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与俄国之战,康熙知火器厉害,为何还坚持海禁与骑射为根本不变

Posted 康熙

篇首语: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与俄国之战,康熙知火器厉害,为何还坚持海禁与骑射为根本不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与俄国之战,康熙知火器厉害,为何还坚持海禁与骑射为根本不变

导语: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专权,完全掌控朝局,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他应对的非常出色,开创出康乾盛世,有学者尊之为「 ”千古一帝”。 1、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 2、在军事上他坚持不妥协,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相继平定三番、消灭台湾明郑政权;联络蒙古各部,三征噶尔丹,控制整个蒙古部落;抵御沙俄的侵略,意图以条约的形式确保清朝政府在北方的领土完整。 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看似十分完美,但恰恰是这一次对俄国的战争,让他内心品尝到了难以言表的苦涩。 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以东黑龙江北岸(今俄罗斯阿尔巴金诺)。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顺治末年至康熙初年,沙俄利用清廷忙于国家统一和平定三藩之乱,侵占了中国领土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和雅克萨等地,并在那里构筑寨堡,设置工事。还以此为据点,不断对黑龙江中下游地区进行骚扰和掠夺。 康熙帝通过身边欧洲传教士的了解,当时对沙皇俄国还是相当忌惮,多次遣使进行外交交涉、警告,均未奏效。这使得康熙帝认识到,只有使用武力,才能驱逐沙俄侵略军。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 先后动用了上万的兵力(第一次战兵3000,第二次战兵2000,加上达斡尔、赫哲等居民、辅兵5000人左右的协助)历时4年,消灭俄军千余人(据俄史记载:粮弹消耗殆尽,因饿、病和负伤得不到救治而死占90%以上)。清军精锐经过一开始的猛攻损失巨大后,改为围城,俄军最后弹尽粮绝,才不得不投降。伏尔泰评价这场战争:「 ”俄国人付出的代价只是让出一个修建在边界线以外的小堡垒。”却得到了大片已经占领的土地。 康熙皇帝从参战将领处,了解到俄国火器的犀利,并从身边欧洲传教士处知晓了当时的俄国还只是欧洲的二流强国,比之还要强大的还有英、法、德等国家,不由得感叹:「 ”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国家承平日久,务需安不忘危”这句话。 康熙对西方殖民主义者始终是存有戒心的。既然已经知晓欧洲强国船坚炮利,技术已遥遥领先中国,为何还坚持闭关锁国和骑射为不可改变的国策呢? 骑射乃满洲之根本 清朝是马上得的天下,为了巩固和壮大满洲统治政权,使满族旗人官兵成为清王朝的军事支柱,所以对八旗子弟的骑射之术极为重视,康熙也经常强调说「 ”骑射乃满洲之根本”此是国策,要延续下去不可更改! 注:骑射并不指骑在马上射箭,而是指骑马和射箭两项技能。清军在崛起和入关一统中国的时候,其军队主力八旗为骑马重步兵,以骑马机动,到达战场后下马步战,先以弓箭射击,再进行肉搏冲锋的打法,所以八旗兵必须练就长时间的骑马能力和高超的射箭技艺。 闭关锁国 自清朝立国以来,就一直施行闭关政策: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 ”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告平,清廷方开海禁。但是,仅仅过了三十多年,全面开海的政策就开始收缩,面对日益严重的「 ”海寇”活动和西方势力在东亚海域的潜在威胁,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康熙与大臣商议禁海问题。次年,规定拟定,正式实行禁海,这就是南洋禁海令。 康熙时期,清朝政府虽然开放了对外贸易,但对外国商船的活动极为注意,对逗留外国的中国人也防范极严。为何要这样做呢? 《清史稿》记载:自开海禁之后,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回来者不过十之五六,不少人留居南洋。这引起了康熙帝的重视「 ”眹临御多年,每以汉人为难治,以其不能一心之故”,因而担心「 ”数千人聚集海上,不可不加意防范”。 结语:与俄国一战,康熙帝知道精锐八旗在拥有现代火器的俄国军队面前已不占丝毫优势、可以说在双方对等的条件下冷兵器的勇士在热兵器的军队面前不堪一击! 之所以坚持闭关锁国、骑射根本的国策主要还是防范汉民族的手段,中国科技的落后,并不会影响到大清现在的统治,只要汉民没学会洋人的本事,那满族的骑射在中国还是无敌的存在,康熙帝是有前瞻性的,他已经意识到西方强大的对手就要来临,但为了防汉却又不得不选择消极闭关。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圣祖实录》、《清朝通志》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相关参考

揭秘中俄雅克萨之战中国为何遇弱不强

清朝康熙年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进行了两次围歼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当时的俄国并不是什么强国,当时还面临众多外敌的侵略,为什么强大的中国没有继续打击俄国而只是签订条约。早在1

揭秘中俄雅克萨之战中国为何遇弱不强

清朝康熙年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进行了两次围歼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当时的俄国并不是什么强国,当时还面临众多外敌的侵略,为什么强大的中国没有继续打击俄国而只是签订条约。早在1

历史人物 冯清简介 冯清与北魏孝文帝 冯清为何出家

  国籍:北魏  出生地:长乐信都  职业: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一任皇后  去世地:瑶光寺  夫君:北魏孝文帝元宏  父亲:冯熙www.lishixinzhi.com  姊妹:冯氏、孝文幽皇后  冯清—

历史人物 冯清简介 冯清与北魏孝文帝 冯清为何出家

  国籍:北魏  出生地:长乐信都  职业: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一任皇后  去世地:瑶光寺  夫君:北魏孝文帝元宏  父亲:冯熙www.cha138.com  姊妹:冯氏、孝文幽皇后  冯清——北魏孝文

杨秀清与石达开:他们谁是将才,谁是帅才

杨秀清石达开谁的军事才干更高?为何杨秀清死后石达开就不行了?这个问题,咱们分三个方面来回答。一、杨秀清和石达开两个人的军事成就。杨秀清的军事成就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前往营救的时候,杨秀

杨秀清与石达开:他们谁是将才,谁是帅才

杨秀清石达开谁的军事才干更高?为何杨秀清死后石达开就不行了?这个问题,咱们分三个方面来回答。一、杨秀清和石达开两个人的军事成就。杨秀清的军事成就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前往营救的时候,杨秀

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噶尔丹 乌兰布通之战

康熙帝刚与沙皇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安定了中国北部与东北部的边疆后,又遇到西部蒙古族部落的首领噶尔丹反叛的挑战。明末清初,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分:漠南蒙古,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一带,早就归顺

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噶尔丹 乌兰布通之战

康熙帝刚与沙皇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安定了中国北部与东北部的边疆后,又遇到西部蒙古族部落的首领噶尔丹反叛的挑战。明末清初,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分:漠南蒙古,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一带,早就归顺

历史秘闻 康熙为何对这个儿子如此喜爱,敢与他比骑射却不生气

爱新觉罗·胤祉,清朝宗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三子,胤祉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的皇子里面,表现都是极突出的,备受康熙喜爱。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胤祉陪同康熙帝出塞围猎时,曾经和一向

历史人物 赵士桢发明了哪些火器?赵士桢有多厉害

赵士桢发明了哪些火器?赵士桢有多厉害?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士桢是明朝中期著名军事家、火器发明家,他曾研制出迅雷铳、掣电铳还有火箭溜等火器。迅雷铳经过他的改良,从原来的五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