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列国初创记(十三):罪臣之子前途渺茫

Posted 国君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周朝列国初创记(十三):罪臣之子前途渺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朝列国初创记(十三):罪臣之子前途渺茫

今天笔者要跟大家说到的这个国家,其实大家早就已经熟知他的国名了,这就是在武王灭商后便分封了的,后来又参与了「 ”三监之乱”的蔡国。什么?蔡国?这个国家因为叛乱都被周公剿灭了,国君蔡叔度也被流放,怎么现在才讲蔡国的建国录呢?笔者莫非是在讲灭国录吧?各位别急、别着急,在下就是在讲建国录,至于为何此时才讲到蔡国,请听我慢慢道来。 蔡国首封国君蔡叔度 这个蔡国确实早在周武王时就已经获得分封,并且作为姬姓诸侯也是「 ”三监”之一,其地位本来不低。但是,随着蔡叔度自己对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大,让他跟着三哥管叔搞出个「 ”三监之乱”,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笔者之前之所以不写蔡国,就是因为当时立国时蔡国没什么精彩的故事好叙,并且那个蔡国建国既短又属叛臣,实在是不值一提。而今天咱们重提蔡国,是因为他们灭国后发生了转机,让这个国家重新获得分封。 本来蔡国参与叛乱以后,被周公受王命率领的东征军剿灭,幸好蔡叔不是首恶,没有像管叔、武庚一样被杀。但大错已经酿成,这罪责还是要承受的,于是蔡国领土被收回,蔡叔度也被周公流放到了郭邻囚禁看管起来。并且,据《春秋左传·定公》记载,流放蔡叔的队伍是「 ”以车七乘,徒七十人”,此乃大夫之礼,可见蔡叔已经失去爵位,被降为士大夫之品级进行关押,何其的凄凉。 《春秋左传》中蔡叔被流放的描述 幸好蔡叔度受到了处罚,但没有祸及自己的儿子,并且这位公子还幸运地被周公所发现,看到了他优秀的一面。据《史记》、《尚书》、《左传》等史书记载,蔡叔的儿子名叫姬胡,他不仅没有父亲身上那股对权力的贪欲,还能遵从祖德,一心向善,俨然一位风度翩翩的王家公子模样。这让周公看在眼里,喜在心间,想要对这位侄儿用心培养。 蔡国再封国君蔡仲胡 于是,当罪臣蔡叔度在流放之地病故后,周公把姬胡接了回来,并在成王面前进行保举。周公向成王叙述了姬胡的品行,希望成王对其宽大处理,先让他到鲁国去「 ”实习”一段时间,看看表现如何。成王应允了周公的请求,安排姬胡到鲁国做了伯禽的卿士。一方面锻炼一下姬胡的能力,一方面也能由伯禽帮助成王和周公来观察他的行为,判断姬胡是否可以委以重任。 姬胡领命后立刻前往鲁国,帮助伯禽共同治理封地。很快,在姬胡的辅佐下,鲁国大治,伯禽遂把他的政绩上报给成王与周公。二人听了伯禽的回报很是高兴,周公便借机再次奏请天子,请成王施恩再度敕封蔡国,让姬胡担任这个新封蔡国的国君,延续并奉祭蔡叔度之祀。 蔡国故城遗址 成王自然同意周公的建议,召姬胡来丰镐受封。成王复封姬胡为蔡侯,都城还定在原蔡国的国都(在今河南上蔡),重新建立蔡国。在敕封大典时,周公代表成王对姬胡又是好一番叮嘱,告诉姬胡是因为他端正了品行,遵循了祖德而没有像他父亲一样才重新获得敕封。希望姬胡可以用自己尽忠、克勤的做法来洗刷他先父的耻辱,并成为后人的榜样。除了这些以外,训诰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叮咛,例如如何能受到百姓的爱戴、如何治国要有始有终考虑后果、如何能亲近贤能和睦四邻等等,全都收录在《尚书·蔡仲之命》篇中,喜欢的朋友可以去品鉴原文,笔者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就这样,姬胡接受封赏后赶赴蔡地就任,并且他没有在封国的宫殿中享受生活,反而脱下华服来到乡野,率领随从与百姓一起重建蔡国。他一方面亲自去进行实地考察,一方面安排人开垦荒地、播种新田。一年后,辛劳有了成效,荒地长出了绿油油的禾苗,那年秋天也获得了大丰收。人民感念上天赐给他们这样一位贤能的国君,真心实意跟着姬胡重建国家,蔡国终于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如今的上蔡,蔡明园广场 姬胡虽然是重新敕封的蔡国第一任国君,但按照他父亲的顺位来讲,他应该是位居第二,因此历史上又称他为蔡仲,或蔡仲胡。在他之后,蔡国虽算不上强大,但能斡旋于齐、楚、吴等大国之间求得生存,也算是比较长久了。只不过,这些蔡仲胡之后发生的事情都是后话了,咱们今天就不展开了,待到日后再讲蔡国时,咱们接着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笔者「 ”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 ”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蔡国复封、三监叛、蔡叔度、流放、姬胡改行、封鲁国卿士、鲁大治、复封蔡侯、蔡仲之命、重新建国。 关键词云图简史

