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伐军在2年内就能打败80万的北洋军阀
Posted 北伐军
篇首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北伐军在2年内就能打败80万的北洋军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北伐军在2年内就能打败80万的北洋军阀
1912年,宣统皇帝宣布退位,曰:「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份诏书代表着历经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土崩瓦解,中华大地上也迎来了宪政的曙光。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崩离析,中央政府的控制权数次易手。中华再次被各方军阀割据。 为恢复中国统一的局面,第一次「 ”国共合作”诞生了,这就是意义重大的北伐战争。北伐军兵少将寡,北洋军阀佣兵八十万,北伐军似乎是没有胜算。然后战争打响之后,北伐军却能在短短的两年时间,终结北洋政府的统治,打垮80万敌军,其中又有哪些耐人寻味的原因呢? 抛开一些我们已知的因素,如北伐军作战勇猛,北洋军阀各系的内斗等,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苏联的援助。不考虑苏联的目的性,就对北伐的帮助而言,苏联对北伐的帮助是巨大的。据现存文献资料的载录来看,苏联向北伐军援助了大量枪支弹药,各类火炮上百门。还进行数次空中支援等。 不单是物资支援,当时还有大批苏联军事顾问和参谋随北伐军出发,其中比较出名的正是「 ”加仑将军”。在攻打武昌城的战斗中,北洋大将吴佩孚顽强抵抗,进攻部队陷入了困境。「 ”加仑将军”命航空兵超低空投弹,炸毁武昌城墙,为进攻部队打开了进攻的道路。苏联对北伐的帮助还远不止这些。据拉戈达托夫的《革命纪事》,陈四长、潘志新的《民国奇才于右任》记载,苏联顾问在为北伐军培养军事长官和训练新兵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增强了部队的政治工作,提高军事素养。这些影响都是十分深远的。相关参考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挥师北伐。当时国内态势:北伐军有8个军10万之众,同时在绥远有冯玉祥残部约3万人做战略呼应。作为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占据河南、湖北、湖南三省,拥兵20万;东南五省联军总司
说到阿古柏其实有的人也是知道他的,话说他真的是有点厉害啊,手下几乎有百万军队,他被誉为是“中亚屠夫”,在当时也是非常可怕的军阀了,但是在清军几万人马的情况下,阿古柏最后却还是败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
在国际事务上,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先后新兴三大帝国列强即德国、美国、日本,当然也有人认为是:德国、日本、美国。因为1895年,日本打败了我们,但有大部分观点认为:打败我们的清朝,只是日本打败
在国际事务上,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先后新兴三大帝国列强即德国、美国、日本,当然也有人认为是:德国、日本、美国。因为1895年,日本打败了我们,但有大部分观点认为:打败我们的清朝,只是日本打败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奉天靖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政变。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奉天靖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政变。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
战国以前的中国城市人口的最大规模约为1-2万人。至于战国时代的城市人口,此处仅言“万家之邑”,若以每户5口计算,即约有5万人左右。汉朝都城长安的人口已达四五十万;唐朝长安城估计不少于80万人,鼎盛时期
1928年6月,日本关东军在沈阳西北皇姑屯车站附近为谋杀奉系军阀张作霖而炸毁了张的专车。是为“皇姑屯事件”。1926年至1927年间,广州革命政府的北伐军打败直系军阀吴佩孚和“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军事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
现代提到北洋政府,想到的是袁世凯称帝,巴黎和会的屈辱,军阀的混战,好像北洋执政时期简直一无是处。这当真是对北洋的偏见,北洋的外交成就绝不小,近代对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北洋功不可没,本文就来介绍一下北洋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