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赵士桢发明了哪些火器?赵士桢有多厉害

Posted 火器

篇首语:任何人的知识不可能超过他自己的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赵士桢发明了哪些火器?赵士桢有多厉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赵士桢发明了哪些火器?赵士桢有多厉害

赵士桢发明了哪些火器?赵士桢有多厉害?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士桢是明朝中期著名军事家、火器发明家,他曾研制出迅雷铳、掣电铳还有火箭溜等火器。迅雷铳经过他的改良,从原来的五连发,一下子升级为十八连发,在当时已经算十分先进的火器了。赵士桢的发明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就连西方学者都给赵士桢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不过赵士桢虽然贡献颇大,但一路上也得罪了不少人,导致一生未能得知,最后抑郁而终。> >明朝的火器,出镜率最高的就是三眼火铳。它在关宁铁骑手中,屡挫后金,表现不俗。早期的三眼火铳的铳管只有32厘米,万历年间,有位大神改良了三眼火铳,铳管加长到41.6厘米,这意味着三眼火铳拥有更高的初速和射程,不仅如此,当时出现的火绳枪也与这位大神有密切的关系。>这位火器大神,他是谁?此人就是--赵士桢。>他到底有多厉害?他对明朝火器的改良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图1 赵士桢(约1553年-1611年),字常吉,号后湖>一、赵士桢对哪些武器进行了改进?>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明神宗收到一封名为《用兵八害》的奏书,建议制造鲁密国进贡的番鸟铳。奏书是由从七品中书舍人赵士桢提出的。他是浙江乐清人,明朝火器专家,在火器研发方面成绩显著。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其给予高度评价。>次年,赵士桢向鲁密国使者朵思麻请教番鸟铳的构造和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了“鲁密铳”。此枪长1.44米,重约7斤。火药用量14.88克,弹重11.16克,射程150米,设有照门、准星等瞄准装置,更重要的是鲁密铳是火绳枪,相比三眼火铳之类的火门枪,射速快,精度高。> >图2 鲁密铳>鲁密铳的铳管外有个活动的机械臂,一头固定在铳身,一头牵引火绳。铳匣内有个1寸有余的弹性钢片,增加弹性。扣动扳机,机械臂转动,火绳落入药室。射击完毕,机械臂自动复位。鲁密铳还配有钢刀,能与敌人展开近距离肉搏,这与现代步枪的结构大致类似了。>同时期的日本,也有名为“铁炮”的火绳枪。制枪技术源自葡萄牙,枪长1.85米,重约10斤,发射7.44克重的铅弹,射程100米。从数据上看,赵士桢研发的鲁密铳除了枪长不足,其他性能全面压制日本铁炮,因此,《武备志》评价:“鸟铣,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图3 迅雷铳,最大的迅雷铳可以达到18管,使用火绳或者燧石击发,加上外罩后状如琵琶,发射完毕后可以作为冷兵器使用。>在推进鲁密铳的当年,赵士桢又研发了迅雷铳。这是一种多管火绳枪,由五根铳管均匀分布成圆形,铳管装有直径51.2厘米的护盾,銎部前配发火装备,后装木柄,木柄尾部装有金属枪头。每根铳管长64厘米,总重十余斤, 准星照门俱全,依靠火绳或燧石发火。>发射时,配属的小斧倒插地上,用来架枪。铳管和机匣对齐,按动扳机,依次发射。发射结束,若敌人迫近,可以去掉护盾,倒提铳身,用枪头刺杀对方。由于射程远、精度高,是压制骑兵突击的神兵利器。赵士桢随后改进了迅雷铳,能够连续发射18弹。著名的捷克造轻机枪,弹匣容量也不过20发。>迅雷铳尽管设计超前,不过实用性不高。