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让秦国强盛,但为何秦王要车裂他,百姓也对他毫不怜悯

Posted 爵位

篇首语: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鞅变法让秦国强盛,但为何秦王要车裂他,百姓也对他毫不怜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商鞅变法让秦国强盛,但为何秦王要车裂他,百姓也对他毫不怜悯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 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播种后人收,说什么龙争虎斗。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而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六国,商鞅功不可没,正是因为商鞅变法,才让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横扫六国。但是,作为秦国崛起的功臣,商鞅的下场却很凄惨——被人诬陷,最终五马分尸。而被他得罪的贵族们欢欣鼓舞,就连老百姓也对其没有丝毫的怜惜之情,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商鞅这个人。 大约公元前390年,商鞅在卫国降生了,姓公孙,名鞅,可以叫他公孙鞅或者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为商君,所以后世之人多称他为商鞅。 在现代看来,商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官二代了,她的母亲是卫国国君的姬妾,所以他有一个当国君的爹,另外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商鞅和周天子还是亲戚呢。因为是庶出,所以商鞅是士,虽然在战国时期,士阶层结构变得复杂,地位不高,但仍然属于贵族阶层,所以商鞅的出身比一般人还是要高的。 从小,商鞅就喜欢法家学说,对李悝和吴起的变法深有研究,也深受其影响,但当时的卫国只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为了施展抱负,商鞅就去了中原最强盛的魏国,在丞相公叔痤门下做中庶子。 这正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真实写照啊。虽然公叔痤很赏识商鞅,知道商鞅满腹经纶,但最后商鞅却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终是郁郁不得志,天下之大,国家众多,哪里才能实现抱负呢? 公元前361年,这一年秦孝公继位后广发求贤令,商鞅入秦。通过多次的互相试探,终于,秦孝公与商鞅达成了变法的共识。 接下来,我们就介绍一下商鞅变法的内容。而这也正是权贵痛恨商鞅以及老百姓不怜悯商鞅的真正原因。 简单地讲,商鞅变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将全国民众分为20个爵位等级,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田地、仆从数量等。只有有军功才能进行封赏,提升爵位。并且在军队中,爵位不同,吃的饭也不同,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二级爵位只能吃粗米,而三级爵位就可以吃精米,有菜羹等。 而军功,则是按照敌人的头颅来计算的。商鞅规定:秦国士兵只要斩杀敌人甲士(军官)一人,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 ”公士”、田一倾、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敌人甲士2人,就可以免除父母的罪名(如果有的话),如果他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如此一来,就是对战争的激励,在战场上军功越多,也就能得到更多的爵位和封赏。 另外,禁止私斗,一旦发生私斗,双方都要受到惩罚,因为私斗被杀的老氏族不在少数。 2、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 商鞅规定:将老百姓每五家分为一保,十保相连。如果其中有一家做了坏事,其余的必须要告发他,如果不告发,就要连坐。 民众要「 ”告奸”,如果不「 ”告奸”,就要被腰斩。也就是说,如果甲的邻居做了坏事,甲看到了,就必须去告密,如果不告密,甲就要被拉出去腰斩,其他连坐的邻居也要被腰斩。如果敢窝藏犯人,那就跟降敌同罪,不光本人要诛杀,还要抄家灭门。 告发了邻居的,跟战场上杀敌是同样的功劳,也就是说告发一人,就可以升一级爵位。 这个法令实行后,老百姓们必须互相监督,于是,全国都陷入了极度的恐怖当中,每个人都提防着邻居和周边的人,一旦有状况,就赶紧去告密,不然下场就会很惨。我们不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被冤杀的估计也有很多,老百姓根本没法安心过日子,生怕哪天就被告密了或者错过了告密。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 商鞅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的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 ”本业”,以商业为「 ”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法令一出,老百姓就不得不努力耕种,为国家贡献粮草、布匹等。 除了这三条,商鞅还颁布了很多其他的法令,致使秦国经济繁荣、军力强大,曾经丢掉的河西地区也被收复,秦国终于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先进的强国。但是,这些法令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秦国老氏族的利益,并且让老百姓恐慌,全完沦为国家的机器。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推行,完全是因为秦孝公的鼎力支持。然而,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曾经因为商鞅变法怨声载道的老氏族开始反扑。 当年,太子犯错,但不能对他用刑,商鞅便对太子的老师公子虔(秦孝公的哥哥)用刑,割去了他的鼻子,而另一位老师公孙贾则被脸上刻了字。所以,太子是痛恨商鞅的。于是,公子虔等人诬告商鞅想要造反,秦惠文王派人捉拿商鞅,最后,商鞅被车裂而死,下场很是凄惨。 其实,总结起来,商鞅被杀的原因有三点: 1、商鞅在实行变法时,损害了太子还有其他老氏族的利益。 2、商鞅的变法太过残酷,老氏族以及百姓都对他恨之入骨。 3、商鞅本身权势太大,影响到了秦惠文王的位置。 商鞅虽死,但是变法却并未废除,世人皆说商鞅变法是残酷的,但是也不可否认,商鞅变法拯救了秦国,并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以后各朝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参考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为何主持变法的商鞅还被车裂

