都是后话了,咱们今天就不展开了,待到日后再讲蔡国时,咱们接着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笔者「 ”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 ”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蔡国复封、三监叛、蔡叔度、流放、姬胡改行、封鲁国卿士、鲁大治、复封蔡侯、蔡仲之命、重新建国。 关键词云图简史

相关参考

前途不可限量

明朝永乐年间,杭州府钱塘县出现了一个神童,他自幼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二十三岁考中进士,后来成为扶大厦于将倾的朝廷重臣,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于谦。于谦的祖父曾在朝廷为官,家境相对优越,五岁时被父亲送到私塾

揭秘:孔子为何会周游列国十四年

孔子周游列国是其一生的重大事件。他自述“三十而立”,即三十岁时立定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了对天下一些重大事情的看法,积极投入政治活动。由三十到七十三岁去世的四十多年中,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占去三分之一

胡宗南本不想离开大陆 被拉上飞机

1950年3月,胡宗南黯然来到台湾,暂且安身在花莲。这时,当年曾统帅40万大军的他,身边只剩下了6名随从。失败的阴影,前途的渺茫,都让胡宗南的心情极为低落。到花莲后,他时或出去散心,他在王曲军校的学生

妄图帝位车裂而死 秦朝太监与太后生两儿子

秦昭襄王时,在六国之中,赵国与秦国实力相当,赵国两次击败秦国后,秦国被迫将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后改名子楚)送入赵作为人质。异人在赵国生活窘迫,前途渺茫,这时吕不韦开始了他的政治投资!吕不韦先设法贿赂

一个人走运时,一般都有三个特征,你有几个

现如今,我仍然清楚的记得我刚毕业那年,年轻气盛的我,十分渴望有所作为,但是总是感觉背道而驰,前途一片渺茫,生活缺少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后来,我才明白这都是我性格的问题,我总是希望什么事情都做到极致的好

奕劻并非断送清朝基业的“罪臣”

奕劻并非断送清朝基业的“罪臣”  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发表,载泽经常在载沣府邸建议扳倒奕劻,并称不如此,“老庆(指庆亲王奕劻)就把大清就义啦!”而溥

晚清时期四大亡国罪臣,张仲炘第三,翁同龢第一

晚清时期的没落,其实离不开清朝廷的腐败现象,干实事的功臣却被一些庸臣所阻扰,仗着嘴上口花花就让那些拼命在外的功臣百战功成一朝散.下面就来看看晚清时期四大亡国罪臣,没有他们的话,或许历史将会改变:翁同龢

解忧公主,身在罪臣家,万事不由己

公元前110年(汉元封元年),汉武帝派使者张骞,与远在三千多公里外的乌孙联络,商量结盟事宜。此时,昔日劲敌匈奴,经汉朝长达23年的攻打,匈奴实力受到重创,远遁天山、阿尔泰一带。汉武帝想斩草除根,执意继

诸葛亮是蜀国的功臣,其实也可以说他是蜀国的罪臣

说到蜀国的最大功臣,大概没有人不会想到诸葛亮。但如果说他是蜀国的罪臣,大概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说功臣的理由当然大家都能找出,比如他为刘备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思想,可以说他是蜀国的总设计师。而且他既做

历史题周朝的皇帝姓什么

周文王,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华夏族(汉族)人,西周奠基者。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之位,又称西伯昌。共在位50年。商纣时为西伯(“伯爵”),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