相关参考

用现代地图记周朝诸侯国,简单明了

武王伐商,约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朝。史传周初裂土封侯,其中兄弟之国15个,同姓之国40余个,共同拱卫王室。《荀子》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实际上分封的诸侯数量更多,这一分封

历史人物 明代戏曲作家周朝俊简介

明朝人物中文名:周朝俊别名:字夷玉,一作仪玉,或说别字公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宁波鄞县(今属浙江)职业:戏曲作家主要成就:创作《红梅记》代表作品:《李丹记》、《红梅记》、周朝俊《香玉人》、《画

历史人物 耶稣的故事

耶稣的故事  公元前一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的人民在罗马帝国的黑暗统治下,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多次举行暴动、起义,但都被残酷地镇压了。他们觉得悲观、失望、苦闷,前途渺茫。这时他们希望有个救世主能够来到人间

历史人物 耶稣的故事

耶稣的故事  公元前一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的人民在罗马帝国的黑暗统治下,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多次举行暴动、起义,但都被残酷地镇压了。他们觉得悲观、失望、苦闷,前途渺茫。这时他们希望有个救世主能够来到人间

前途不可限量

明朝永乐年间,杭州府钱塘县出现了一个神童,他自幼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二十三岁考中进士,后来成为扶大厦于将倾的朝廷重臣,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于谦。于谦的祖父曾在朝廷为官,家境相对优越,五岁时被父亲送到私塾

英国历史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交锋记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交锋记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情怀,严正驳斥了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rdquo

揭秘:孔子为何会周游列国十四年

孔子周游列国是其一生的重大事件。他自述“三十而立”,即三十岁时立定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了对天下一些重大事情的看法,积极投入政治活动。由三十到七十三岁去世的四十多年中,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占去三分之一

胡宗南本不想离开大陆 被拉上飞机

1950年3月,胡宗南黯然来到台湾,暂且安身在花莲。这时,当年曾统帅40万大军的他,身边只剩下了6名随从。失败的阴影,前途的渺茫,都让胡宗南的心情极为低落。到花莲后,他时或出去散心,他在王曲军校的学生

历史人物 苏秦帮助张仪当成了秦国的宰相

  年轻时的,曾和一起跟随鬼谷子学习术业。毕业后,很快在赵国谋到了的职位,可呢,却不见起色。正当感到前途渺茫之际,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找你同学苏秦去呀,他现在做了大官,可以帮你啊!」于是,张仪到了赵

历史人物 邾宣公简介,定公之子,在位16年

邾炯次恢时,是邾国政治经济繁荣、列国外交较为融洽和谐的时期。宣公主政后,就着手修复与列国之间的关系。首先,继续结交与晋国的友好,支持以晋国为首的同盟,并在同盟中扮演骨干角色;另外,积极谋求邻国之间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