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才能成为大师——四幅画读懂李唐

Posted 创意

篇首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这样才能成为大师——四幅画读懂李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样才能成为大师——四幅画读懂李唐

大师李唐(约1049-1130),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两宋间宫廷画家。北宋徽宗时被召入画院,南宋高宗时声名甚著,授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并赐金带。李唐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是两宋之际山水画风巨变的代表性人物,其影响近及马远、夏圭和刘松年等本朝名手,远至明代戴进等浙派大家以及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 本文借由四件作品帮助读者了解李唐是怎么成为大师的。 第一幅:《万壑松风图》 图1. 李唐《万壑松风图》,上海博物馆现藏。 作于北宋末年(1124年),李唐时年七十五岁。画的是五代至北宋最为流行的全景山水。 参考资料:全景山水名作。 图2.关仝(五代)《秋山晚翠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3.范宽(北宋)《溪山行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万壑松风图》以刚健的线条和小斧劈皴画出质感极强的景物,造景繁密幽深,意境崇高、静穆,确为佳作。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习称此图为《万壑松风图》,但这样命名与其崇高、静穆的意境不符,对欣赏者起了误导作用。画界自古至今都有夸张命名的习惯,欣赏者不可望文生义以致误读。 《万壑松风图》虽为佳作,但它体现的是李唐南渡前的风格与成就,只是风尚之下的精品而已,并不能代表李唐的独特风格和最大成就。学界一直认此图为李唐代表作,只有限定在南渡之前,这么说才是对的。 李唐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于南渡之后的变法创新,他最大的艺术成就亦因变法创新而取得。 第二幅:《清溪渔隐图》 图4. 李唐《清溪渔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系李唐变法创新之作。此图画清幽小景,水墨写意,笔墨酣畅,创用了大斧劈皴。 《清溪渔隐图》代表着两宋之际山水画审美风尚的转折——全景山水转为小景山水。从《万壑松风图》的全景到《清溪渔隐图》的小景,变化之大是不是令人震惊? 李唐变法成功,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新格局,他的创意深刻影响了以小景山水擅名的后辈如马远、夏圭等,可以说,没有李唐就没有马、夏。 作《清溪渔隐图》时,李唐年近八旬矣,为当时南宋画坛领袖。 参考资料:小景山水佳作。 图5. 马远(南宋)《观瀑图》,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6. 夏圭(南宋)《溪口垂钓图》,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你是否觉察图5、图6与《清溪渔隐图》有相当直接的关系? 李唐,衰年变法,独造新境,展现勇于创新的大师风范和独步一时的写意画风,引领了当时风尚且影响极其深远。必须说《清溪渔隐图》才是李唐真正的代表作,它不是李唐绘画生涯某一阶段的代表作,而是他一生的代表作。 一位八旬老人,名望已高、地位已固的八旬老人,仍然变法创新,魄力之大,令人动容。 第三幅:《采薇图》 图7. 李唐《采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是南渡之后的作品。画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的故事。图中的伯夷神情忧愤、目光坚定,鲜明地表现了守节不屈的烈士性格。奇崛的树木,刚健的铁线描,都具有与人物刚毅性格相应和的表现力。 南宋偏安一隅,投降派如群蝇蔽天,李唐此作借古喻今,歌颂民族气节,赞扬爱国精神,对投降派无疑是一记响亮耳光。一个画家,以艺术作品参与时政,史上稀有,这种爱国主义的画作,史上罕见。 李唐七十多岁时遭遇靖康之变,被金人掳往塞北,他不肯为敌人服务,遂冒死逃出敌营,一路要饭,奔走千里归依南宋朝廷,其民族气节、爱国精神感人至深。有此气节与精神,故有《采薇图》。 《采薇图》亦为李唐代表作,据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当推为中国画史第一流的人物画作。 李唐表现爱国情怀的作品还有《晋文公复国图》(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和《文姬归汉图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四幅:《乳牛图》 图8. 李唐《乳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都说李唐善画牛,其实人们并不了解究竟。 