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多练多乖,不练就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王光之/一个有腔调的头条号 常言道: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千年之前,当一扫六合的秦始皇站在咸阳高高的宫阙之上,俯瞰面前低头垂眉的文武百官,左右陈列着意气风发的强壮大军,振臂高呼间,一个时代开始了。 而这一开始就是两千年。 自此开始,皇帝成为了天下共主。 秦始皇 皇帝就是所谓的九五至尊,真命天子。全天下的黎民和土地都是皇帝的私人财产。 到了汉代,儒者日日年年,反反复复地唠叨着:忠君爱国。 可见君与国是一体的,就像法王路易十三所言:朕即国家。 天坛 在古代的君臣关系,乃至君民关系之中,皇帝就是社稷江山的代名词。虽然朝代更替,再强大的王朝在历史的车轮面前都不过一抔黄土罢了。 但是皇帝这二字一直从未远去。 在那个民智未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大多数人民一辈子都遵循父辈的足迹,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拘固在一方方田埂地头之间,独揽大权的皇帝反倒成了国家治理的不二人选。 你不知道的是皇帝看似光鲜,实则非常危险,平均寿命只有39岁,非正常死亡率高达百分47。 可是庞大的国家,真的可以由一个人玩转吗? 古代小农经济 皇权和相权,外戚和宦官——中国古代的活宝 皇帝虽然日理万机,然而明君也罢。最怕遇见类似沉溺声色的昏君,比如汉灵帝之流。抑或无能懦弱的庸君,比如生错帝王家的木匠明朝天启皇帝。 天启帝 为了让国家机器高效运作,贤明的先王思来想去,有了结果。 于是乎一套成体制的官僚体系粉墨登场。在历朝历代不断完善之下,丞相作为”百官之长「 ”就成了制衡皇权的一大因素。 他们要么刚正不阿,处处和皇帝「 ”作对”,比如魏征,气得唐太宗差点让他人头落地。要么阿谀奉承,对皇帝满口应许,比如王安石,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宋神宗。 总而言之,如果皇帝手持玉玺,那么丞相就手持着刻刀,时时可以削去一角。 魏征 轻则让皇帝的政令不出宫门,比如唐代后期,皇帝基本被架空;再如宋代徽宗的政令在宰相那儿常常吃扁。重则让皇帝沦为傀儡,有名无实,比如曹操擅权。 气得老朱废了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 曹操 而至于外戚和宦官呢?外戚顾名思义,外人也。但他们恰恰也是权力中心的依附者,作为皇帝的长辈,他们往往老谋深算,外戚干权弄政向来不是中国古代的鲜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汉的吕氏干权,差点就让刘家江山异姓。 而年幼的皇帝被母亲的兄长架空,长大之后自然不服,那么谁可以倚靠呢?宦官呗!除了外戚,宦官们的毒辣与心机也可以被皇帝用来对付官员。但是历史总是讽刺的,依靠宦官除去了外戚和权贵,往往又会让宦官上位,东汉末年和明朝东西厂的故事不必我多说了。 魏忠贤 至于拥兵自重的军阀抑或各色其他人等,其实都不是左右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力量。 哼!天真,你以为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或一支百战百胜军队就可以征服天下? 再强大的帝国都需要一个根基——百姓。 真正的统治者,是利益集团中的每一个人,不在皇城,在乡野 1644年,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大明朝在崩溃前夕。 崇祯皇帝想要迁都,但是却因为害怕大臣的口舌而作罢,只能坐以待毙。他号召大臣和北京城内的豪绅们募捐以资助抗敌,结果怎么着?只募来20万白银,一国之君,何等寒酸?闯军破城后,你猜又如何?李自成活生生抢来了4千万两。 崇祯皇帝 这是一个什么道理?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统治者。 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奇怪的循环,而且是真理一般的铁。 即一个朝代开始之际,往往会罢免赋税,农民百姓无不欢呼雀跃。而后渐渐腐化,地主和豪绅们取得了权力,开始压迫百姓,兼并土地,引起大规模的民变,一个朝代结束。 而这一个周期往往是200年到300年之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西晋礼乐崩坏,东晋以降之际,朝中3/4的官员皆与琅邪王氏友好。琅琊王氏乃中国第一世家望族,江左夷吾。 东晋皇帝司马睿初到江南,江南氏族无一拥戴,一国之君的晋朝皇帝如此受冷落?谁出的面?王氏!这些世族大户在王导的统筹之下,团结了起来,拥戴晋元帝,东晋才站住了脚跟! 琅琊王氏 再比如隋唐皆为世族大家所扶持之王朝,封建王朝往往由几大家族和皇室联结而治,分享政治资源和共同操纵利益关系。 中国古代,兵源从何而来?广大的乡村!在古代,城市人口仅占极小部分,即使是商贸万里若宋明,城市人口也只占人口百分10-13而已,绝大部分的人口仍然在农村,绝大部分的粮食和赋税也在农村。 古代城市 这才是封建王朝的立国之本。 中国有一句老话:自古王权不下县。 什么意思?说的是中央集权只能有效地管理到城市和指派官员的地区。始皇帝废了分封,置了郡县,看似把国家牢牢地攥在手里,但其实,广大的乡野仍然”乃不知有汉,更不知魏晋「 ”。 中国农村 而中国历史最为厉害的一票人物出场了! 那就是缙绅,豪强,大户,地主,以及乡绅们。 他们不是诸如王氏一般叱诧风云的世家大族,也不是诸如山西乔家一般富可敌国的商帮,但他们却是两千年封建历史中打不死的”小强「 ”,任你风云变幻,我自巍然不动。 乔家大院 《让子弹飞》说的好:拉拢豪绅,巧立名目。 《让子弹飞》 什么是封建君王的统治基础,不是黎民百姓,不是军队,也不是官员,是他们! 其实细细究来,皇帝正如鹅城县长,夺了天下,看似共主,实则依旧和天下地主三七分成。 中国古代的统治本质,在我看来如此: 中国真正的统治者,从来都不在长安,不在北京,也不在那些君临天下的皇帝手上。在哪?在那些穷乡僻壤,在那些乡镇地头,在那些掌握一方的地方豪强和乡绅手里。 长安城 他们掌握着绝对的资源和权力,他们有着土地,有着文化,有着权势,他们可以给皇帝的部队送去一担又一担的粮食,征去一队又一队强壮的士兵。 在那个百姓如同草芥刍狗的年代,看似是他们为皇帝服务,其实是王朝为他们服务,他们才是真正的”皇帝「 ”。 清朝乡绅 为什么中国古代永远都是改朝换代?而走不出地主压迫农民,农民起义,建立新的王朝,再到地主腐化兼并土地的死循环? 因为无论是秦皇汉武这样的天朝上君,还是李自成或者朱元璋这样仰仗民变起事的首领,他们最需要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武将,也不是忠君爱国仁义道德的儒官。 李自成 他们真正地需要的是缙绅和地主,需要这些为了共同利益连结起来的利益集团。 李自成没有拉拢地主,他的闯军杀伐不断,无论地主抑或豪强皆为他的鱼肉,所以他败了。 而满清虽为异族入主中原,虽然削发易服,但有一点他们始终不敢触碰:遍布华夏的地主和他们的土地! 而对于这些作威作福,鱼肉一方的乡绅而言,改朝换代无谓,最重要的是自己仍然是地主。 康熙 到了民国时期依旧如此,大地主依旧作威作福,佃户和贫农依旧青黄不接。 然而什么时候这些地主和豪强真正地死了?什么时候共和国真正地来了? 直到解放军拿着枪走进一个又一个农村顶着那些乡绅走出来,直到一个又一个的文盲变得识了字,直到了大片大片的土地又回到了百姓手里,他们这些人才真真正正地死了!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实,真正的统治者是人民大众,地主一旦失却了封建力量的庇护,就如纸老虎一般随风而倒。人民站了起来,历史都会抖三抖。 蒋委员长或许到现在还没想明白,为什么淮海战役之中,自己的美式飞机快不过群众的小推车? 终于跳出了历史的死循环,土地就是土地,而人民就是根基! 真正的统治者是他们!不起眼的他们——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伟大的中国! 毛主席诗云: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提起历史,人物往往只记住那些谈笑风云,手握权杖的豪杰,只记住那些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帝王殊。不知,人民大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对,人民大众,你我这般的贩夫走卒!

