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为什么反对杀袁世凯?他为什么叫“香帅”?张之洞轶事集

Posted

篇首语: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之洞为什么反对杀袁世凯?他为什么叫“香帅”?张之洞轶事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之洞为什么反对杀袁世凯?他为什么叫“香帅”?张之洞轶事集


  张之洞是晚清汉族重臣,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三人并称“中兴四大名臣”。而袁世凯此人,想来大家也并不陌生。袁世凯是后起之秀,曾在李鸿章的淮军下任职,李鸿章去世之后,袁世凯继承了李鸿章的衣钵,成为北洋水师统帅。

  袁世凯曾在辛亥革命中,起着重要作用,似乎已经成为了一名进步人士。但是后来,他改弦易辙,祭祖称帝,希望复辟封建帝制,为后世人所唾弃。

  张之洞和袁世凯,两人分属两个流派,一个是清流,一个是浊流,好似并没有什么联系。更何况张之洞曾经与袁世凯老领导李鸿章是政敌,两人政见不同,常在朝政上互相攻讦,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很多时候,还需要慈禧太后出面下诏调和。惊动了上位者,可见李鸿章和张之洞两人之间的矛盾有多大。那么身为李鸿章下属的袁世凯,是如何与张之洞有了联系,并且还让张之洞为其求情,使得宣统帝和隆裕太后放其一命的呢?

  说到两人,不得不提一下两人的流派。张之洞是清流的代表人士,袁世凯是浊流的后起之秀。所谓清流,指的是一群翰林和御史,标榜气节,喜参劾贪劣官员,对外多主战,缺点是不谙形势,放言高论,不切实际。浊流则是一些颇具才干、喜学洋务的官员,对外常主和,弊端是往往不免贪诈,其中李鸿章、袁世凯是学洋务最著实绩,是清流常常攻击的目标。

  张之洞和袁世凯属于不同流派,自然不可能真的有什么深入的交情。两人的交集,最主要的是在李鸿章去世之后。袁世凯继承李鸿章衣钵,一样重视实绩,与张之洞并没有太多的共同之处。但为官之道,首重利益。即使是不同阵营的人,在同样的利益面前,也是可以暂时结盟的。

  当年光绪皇帝想要维新变法,增强自己手中的权利。但是此事被袁世凯向慈禧太后揭露,最终导致了光绪皇帝的悲惨结局。在慈禧太后死后,隆裕太后和宣统帝想要问罪与袁世凯,为光绪皇帝报仇。此事却被张之洞阻止,张之洞据理力争,最终让袁世凯挽回一命。张之洞为什么要救袁世凯,很简单,正如他说的那样“主幼时危,未可遽戮重臣,动摇社稷。”当时的袁世凯,手握重兵,并且李鸿章一手创建的淮军只听其一人所言,若真要杀了他,必定会引起淮军暴乱,到时候清王朝都不用等辛亥革命,直接玩完。张之洞正是洞悉了其中要害,才会抛开流派之别,为袁世凯求情。

  说到“香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古龙先生笔下的那位足智多谋,风流倜傥,多情善良的楚留香。却没有人知道,实际上张之洞也有一个“香帅”之名。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张之洞好似没有什么地方能与这个名号联系起来。那么他又是如何得来“香帅”之名的呢?

  张之洞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所以叫张香帅。《张文襄公传家遗墨》的“香涛”一号,实际上为张之洞早年所用,因此人又称张之洞为香涛、香帅、香涛师、张香帅、张香涛尚书。所以张之洞“香帅”之名,实际上司他的号与官位的结合。

  在后世人眼中,张之洞是晚清重臣,一定是一个极为威严的官员形象。可能不苟言笑,可能严苛异常,但很少有人知道,张之洞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猫咪控。张之洞爱猫,与现在许多“猫奴”也差不了。张之万在写信给张之京时说:“香涛(张之洞)饮食起居,无往不谬。性又喜畜猫,卧室中常有数十头,每亲自饲之食。猫有时遗矢于书上,辄自取手帕拭净,不以为秽。且向左右侍者说:‘猫本无知,不可责怪,若人如此,则不可恕。’”想想一代高官,兢兢业业的当着“铲屎官”,实在跌破人眼球。
 

相关参考

香帅张之洞从如何从翰林文臣蜕变成封疆重臣

...机又是怎么回事?而伊犁危机又和当时无人知晓的小官吏张之洞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历史上出现了好几位伊犁事件的功臣,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莫过于张之洞,而张之洞本人也是因为这场危机而被人们熟知,继而大放异彩。在...

历史人物 张香帅张之洞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评价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公元1837年—公元1909年),世人呼之为“张香帅”。他是晚清时期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直隶南皮人士。历史成就贡献>改革教育>甲午战争后,张之洞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近

香帅张之洞从如何从翰林文臣蜕变成封疆重臣

晚清年间,俄国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1871年占领了新疆,然后又让伊犁陷入了危机,中国与之多方面交涉之后,新疆归还了,那么伊犁呢?伊犁危机又是怎么回事?而伊犁危机又和当时无人知晓的小官吏张之洞之间有什么

泰顺3000年|被晚清名臣 ”香帅”张之洞所器重的泰顺人

刘秉彝(1843-1910),字肃伦,号蕖川,谱名崇燮,泰顺罗阳赤砂人。他官至湖北试用道台,清代时常将唐代的「”观察使”一职做为对道员的尊称,因此人们称他为刘观察;他年劭德高,为官鲠直清亮,因此人们又

晚清重臣张之洞轶事

张之洞长得不帅,个子很矮,初任湖广总督时,很多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地的一名画家甚至拿他开涮,画了一幅“三矮奇闻”的水彩画,画上的三个矮子分别是张之洞和他的两位同事。如此诋毁朝廷重臣,败坏总督的名声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张之洞是清末重要的政治家,清流派中坚,洋务运动后殿,也是晚清推行新政的重要角色。本文为大家揭秘张之洞简介以及张之洞轶事。张之洞简介,图为张之洞生活照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

实至名归的“夜猫子” 晚清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提到中国晚清历史,必谈张之洞,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因为这事,还时常遭到别人的弹劾!张之洞(18...

历史人物 清末名臣张之洞“屠财”而不“图财”

  清末官场流传一则评价:袁世凯屠民,岑春煊屠官,张之洞屠财。我在《张之洞传》(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书里看到此说,好象是民间传闻,没有更准确的出处。那意思是说,袁世凯滥杀平民,岑春煊猛劾tan官,而张之

历史人物 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简介

清朝人物中文名:张之洞外文名:ZhidongZhang别名:香涛、香岩、香帅、壶公、无竞居士、抱冰国籍:中国(清朝)民族:汉族出生地:贵州兴义府出生日期:道光十七年(1837年)9月2日逝世日期:宣统

晚清重臣张之洞谈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野心勃勃不可重用

张之洞与李鸿章保持着长期的敌对关系,积不相能,互不买账,天下人皆知。张之洞与袁世凯的交道如何?他们若即若离,非敌非友,该利用时彼此利用,该帮衬时互相帮衬,在官场,明里较劲和暗中拆台,两人也未能免俗。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