李唐之前,画牛名作有唐人韩滉的《五牛图》和戴嵩的《斗牛图》,都着意画牛,着意表现牛的性格。 参考资料:李唐之前的画牛名作。 图9. 韩滉(唐)《五牛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10. 戴嵩(唐)《斗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画牛别开生面,观图8《乳牛图》: 首先是画乡村生活场景,他的牛鲜活地活动于其中,而不像唐画无场景描绘;更重要的是,除了表现牛的性格,李唐着意表现人牛之间的亲密关系,这又是唐画所无的。牧童紧紧趴在老牛背上,他的姿势与眼神分明表示惧怕小牛插足于他和老牛之间破坏了他和老牛的亲密关系,于是,小牛就委屈地仰头对着牧童叫:「 ”那是我的麻麻!不是你的麻麻!”而老牛喜滋滋的样子则表示被需要的感觉好极了。 这真是令人忍俊不住的一幅画。李唐幽默得很。 可知,《乳牛图》从题材到主题都与唐画大大不同,是非常精彩的创意。 李唐另一幅《牧牛图》(图11)也是表现人牛关系,但不如这幅《乳牛图》有趣。 图11.李唐《牧牛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之后,画牛者学会场景化了,但却极少表现人牛关系,再也见不到像《乳牛图》这么有趣的佳作了。 参考资料:李唐之后的画牛实例。 图12.毛益(南宋)《牧牛图》,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图13.李迪(南宋)《风雨牧归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两幅,人牛之间都是没有交流的,特别是图12,简直就是李唐《乳牛图》的退化版。南宋人画牛大抵是学李唐,但只学了容易做到的场景化,却落下了需要创意才能表现的人牛关系呵。 现代画家中有李可染擅画牛,也不着意表现人牛关系,偶有如图14者。 图14.李可染(现代)《牵牛图》,藏处未详。 这幅很有趣了。 但,明人著《东图玄览》记:「 ”李唐《牧牛图》绢画一幅,树下有水,牛欲右行,而牧童欲牵左转,两下努力相持,使观者亦自费力。”原来,李可染画的「 ”两下努力相持”是从李唐那里借来的创意啊(这个创意被李可染画过好多次)。 后人的创意匮乏是不是衬托出李唐的优秀? 李唐的确极富创意思维。 宋徽宗曾以「 ”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考画院诸师,众人一律重点画酒家,都画得太实,无趣,然有一人与众不同,他从虚处着手,画小溪桥畔的竹林深处斜挑出一幅酒帘,切合了「 ”竹锁”之意,余味无穷,因而被徽宗定为第一。这位靠巧创意夺第一的,呵呵,就是李唐哈。 当然,李唐的大创意还是《清溪渔隐图》所代表的小景山水。 到此,李唐的四幅画读完了,你是不是对这位大师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了?大师李唐这四幅画会不会让你有所开悟呢? 李唐是这样成为大师的 一、小心时尚双刃剑 时尚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1.初起。有个性卓异者出,引起少数人追随。 2.大兴。追随者越来越多乃至蔚然成风。 3.衰竭。蔚然成风导致千人一面,因而逐渐不受欢迎、不再风行。 这三个阶段,画家的个性表现递减,成为大师的可能性也就递减,可见时尚是把双刃剑,必须小心。 李唐南渡之前,全景山水的时尚经过大兴而进入衰竭阶段,尽管他画得很好,但时势已不容其成为大师,因为时尚销蚀了个性。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法创新,那就只有李唐,而没有大师李唐了。 幸好,在作《万壑松风图》数年之后,李唐变法了(靖康之变的动荡岁月肯定延迟了他的变法),他的创新不可能突如其来,必然有对于时尚十分小心的酝酿期。 二、审时度势开创新时尚 《清溪渔隐图》这类作品独造新境,引领时尚,使李唐跃入了大师行列。 开创新时尚,至难,但不可不追求,其理如同成为大师,极难,但不可放弃理想。 不过,开创新时尚需要天时。在时尚发展的第二阶段,如若竭力开创,常常劳而无功,毕竟大兴的时尚难以对抗;而在时尚衰竭的第三阶段,开创者较易成功,因为占了天时。李唐恰恰就是在全景山水的时尚处于衰竭期时振笔挥墨变法创新的,可见其审时度势的大智慧。 图15.佚名(南宋)《奇峰万木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或认为李唐作品,供参考。 三、就重大题材敢于发声 李唐所处的时代,抗金还是投降是全社会关注的最大焦点,因而颂扬民族气节、爱国精神,鞭挞投降派的文学艺术题材就是最重大的题材。在绘画界,敢于以此重大题材发声的能有几人?就存世作品看,唯李唐一人而已!有《采薇图》,故有大师。 「 ”大师”一词不可乱用,一个艺术家,若无高尚情怀,若非心系苍生,无论画得多好,顶多可称大家,不可称大师。 四、全面创意创新 李唐的创意创新,涉及主题(如《采薇图》)、题材(如《乳牛图》)、造景(如《清溪渔隐图》)、表现方法(如「 ”竹锁桥边卖酒家”的画法)和笔墨技法(大斧劈皴),是全面的,故成大师。 史上许多画家的创意创新仅仅涉及一个方面,与李唐相比,逊色许多。明清以来,太多人片面追求笔墨意趣,堵塞了创意创新的多种路径,实在是将中国绘画引入歧途、逼上绝路的陋习。 行文至此,李唐是怎么成为大师的,已有结论如上。我为说之,学者识之。 (本文著作权归头条号《中国画说》,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相关参考