相关参考

杖斃

在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伴君如伴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一句話就能將一個人捧的老高,但是同樣的一句話也能夠讓人跌落谷底。稍有不慎便惹禍上身,連家人都要受到牽連。尤其是在一些暴虐

中国历史最富的人

1.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钱的人是谁啊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当然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的一切,从名义上说,都归属皇帝所有。清朝的乾隆皇帝拥有的财富,据说占到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秦朝灭亡的四个原因

  原因一:好大喜功。这是开国之初皇帝的通病,当了天下第一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得来易如反掌。秦始皇太自负了,焚书坑儒得罪了精英集团,大兴土木动摇了民心基础,双

古代皇帝每月可拿多少工资

古代有句名言,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说,不论天下的土地也好,还是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群也罢,无一不是归皇帝所有。那么,坐拥天下的皇帝还拿不拿工资呢?正确的答案是,皇帝也拿

盘点古代顺利和谐的几次拆迁

一、鲁文公动迁鲁文公想扩建自己的宫室,可是毗邻而居的两家一个是孟文子,一个是C敬子,两人都是鲁国的股肱大臣,怎么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家拆迁那可比重点工程重要的多,谁敢不从?于

当了三个月皇帝 鱼都吃不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是说的掌握实权的鹰派皇帝,而对于那些有位无权的傀儡皇帝,别说朝纲独断、生杀予夺了,人恐怕连想吃什么东西都做不了主。萧昭文(480年494年),字季尚,南兰

中國古代皇帝的薪水由誰來發

很多人都會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還需要領薪水麼?在古代,皇帝也是領薪水的。這一點,千萬不要大驚小怪!以北宋為例,自太宗趙光義以降,幾乎每個皇帝都有1200貫

中國古代皇帝的薪水由誰來發

很多人都會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還需要領薪水麼?在古代,皇帝也是領薪水的。這一點,千萬不要大驚小怪!以北宋為例,自太宗趙光義以降,幾乎每個皇帝都有1200貫

皇权集中的巅峰——封建政治体制中的斗争

一、政权机构的大手术——废除丞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诩「”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而称自己为皇帝,从此中国进入了封建时代。秦之前溯至夏启时期,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

连一道蒸鱼都吃不上的傀儡皇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是说的掌握实权的鹰派皇帝,而对于那些有位无权的傀儡皇帝,别说朝纲独断、生杀予夺了,恐怕连想吃什么东西都做不了主。南齐第四任皇帝萧昭文就是一例。萧昭文(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