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早年间,商鞅从卫国来...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为何主持变法的商鞅还被车裂

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商鞅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和公孙鞅,后来因为秦孝公封商地,改名为商鞅。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受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商鞅也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早年间,商鞅从卫国来...

赢驷与秦穆公有何关系?嬴驷为何要车裂商鞅

当初秦孝公为了扭转秦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大胆启用商鞅进行变法,而秦国的国力在秦孝公的努力下,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作为一个改革者、政治家,商鞅对秦国的强大,可谓功不可没;作为一国之君,一个核心权力...

赢驷与秦穆公有何关系?嬴驷为何要车裂商鞅

当初秦孝公为了扭转秦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大胆启用商鞅进行变法,而秦国的国力在秦孝公的努力下,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作为一个改革者、政治家,商鞅对秦国的强大,可谓功不可没;作为一国之君,一个核心权力...

揭秘商鞅为何会被车裂?秦孝公其实早有安排

商鞅被车裂,从根本上来说是功高震主的节奏,皇族们根本就是个出头鸟,从秦孝公开始,秦王都不怎么重视皇族。但从孝公生前行为来看,一方面对商鞅变法与执政的支持,力排众议,表现了对商鞅的信任。但另一方面又始终

商鞅为何选辅佐秦国 秦短命乃商鞅之过

商鞅在秦孝公的赏识和支持下,用不到22年时间在秦国变法施政,让贫弱的秦国飞越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势一国,而后历经几代终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然而新君上任第一件大事却是对其处死并车裂,但是保留所变新法。可见变

揭秘秦惠文王嬴驷为什么要杀商鞅?

公元前339年,即秦惠文王元年,主导秦国改革变法的商鞅因谋反罪被政府军击杀,尸体被车裂。作为一个改革者、政治家,商鞅对秦国的强大,可谓功不可没。商鞅先后于孝公6年(公元前356年)和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主持...

揭秘秦惠文王嬴驷为什么要杀商鞅?

公元前339年,即秦惠文王元年,主导秦国改革变法的商鞅因谋反罪被政府军击杀,尸体被车裂。作为一个改革者、政治家,商鞅对秦国的强大,可谓功不可没。商鞅先后于孝公6年(公元前356年)和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主持...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 其他诸侯国却不效仿

  秦国在战国前期还比较弱小,经济、文化、军制等各方面都很落后,以致被东方诸侯视为戎狄。秦国在战国前期,经常被魏国吊打。最惨的一次,要属前389年吴起以未有军功者五万,兼车五百乘,骑兵三千匹,而大败秦

历史上商鞅和屈原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芈月传首集播出的时候商鞅被车裂,而消息传到了楚国,楚国大夫屈原说道,“商鞅被车裂,秦国变法必将终止”,给人的感觉好像屈原和商鞅是同一代人,但事实并非如此,商鞅在秦孝公时期主持变法,公元前338年秦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