这幅画是谁的

丢勒的。一、生平简介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Durer,1471-1528),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少年时曾追随父亲习艺,他对绘画表现出特殊的才能,13岁时就能逼真的画自己的肖像,

若能彻底读懂其中一本,不是天才就是鬼才

不管是未来还是现在,书籍都是人类最好的伙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黄鲁直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而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数不胜数的书中有这样五本奇书,如果能彻底读懂其中一本,那么不是天

带你读懂中国:100条历史常识和典故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

抛妻弃子出家15年,画价不降反涨几百倍,如今一幅画卖1012万

抛妻弃子,本该是人们所唾弃的行为,但在当代画坛中,却有一位因此名利双收的画家,他抛弃妻子与儿子长达15年,归来之后画作价值不降反增,反而成为了中国画僧传人,如今更是功成名就,一幅画高达上千万。史国良人

在古代女子怎么才能成为“诰命夫人”

相信大家在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当皇帝下旨给大臣封赏时,同时也会将大臣的母亲或妻子封为“诰命夫人”。得到这一封号的女子,简直比中了500万还要高兴。那“诰命夫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女子又是在

一篇文章读懂秦朝历史

  大事记>  ⊙郡县制: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后增加到40多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  焚书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秦始

由火药到火炮,一文读懂古代枪炮的发展历史

引言曾看过这样一个很经典的评论,说道:「”马克沁机枪发明之后,游牧民族开始变得能歌善舞了”,这话虽然有一定的调侃成分,但却并无道理。是的,热武器的发明,相比于冷兵器来说,威力更为巨大,破坏力更强,威慑

生而为人,起名字成为一种奢侈,只有发达之后才能正名

每个人、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特有的名字,这样才能彰显自己的独特之处。没有特有的名字,那么有效的区分每一个人都是件不易之事!当年的元朝就是如此,元朝统治者挺进中原之后,自认蒙古人乃是最尊贵的血统,而汉人(

人到中年,不读懂这两个厅级官员的范进周进,不足以谈人生

周进是《儒林外史》里面提携范进的人,出场要早过范进。书中第二回周进出场时的装扮是这样的,「”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玄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显示

我也是无意之中成为算命大师的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手挥五弦明明可以靠才学吃饭,却偏偏以术数闻名。虽然心存进取有为之志,却只能做退隐无为之叹。徒有神算之名,空羨游仙之逸,这就是东晋郭璞,一个骄傲而自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