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分封诸侯王有后患,还要这么做,浅析刘邦分封诸侯的深层原因

Posted 诸侯

篇首语:虽然狠努力,练习着忘记,我的心却还没答应可以放弃了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知分封诸侯王有后患,还要这么做,浅析刘邦分封诸侯的深层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知分封诸侯王有后患,还要这么做,浅析刘邦分封诸侯的深层原因

大秦帝国建立后,没有及时改弦更张,而是持续严刑峻法,虽然现在有些考古简牍出土,显示秦法并不残酷,但依然改变不了它的繁琐,普通人被一张严密的刑法大网罩住,稍不注意便要犯法。 加上大秦帝国急于求成,接二连三地大搞超级工程,弄得天下人疲民苦,引发动荡不安,以至天下大乱。 汉高祖刘邦经过七年的艰苦创业,公元前202年,成功创立大汉王朝。 起初,他分封了七个异姓王,没过几年,就以谋反的罪名,陆续将六个诸侯王消灭,再封九个同姓诸侯王。 第一次分封异姓诸侯,是因为形势所迫:楚汉战争期间,刘邦若要得到广泛支持,就要承诺分封诸侯,而韩信、彭越、英布这些人个个手握重兵,王朝建立后,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兑付前言,立这些悍将为王。 这次分封的道理,很容易被人理解。 那第二次分封同姓诸侯又是为什么呢?在此我们不妨再浅析一下原因。 从浅层看,分封同姓诸侯,是为了维护刘家的统治,建立藩屏,共同维护王朝利益。 从深层看,分封同姓诸侯,却还是有其难以明说的原因。 (汉高祖刘邦) 分封诸侯的深层原因 经济贫弱,无法全面实施郡县制 西汉建立时,天下刚从战乱中走出来,经济凋蔽,满目疮痍,人口不及大秦之初的60%,土地荒芜,百业不振。土地大量闲置,没有人开垦耕种,王朝处在根基十分脆弱的境地。 农业社会,土地撂荒,人口稀少,就意味着税收减少,税收减少,与民生相关的救灾、基础设施建设等就无从谈起。 郡县制之下,各地方是没有多少自主权的,财政方面也需要中央政府支持。 而汉初,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代牛车) 此时的汉朝,经济十分困难,流民还未安定,土地还未获垦,饥荒多次发生。就连皇帝都找不到四匹同色的马拉车,王侯将相只能乘坐牛车。 「”上于是约法省禁,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于天子之经费”。 皇帝将山川湖泊园林的租税,全都免除,令其所有者,自己想办法去维持运转,中央政府不给收税,也不拨经费。 如此一来,全盘郡县制,有些不合时宜,而分封制,就有其优势,诸侯王会想尽一切办法,繁荣经济,本国经济发展起来,不用向朝廷交税,财富全部归到诸侯王所有,这样既节省了中央政府的开支,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军力不足,无法保障地方安全 西汉初年,皇帝掌握的军队远比诸侯王少得多。刘邦在征伐匈奴时,为什么会被围在白登山,一方面是汉军多为步兵,行动缓慢外,更重要一点是,这些军队都要从各个诸侯国中抽调征发。最远的要从淮南方向,往山西方向征调。关山迢迢,贻误军机。 刘邦将异姓诸侯消灭后,这种地方诸侯军队,数量多于中央军的情况,依然如故。朝廷所依赖的,只有驻扎在长安附近的南北军,合不过五万人。 汉景帝年间, 发生了著名的「 ”七国之乱”,七国联军气势汹汹,叛乱伊始,势如破竹,是因为汉朝实行郡县制的地方,军力薄弱,后来七国诸侯所以会败,关键是七国叛军的中坚力量,也就是吴楚军队,因吴王刘濞指挥失误,使得吴楚军队全部停顿在梁国。 梁国依靠强大的军力,与坚固的军事设施,将吴楚军队牢牢拖住,才使得太尉周亚夫,得以率朝廷军队截断吴楚大军的粮道,进而平定七国叛乱。 为什么西汉朝廷不进行扩军?还是因为经济问题,军多则耗钱粮,经济不振,钱粮则不足。 (吴楚联军攻梁国) 官吏不足,无法有效管理地方 大秦从崛起,直至灭亡,信奉的是法家思想,治国依靠法术霸道,加之曾实行毁灭文化的「 ”焚书”政策,百家之书大多损毁。刘邦是从秦末乱世起家,深深明白一个道理:霸道可以暂时压制人民,却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结合汉初百废待兴的形势,刘邦采取「 ”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而这种治国之策,却并非大秦的遗老官吏们所擅长,并且秦末天下大乱之时,各地反抗秦朝的第一步,基本上就是斩杀当地官吏,誓与秦朝决裂,经过长期的战乱,遗留下来能治理地方的合格官吏,并不多。 地方官吏是王朝统治四方的基石,这类人群数量的缺乏,势必影响国家安定。在这种官吏数量不达标的现实面前,在全国范围内「 ”一刀切”实行郡县制,显得先天不足,而分封诸侯王,让他们去自由管理地方,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 (汉代诸侯王生活) 结语 任何一种统治政策的实行,都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深层次的原因,往往是掺杂着诸多无奈。以刘邦的睿智,政治家的深谋远虑,他肯定知道,分封诸侯的危害。前有异姓王的谋反,后来的同姓王也不会消停。刘邦本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是位善于采纳谏言,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皇帝。 娄(刘)敬这些熟悉历史的人,肯定会给刘邦讲述周王室分封诸侯,引发数百年战乱的故事,况且,刘邦本人就生于战国末期,青少年时期遇到秦并天下的争斗,中年时期遇到秦末六国死恢复燃,天下再乱的现实,他对分封制肯定不会有太大好感。 实行分封制,不过是刘邦不得已而为之。

