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与战神韩信的第一次交手,扭转乾坤的一战——京索之战

Posted 项羽

篇首语: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楚霸王与战神韩信的第一次交手,扭转乾坤的一战——京索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楚霸王与战神韩信的第一次交手,扭转乾坤的一战——京索之战

说京索之战,不得不说彭城之战。 《史记中》记载刘邦纠集56万诸侯联军,趁项羽北上对齐国征讨齐国叛乱时,挟还定三秦之威势,一举占领彭城(今江苏徐州)。 汉高祖刘邦 但是刘邦占领彭城之后,「 ”「 ”沛公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每日只知道享乐,以为五十万大军在手,高枕无忧! 西楚霸王项羽得知自己的首都都被占了,当即大怒。留下大部队继续平定齐国,率3万精兵出奇不意走萧县出现在彭城以西,击溃联军,汉军向西南逃到灵壁附近的雎水边上被楚军一顿砍杀,死伤十万,以致江水断流。 西楚霸王项羽 巨鹿之战的破釜沉舟两万破四十万秦军,彭城之战三万破五十万汉军。一代天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这么骄狂,不可一世! 但是我们今天说的主角不是西楚霸王,而是楚汉相争这个风云际会的大舞台上,唯一可以媲美西楚霸王的一代战神兵仙——韩信! 战神韩信 彭城之战之后,刘邦兵败如山倒,可以说是四面危机。更要命的是各诸侯看到刘邦不堪一击,纷纷叛汉降楚。 西面回家的方向,西魏王魏豹最先背叛刘邦,公然回归项羽的麾下,直接断了刘邦回大本营汉中的归路; 北面,是燕、赵、代三国, 在项羽「 ”三万灭五十六万”骄人战绩下,的强大军事威慑下,都站在项羽一边了,况且项羽本来就是西楚霸王、天下诸侯的总盟主。占据着大义的名分。 东面和南面,都是楚国的地盘,项羽 就在东南。 唯一南面还有一个和汉国接壤的临江国,但是临江国一直都保持中立,但是在西楚霸王的赫赫威名之下,随时可能归顺西楚霸王,从南面合围汉王刘邦。 危机四伏的说法都还是轻的,形势危急到甚至随时都有灭顶之灾! 正在这个危难时刻。一代军神韩信来了! 《淮阴侯列传》 记载,「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萧何月下追韩信 京索之战,汉军大破楚军骑兵,一向是学术界争论最大的,因为没有明确记载到底是谁指挥的,甚至也没记载韩信是否在其中,《史书》中都是刘邦的功绩, 《史记》、《汉书》的京索之战,记载的过于简短,几乎是一句话略过。 今天很多史家主流意见还会说,京索之战主帅是刘邦,韩信只是收集残兵败将与刘邦会合, 而且史书把功劳记给了刘邦和灌婴。 连后来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沿袭了京索之战的说法…… 我们不要忘记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无论是写《史记》司马迁也好,写《汉书》的班固也好。本身都是拿着大汉的俸禄的!涉及到高祖皇帝,敢不美化几句? 尽信书不如无书! 本着辩证的角度的看问题,今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京索之战!这场可以说得上是楚汉相争的转折点的战役! 首先,刘邦的军事才华并不是顶尖的。 韩信曾经直言不讳,刘邦善于将将。最多只能领十万兵。 善于将将是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也就是说刘邦不适合带兵打仗,但是他比较有战略眼光,知道该怎么把人笼络在一起并指明道路让大家走向最终胜利。他的长处更多的体现在政治上。刘邦是个政治天才,这一点毋庸置疑! 汉朝建立后,封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的英布在反叛刘邦时曾经说:我当今最怕的,无非韩信彭越刘邦三人,现在韩信彭越已死,刘邦老了不肯来,我造反赢定了! 以上想表达的只有一个论点,韩信的军事才华肯定是高于刘邦的。 韩信胯下受辱图 熟悉汉史的都知道刘邦在没有韩信帮助之前,一直是下坡路,而遇到韩信之后,则是一路鼎盛,最后逼得项羽在乌江自杀 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父亲和老婆都丢了,一路仓皇西逃,惊魂未定。 留守关中的韩信迅速赶到荥阳前线 跟他会和。 在这样危机四伏,随时都有灭顶之灾的情况下。以刘邦的政治天分,难道不知道这个为难之际,军队的指挥权应该交给谁吗? 所以,合理的推断荥阳收拾残兵之后,军队的指挥权在韩信手上。 《史记·淮阴侯列传》一段话说的非常到位:「 ”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于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 这里所谓的西山, 指的就是 成皋山、广武山。 为何迫西山不能进也? 因为项羽带来的是三万骑兵。骑兵在平原上可以风卷残云,所向披靡,但是一旦到了地形陡峭的山上,冲锋的作用就直接被抹杀了! 纵观韩信生平指挥的十大战役,无论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是十面埋伏,无一不是因势利导,对地形的利用那是极尽能事! 依托山地阻挡霸王的铁骑,有着浓厚的淮阴侯的个人指挥风格! 京索之战地形图 就这样韩信利用荥阳有利的山地地形,组织起防御体系,多次击破楚军于京(今河南荥阳南)、索(今河南荥阳)之间 ,止住了彭城溃败的颓势。 韩信不仅阻止了楚军的追击和进攻,还不时抓住战机,组织起必要而适当的反攻。 他派曹参、灌婴、靳歙等将领分别出击,先后夺回了雍丘(今河南杞县)、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燕县(今河南长垣西北)、衍氏(今河南郑州市北)、武强(今河南郑州市东北)、菑南(今河南民权东)、昆阳(今河南叶县)、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等地,消灭了这些地区的楚军以及叛汉投楚的势力。 韩信把战线由荥阳向东推进,协助刘邦,重点部署了由荥阳至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洛阳的纵深防御。 托这一带的有利地形,组织起多层次的坚固防御体系,准备抵抗项羽新的进攻,阻止其连续突破。 这样,北起荥阳南至南阳,西起洛阳东至外黄,构成一个纵横各数百里的正面战场,项羽西进的兵锋顿挫,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了下来,楚汉斗争形势由汉的极度劣势进入到了相对峙的状态。 韩信在刘邦彭城惨败之余,阻止了楚军乘胜入关,稳定了战局,经营一个强大的正面战场,使刘邦转危为安,为夺取下一阶段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有这些,都是在汉高帝二年(前205)五月至七月之间完成的,充分显示了韩信扭转乾坤的军事指挥才能。 虽然京索之战的规模不大,但是确实是一场关键战役,如果一旦荥阳再度战败,刘邦想逃回大本营汉中都难。楚汉相争估计就此打住了! 就这样,一帮残兵败将在无敌战神韩信的统领下,在荥阳一带整整阻挡了如日中天的西楚霸王项羽三年。 虽然并无史料明确记载,但是种种迹象明确表明,京索之战正是战神兵仙韩信和西楚霸王项羽的第一次交手。 项羽攻,韩信守。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不得不签订「 ”鸿沟之盟”。 又两年,亥下之战之战爆发。这次是韩信攻,项羽守! 结果大家都知道,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一代霸王乌江边无言再见江东父老 ,自刎而亡……….. 韩信不愧是千古第一名将!