迅雷铳操作复杂,无法在短时间内投入战斗,铳管装填时间长,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迅雷铳本身的配件过多,在实际作战中,士兵往往遭遇选择困难症,正因如此,文献资料中未见迅雷铳投入实战的记载。> >图4 鸟铳,又称鸟嘴铳,是明清时期对火绳枪的称呼>二、燧发枪在性能上为什么优于火绳枪和火门枪?>有了一定的成就,赵士桢并未停止研发的脚步。他吸收了鲁密铳和佛郎机的优点,改进发射机匣,推出了掣电铳。与鲁密铳相比,掣电铳枪长1.92米,重5斤,枪身结构与鲁密铳类似。不同的是,掣电铳吸收了佛郎机子铳装填弹药的优点,采用了后装弹药的方式。每把掣电铳配备子铳六个,以火绳作为发火装置,通过快速更换子铳,达到快速射击的目的。>火门枪发射时,枪手需要一手持枪,另一手持烧红的铁条,受到天气因素影响大,制约了火门枪的使用。火绳枪的火绳浸透了硝酸钾或其他盐类溶液,晾干后能缓慢燃烧,燃速大约每小时80毫米-120 毫米,熟练的射手每分钟能射击2至3枪,不过火绳枪射击前要事先准备火绳,无法迅速投入战斗,黑夜中引燃的火绳暴露了射手的位置,在雨天同样无法使用火绳枪。燧发枪避免了上述问题,具有射速更快、使用方便的特点。赵士桢研发的火器,符合火枪发展的规律。> >图5 燧发枪>三、明朝的火器普遍存在的软肋是什么?>赵士桢编制的《神器谱》记载:“鲁密为最大,西洋次之,小西洋又次之,倭铳实属下品。”“又有谓先年南方鸟铳,其机与倭铳一般,毕竟不如倭铳之火易发。”他将鲁密铳、鸟铳、西洋铳、日本铁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鲁密性能最优,西洋铳排第二,日本铁炮排三,鸟铳垫底。>然而,明军中大量装备的恰恰是鸟铳。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起至天启元年(1621年)三年发往辽东的军械清单中,鸟铳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他均为性能更差的火门枪。赵士桢在《神器谱》中,吐槽鸟铳:“发时机头磕在池中,火绳将门堵住,药又不精,士卒未经服习,忙迫之顷,所以不发。”制作工艺差、火药性能不佳、士兵缺乏训练是鸟铳差评的主要原因。> >图6 火门枪是最早的金属管形火枪,我国早期的小型火铳等都属火门枪>赵士桢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军用正版鸟铳性能不如民间盗版鸟铳,后者出口到东南亚,受到当地人的欢迎。赵士桢感叹:“我中国不肯精工耳,非不能精工也。”这番话道出了明朝军械厂缺乏监管,粗制滥做的事实,也是官僚制度腐败坠落的证明。>不仅是工艺上的短板,明军的火药也存在着先天不足。火药性能与配方和加工有关。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明朝与葡萄牙在双屿海战中获胜,李槐从战俘口中获得了火药的最佳配方。按配方制成的火药,“因得其传而造作比西番尤精绝云”。>同时期的西方国家,采用机械加工火药,研末的粉末更细腻,纯度更高,随后,将粉状火药通过压制、烘干、抛光等流程,得到颗粒状火药。实验表明,后者比前者性能提升三倍。这是明朝手工制作火药远不能及的。> >图7 神机营为保证长时间持续射击,通常使用“三段击”战术>四、赵士桢的研发成果却得不到重视>明军士兵射术不佳,可以通过加强训练的方式补救。明朝对士兵训练分为团队协作和个人射术两种。“临阵点放得齐,后边装替得快,装不误打,打不误装,更番熟习,如雨不绝,斯为得法。”通过装填、射击训练,提高明军整体的射击水平,同时,“三眼等铳练习之法,切不可朝天上放打,须要横打笆子,使手脚惯熟其法,用一木板浮在河里,上插长窄一笆,弹子中着则笆动,此一法也。”增加士兵个人日常打靶训练,提升自身的射击技术。> >图8 清代鸟枪兵 (火绳枪)>赵士桢发现明朝的软肋,在清朝依旧没有得到补救。满清入关后,对于火器保持着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意识到火器威力强大,改良了红衣大炮,射程和破坏力均有很大提升,另一方面慑于汉族人口众多,加强火器管制,稳定满清统治,与此同时,实行闭关锁国,失去了东西方交流的机会,导致火器性能落后于西方国家,赵士桢的研发成果因此没能开花结果,大展身手。