相关参考

刘邦消灭项羽后,为何还要继续搞分封制,直接中央集权不是更好

作者:扬正在秦朝灭亡后,项羽继续了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前后封了18个诸侯。这些诸侯中很多都是项羽的亲信,项羽幻想着他们能够成为自己的屏障,帮助自己制衡刘邦。结果事与愿违,在楚汉之争中,项羽分封的这些诸侯

巨鹿之战后项羽分封的18路诸侯

...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巨鹿之战结束后,项羽分封了18路诸侯,他们都是谁?巨鹿之战后项羽分封的18路诸侯1、汉王刘邦,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

巨鹿之战后项羽分封的18路诸侯

...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巨鹿之战结束后,项羽分封了18路诸侯,他们都是谁?巨鹿之战后项羽分封的18路诸侯1、汉王刘邦,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表,当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后来为什么又反了

当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后来为什么又反了项羽?话说秦末,项羽、刘邦两军先后入关,消灭了暴秦。项羽进入咸阳后,假借楚怀王之名,先是自称为“西楚霸王”,然后开始大封特封,共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其中包括枭雄刘

巨鹿之战后楚霸王项羽分封18路诸侯都有谁

...进入关中。项羽假借楚后怀王之名,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现列举如下:1、汉王刘邦,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

巨鹿之战后楚霸王项羽分封18路诸侯都有谁

...进入关中。项羽假借楚后怀王之名,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现列举如下:1、汉王刘邦,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

巨鹿之战后楚霸王项羽分封18路诸侯都有谁

...进入关中。项羽假借楚后怀王之名,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现列举如下:1、汉王刘邦,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

巨鹿之战后楚霸王项羽分封18路诸侯都有谁

...进入关中。项羽假借楚后怀王之名,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现列举如下:1、汉王刘邦,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

项羽的分封不公平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分封之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简单点就是站位问题,楚汉相争时,各诸侯无力也无心去和项羽争夺天下,只有刘邦要做这个出头鸟,那究竟是站队刘邦,还是站队项羽,各

项羽分封的那么多诸侯 为什么都不帮他

秦汉之际,楚汉之争是最受人关注的一段时期,项羽和刘邦之间的争斗,总是人们热衷于讨论的话题。而在这之前,项羽也算是一家独大,他甚至可以做到分封诸侯。如此说来,当时天下诸侯也都是项羽分封的,按理说对项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