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国不可能迁都远东

Posted 乌拉

篇首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俄国不可能迁都远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俄国不可能迁都远东

迁都,对于俄罗斯来说绝不是什么新鲜事,尽管在历史上俄国的首都始终徘徊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之间,但至少证明了这批远离欧洲中心的东斯拉夫人没有僵化到打死不挪窝的地步。时至今日,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日渐狭小,远东又亟待开发,不少有识之士甚至干脆建议俄联邦将首都迁至亚洲部分。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拉近与行政中心的距离来争取对远东的政策倾斜,更重要的是同时靠近中日两国,便于吸引外资加快开发。然而稍微了解一下俄罗斯的历史就不难发现,这种说法更多的是好事者的一厢情愿,俄罗斯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绝无可能迁都亚洲,更不可能靠近中国。 地理中心VS人口中心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领土面积占据全球陆地七分之一,其中的75%分布在乌拉尔山以东,因此仅从地理角度来看,莫斯科当然不是俄国的中心。不过自东斯拉夫人形成国家以来,俄国的人口一直集中在东欧平原,即便哥萨克骑兵翻越乌拉尔山将整个西伯利亚收入囊中之后,这种「 ”西重东轻”的格局也没有得到改变。时至今日,俄罗斯全部人口不过1.44亿,而仅仅莫斯科一个城市就集中了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从以下的全俄人口分布图上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种差异: 很显然,在面对地理中心与人口中心的抉择时,但凡有理智的人都会选择后者,毕竟再广大的面积也需要有人生存繁衍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在西伯利亚归属俄罗斯的数百年时间里,历任沙皇和总书记们出于各种原因始终没有对其进行过全面开发。冰天雪地的林海雪原无法像东欧平原一样承载足以维持国家运转的巨量人口,而且即便情况如此不容乐观,远东的人口依然源源不断地流向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些西部城市。从可预见的未来来看,人口流失以及与之相伴的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将是制约远东发展的头号难题,这也决定了俄罗斯根本不具备将首都迁至亚洲部分的硬件基础。 传统积淀VS短期规划 远东部分的资源开发也好,吸引外资也罢,从本质上说都属于俄罗斯的短期规划,这与东欧区域千百年来形成的核心文化积淀不可同日而语。从国民心理上说,上到知识精英,下至贩夫走卒,没有一个俄国人会认为自己是个亚洲人。尽管不被正统的欧洲国家接受,但俄罗斯融入欧洲的决心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战略转向早在彼得大帝时期就已定型。为了打开通往西方文明的窗户,彼得义无反顾地把首都迁至圣彼得堡,而这是一座比莫斯科更加偏西的城市。 从文化基因上说,俄国人喜欢把他们从拜占庭帝国继承来的双头鹰徽章解释为「 ”一头望着欧洲,一头望着亚洲”,但在实际当中「 ”面向西方的头”显然比另外一只粗大的多。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宿敌土耳其颇为相像,奥斯曼帝国解体之后的土耳其疆域内只有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极少的领土停留在欧洲,但土耳其同样视自己为欧洲国家多过亚洲国家。因此当俄国人在祖居之地的东欧平原与尚未开发的西伯利亚之间抉择时,迁都远东显得极不成熟和欠缺考虑。 战略核心VS边缘角落 正如前文所讲,俄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欧洲国家,不过这个欧洲国家却与它的西方邻居有着太多不同。欧洲有句谚语:「 ”剖开一个俄罗斯人,就能看到一个鞑靼人”,俄国对四邻的蚕食早已令周遭国家对其深恶痛绝。因此,在西面俄罗斯面对着芬兰、波兰、土耳其等一众传统敌国,再往西则是英、法、德这些欧洲霸权;而在东面俄国需要注意的却只有中、日、朝等少数国家。很显然,轻重缓急一目了然,亚洲部分尽管地域广大,但在战略棋局上终究是边缘角落,这也导致其对欧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亚洲。反过来说,如果俄罗斯真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的话,对中国等亚洲国家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 乌拉尔山以西集中着全俄一半以上的重工业区和中心城市,如今在俄罗斯战略空间日益萎缩的前提下,坚守东欧实际上有着更为深远的现实意义。从历史上看,俄国有过两次大举东迁的经历,分别是面对拿破仑与希特勒的兵锋而不得不做出的战略后撤,可一旦恢复元气立马卷土重来。可以设想,如果有朝一日俄罗斯真的迁都亚洲,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其欧洲部分全部沦丧,不得不向东另觅一处陪都,其情形多半会像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一样。但这样的话,俄罗斯便不再是一个欧洲国家,俄国也将不再称得上是「 ”俄国”,可惜在现代条件下对一个核武强国来说,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的远东共和国为什么没有独立?远东共和国的性质是什么?

远东共和国的建立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劳动人民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时过不久,帝国主义勾结沙俄白卫军,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掀起了一场国内战争。在国内战争岁月里,俄国远东大地上

成为俄国的苦力

远东地区风光>作者:方亮俄国沙皇们大肆开疆拓土之时,或许从未想过远离自己东欧老家的东端边界未来将如何开发治理。直到一头扎进东亚诸国混沌的地缘争夺之后,这种开拓才告一段落,而中国人的大片领土已然被莫斯科

有什么好看的架空小说推荐

[穿越历史]《1908远东狂人》by丹丘(军事政治斗争、总统、1V1、微YY、轻松爽文)【9.2M】[穿越历史]《重生寡头1991》by懵懂的猪(商战、奋斗、斗争、种马、掌控俄国远东)【6.1M】[穿

世界条约 第三次日俄协定及第四次日俄密约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916.7.3圣彼得堡协定俄罗斯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政府,为协力维持远东之永久和平,协定以下之条款:第一条俄国将不加入对抗日本国之任何措置或政治联合。日本国将不加入对抗俄国之任何措置或政治联合。第二条

支持两个地方回归中国 普京曾振奋人心作表态

俄罗斯总理普京曾对媒体表示:“中国领导人不可能忘记远东地区。邓小平对时任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明确表示:三四百万平方公里地领土属于中国,远东地区领土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国人迟早要回属于我们的领土。子孙

甲午战争前的朝鲜类似清朝 锁国内斗严重

搜狐读书频道《书见风云》第88期:“隐藏的王国”引来群狼大院君锁国攘夷顽固坚强同属远东的朝鲜国,像楔子一样夹在中国、俄国、日本国之间,是列强踏入远东的最后一块神秘封地,因此有“隐藏的王国”之称。朝鲜独

为什么朝鲜即使被日本吞并,恨俄国人也胜过恨日本人

文/赵景达日本吞并朝鲜是成为列强的重要一步,这件事情大家很熟悉,但具体的细节可能就不那么清楚了。甲午战争后,朝鲜失去中国的保护,遂引俄国抗衡日本,随之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日本在亚洲一家独大,其命运也就此

为什么朝鲜即使被日本吞并,恨俄国人也胜过恨日本人

文/赵景达日本吞并朝鲜是成为列强的重要一步,这件事情大家很熟悉,但具体的细节可能就不那么清楚了。甲午战争后,朝鲜失去中国的保护,遂引俄国抗衡日本,随之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日本在亚洲一家独大,其命运也就此

中国历史 大连

1860年(清咸丰一十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夺得海参崴,并将其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统治东方”),且把它作为俄国太平洋舰队锚泊的军港、沙俄在远东的重要侵略基地。但海参崴1年中

世界历史 “门户开放”

“门户开放”19世纪末,尤其是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远东的政治格局急剧变化,列强在中国的均势被打破,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俄国独占了中国东北;日本取得台湾和澎湖之后,又把福建置于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