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为何守而不攻

Posted 遗址

篇首语:守株待兔只能得一餐饱,主动出击方能丰衣足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为何守而不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为何守而不攻

根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与司马懿一共有过三次交手,但司马懿尽管手握重兵,却总体守而不攻。 对于这一三国谜案,历来有不少猜测,比如司马懿养寇自重,司马懿惧怕诸葛亮,汉中地形过于险峻不利进攻,曹魏后方不稳,东吴联合进攻让曹魏捉襟见肘等等,但到底是什么原因,缺少一个客观的说法。 那么,面对诸葛亮北伐,司马懿为何守而不攻?四川发现一座诸葛亮「 ”指挥部”遗址,或许从用兵层面上揭开了这一谜团。 1977年,在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四川省博物院王家祐发现了一座蜀国军营遗址,为我们研究诸葛亮用兵思想,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山顶上)十余座人工筑成的大土堆(高6—10公尺,径约10公尺)......是人工夯筑而成。它们既不是坟墓,也没有埋葬物。而是军事上用的瞭望台和烽火台。这些望哨台的中心的适当位置曾建筑有汉式殿堂。因知,这里是官署或军屯遗址。 最终通过考古和史料记载,王家祐确认:这个「 ”蜀汉军屯遗址”,就是诸葛亮南征时的指挥中心。 所谓诸葛亮南征,就是诸葛亮平南中战争,发生于225年,蜀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叛变,南中豪强孟获参与其中。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关于这场战争,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七擒孟获。 诸葛亮南征的军屯遗址,毫无疑问是在南方,这与司马懿风马牛不相及呀! 根据考古发现,关于这一座诸葛亮军营,至少有四个地方令敌人头疼不已。 一,遗址位置精心挑选,位于东汉时从安上通向越雟郡的咽喉要地,而且位于海拔约在2100~2200米左右的山上,易守难攻。 二,这是一座永久性、要塞化军营,建造的非常坚固。由此可见诸葛亮长远眼光,一旦南方再有叛乱,那么这座军营就能发挥作用,可以随时威胁乱党。 三,在蜀汉军屯遗址的附近,考古专家发现了两条青石古道,道路状况非常利于转运物资、兵力调动、军情传递等,相当于当时的快速化通道。 四,从视野开阔的坡顶向下,竟然阶梯分布着三层、多达十余处的望哨台,而且互相都处于弓弩的射程之内。可见,想要悄无声息的渗透进去,几乎逃不过瞭望塔;即便渗透进去,也很难逃过交叉弓弩构成的火力。总之,从军营安全来看,诸葛亮几乎做到了当时的极致。 后人评价诸葛亮是「 ”诸葛一生唯谨慎”,蜀汉军屯遗址将诸葛亮的「 ”谨慎”表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内外布置堪称变态。或许这种安排之下,蜀军机动性会略有不足,但却几乎不会犯错,粮道、军营安全方面无懈可击,不给敌人丝毫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南方叛军往往整体战斗力比较低,而诸葛亮却还是如此谨慎,那么可想而知在面对一代牛人司马懿时,诸葛亮又该如此谨慎了。 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时,往往坚守不出,哪怕诸葛亮侮辱性的送他女人衣服,也仅是一笑了之。当诸葛亮退兵时,司马懿往往也不主动进攻,而是「 ”猥琐的尾随”,以至部将嘲讽他「 ”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可能受不了部将嘲讽,亦或司马懿觉得总得试一试,司马懿于是就吃了诸葛亮的大亏。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先是在部将要求下主动应战,结果大败被俘3000人;后是诸葛亮正式回军之后,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结果却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导致大将张郃被杀。 总之,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时的教训就是,守而不攻是上策,一旦进攻就可能倒霉。 面对用兵谨慎到变态的诸葛亮,相信司马懿内心一定很崩溃,进而感慨诸葛亮是「 ”真乃天下奇才也”。当然,诸葛亮过于谨慎,也让司马懿看到了诸葛亮的缺点,即司马懿评价的「 ”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权变)”。

相关参考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遭遇大雨,为何不让人用弓弩射杀司马懿

“火烧上方谷之战”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经典的一次战例,讲述的是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时,凭借诱敌之计,成功将司马懿大军引入上方谷,并引燃谷内大火。但就在司马懿父子即将被烧死在谷内,北伐大业的最大阻碍即将

为何姜维十一次北伐依旧大败? 司马懿去世后

三国诸葛孔明在恩公去世后,为恢复汉室,耗尽毕生血泪,五次出师北伐,小胜司马懿,终因身体不佳,病世五丈原!而姜维乃诸葛亮真传弟子,跟了诸葛亮将近十年光阴,那又为何在大将司马懿去世之后,北伐了十一次,仍无

为何姜维十一次北伐依旧大败? 司马懿去世后

三国诸葛孔明在恩公去世后,为恢复汉室,耗尽毕生血泪,五次出师北伐,小胜司马懿,终因身体不佳,病世五丈原!而姜维乃诸葛亮真传弟子,跟了诸葛亮将近十年光阴,那又为何在大将司马懿去世之后,北伐了十一次,仍无

司马懿为何设计除掉张郃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时期,将星云集,张郃在这个时期也算是出彩。可最终却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被司马懿设计除掉了,这是为何呢?原因很只有2个字。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

历史人物 诸葛亮死后,为何司马懿终生都不伐蜀呢?

说起三国中最经典的谋士对决,恐怕非诸葛亮和司马懿莫属了,这两人的较量可谓是棋逢对手,十分精彩。最终因为各方面原因,诸葛亮还是输给了司马懿,数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而且在最后一次北伐中因病去世,星落于五丈

司马懿警告诸葛亮的一句忠告:北伐没有实际意义

司马懿与诸葛亮在祁山对阵时曰:“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这番话,其实乃肺腑之言,于蜀国大有益者。可惜诸

诸葛亮北伐时为何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究竟是自私还是胆小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发生于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为了振兴汉室,打造一个强大的蜀国而进行了北伐。当时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不过都被曹魏的司马懿给挡住了,最后还死在了北伐的道路上,真的是鞠躬

兵力比诸葛亮多8万,司马懿为何不敢主动出战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始了他最后一次北伐。按照惯例,曹魏方面还是派遣司马懿迎战。但不得不说,司马懿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只能选择固守与蜀军拼消耗。最终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出现

历史军事 诸葛亮和司马懿第一次交手是什么时候?诸葛亮北伐碰到司马懿几次?

其实诸葛亮北伐并不是一开始就碰上了司马懿,而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曹魏才派出司马懿迎战,因为那一年曹真去世只能由司马懿顶上。司马懿和曹真之间也有些过节,但大敌当前国家为重,曹真最后也是把自己的士兵

三国历史 兵力比诸葛亮多8万,司马懿为何不敢主动出战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始了他最后一次北伐。按照惯例,曹魏方面还是派遣司马懿迎战。但不得不说,司马懿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只能选择固守与蜀军拼消耗。最终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