相关参考

韩信初出茅庐的楚汉第一战 陈仓之战

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攻占关中的作战。元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为困锁可能与其争夺天下的刘邦,将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

韩信胯下之辱故事 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

韩信领兵打仗的本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也正是因此,让很多人感到奇怪,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虽然项羽本身的能力很强,但是在那时的社会现状下,有一个韩信这样的帮手难道不是更好吗?项羽最后死在韩信的逼迫下让无

韩信胯下之辱故事 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

韩信领兵打仗的本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也正是因此,让很多人感到奇怪,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虽然项羽本身的能力很强,但是在那时的社会现状下,有一个韩信这样的帮手难道不是更好吗?项羽最后死在韩信的逼迫下让无

历史人物 背水一战韩信为何能以一万新兵出奇制胜

背水之战是如何获胜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新知小编告诉你。>汉初有三杰,分别是张良、萧何、韩信,可以说刘邦能够成功建立汉朝,这三人缺一不可,其中韩信为刘邦打天下出了全力,以致西楚霸王的谋士及自己

兵仙韩信与战神项羽的巅峰对决,你更崇拜谁

要说中国历史上级别最高,含金量最足的名将对决,非垓下之战莫属。兵仙对决霸王,一个谋战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勇战派的巅峰,2个都是绝世名将,不过条件不怎么对等了,韩信本部30万及刘邦其它后备30万,对上项

历史秘闻 兵仙韩信与战神项羽的巅峰对决,你更崇拜谁

要说中国历史上级别最高,含金量最足的名将对决,非垓下之战莫属。兵仙对决霸王,一个谋战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勇战派的巅峰,2个都是绝世名将,不过条件不怎么对等了,韩信本部30万及刘邦其它后备30万,对上项

西楚霸王项羽死后,葬在山东还是安徽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二十多岁的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一路过关斩将,将五侯而灭秦,遂成霸业。而后分封诸王,自称「”西楚霸王”。若论武力,西楚霸王项羽是我国历史上不世出的战神级别的军事奇才,鲜有败

垓下之战是哪一战?这场战争有何历史意义?

  垓下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最后一战,也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最后一场战役,可以说是意义重大。谁输谁赢就决定了中国后面几千年的历史,若是刘邦没能联合韩信、彭越,项羽五大将之一的英布没有在南方背叛项羽截断了项羽

历史人物 为何第一次交手便死在韩信手下

龙且是项羽手下名将!为何第一次交手便死在韩信手下?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项羽本身也算得上是一个盖世英雄,他的作战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他手下原本也有不少名将,龙且算得上是他最重要的将领了

此人到底有多牛

中华大地,自古人才辈出,能征善战者数不胜数,运筹帷幄者多如牛毛。汉朝时期的战神韩信,可谓是用兵如神,被后人尊为“兵仙”,西楚霸王项羽所不及。三国的诸葛亮和明朝的刘伯温,都是不世出的奇才,以谋略而青史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