相关参考

悲催的皦生光与赵士桢,万历党争中最无辜的牺牲品

明朝万历年间,发生过两起离奇的案件,统称为「”妖书案”。此案不只奇在历时过长,还奇在过程中人人自危,结案时不了了之,强行拖出一个人来做替罪羊。从皇帝到具体办案官员,所有人都知道此人是冤枉的,但大家都疲

历史人物 赵士程写过诗吗_赵士程可怜_赵士程诗句_赵士程个人简介

本名:赵士程字号:德甫(又作德父)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出生时间:无记载去世时间:无记载主要作品:乌山石志家世:宋太宗五世孙父亲:仪王赵仲湜兄弟:新安郡王

历史人物 南宋宗室赵士程简介,赵士程和陆游前妻唐琬有孩子吗

人物生平赵士程,生卒年不详,与陆游、梁克家等同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宗室。唐婉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乾道七年,赵士程

麻子脸举人的故事

明朝时,堂邑县城西北十里,有个赵家花园。庄主赵员外的前几个儿子,都在外做了官,一个个仪表堂堂,可唯独小儿赵士扬,自幼跛脚,又因生天花落了个麻子脸,相貌甚是丑陋。因此赵员外常常为其前程叹息不已。可是赵士

光绪之死成大清千古疑案

1908年七月的一个傍晚,天色渐暗,一位名叫赵士敬的士人与朋友吃完饭后在一起谈天说地,突然窗外有大光亮,同时还伴有隆隆霍霍的响声,似雷非雷,似鸟飞鸟。赵士敬等人急忙出屋观看,只见一颗大流星从西北掠过,

光绪之死成为大清千古疑案

1908年七月的一个傍晚,天色渐暗,一位名叫赵士敬的士人与朋友吃完饭后在一起谈天说地,突然窗外有大光亮,同时还伴有隆隆霍霍的响声,似雷非雷,似鸟飞鸟。赵士敬等人急忙出屋观看,只见一颗大流星从西北掠过,

光绪皇帝真的是因病而死的吗

1908年七月的一个傍晚,天色渐暗,一位名叫赵士敬的士人与朋友吃完饭后在一起谈天说地,突然窗外有大光亮,同时还伴有隆隆霍霍的响声,似雷非雷,似鸟飞鸟。赵士敬等人急忙出屋观看,只见一颗大流星从西北掠过,

光绪之死成为大清千古疑案 不幸的帝王

1908年七月的一个傍晚,天色渐暗,一位名叫赵士敬的士人与朋友吃完饭后在一起谈天说地,突然窗外有大光亮,同时还伴有隆隆霍霍的响声,似雷非雷,似鸟飞鸟。赵士敬等人急忙出屋观看,只见一颗大流星从西北掠过,

阳城历史人物

1.山西阳城的名人有哪些清朝顺治丙戌年,阳城十个举子,分别是张尔素、田六善、杨荣序、王润身、王兰章、王克生、卫贞、段上彩、赵士俊、乔映伍.阳城十人,九人金榜题名,皆中进士,可谓“九凤朝阳”,唯独卫贞一

揭秘光绪皇帝遗体为何只是被草草料理放进梓宫?

1908年七月的一个傍晚,天色渐暗,一位名叫赵士敬的士人与朋友吃完饭后在一起谈天说地,突然窗外有大光亮,同时还伴有隆隆霍霍的响声,似雷非雷,似鸟飞鸟。赵士敬等人急忙出屋观看,只见一颗大流星从西北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