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的兴与衰
Posted 宰相
篇首语: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兴与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玄宗李隆基的兴与衰
唐朝自618年建朝以来,至武则天建立周朝,共经历五任皇帝,历73年。而当武则天归朝于李后,唐朝并没有因此崛起,先是武氏子弟作乱,后又是中宗皇后与公主联手灭主,再到唐玄宗之父唐睿宗即位又禅位与子,八年间,唐朝帝位更迭迅速,风波不止。因为唐睿宗因为儿子能力过强,是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才平息韦后之乱,自觉不如,禅位于他,是为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政治手段高明,将本来混乱的朝廷打理的井井有条,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创造了大唐最辉煌的盛世,但也是他,在在位后期,宠信佞臣,沉迷美色,朝政渐渐荒废,还险些将大唐亡于安史之乱。可以说,兴也是他,衰也是他,一切都是有理有据。 李隆基画像 先斩上官,后杀太平 唐中宗时期,韦后与安乐公主把持朝政,太子被杀,朝廷也因韦氏集团而混乱不堪,以至于在后来唐中宗被其妻子和女儿毒杀,韦后欲效仿武则天,做一个女帝王。但一直在暗中蛰伏的李隆基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联手太平公主及其子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党羽,策反羽林军一起攻入皇宫,然后陆续杀了韦后、安乐公主与上官婉儿等人,这不仅代表着对韦后之乱的终结,也对武则天最后的势力进行了大清洗。 为防止事后风再起,李隆基将韦氏高于马鞭的男性一律诛杀,这场政变有一个名字,叫"唐隆政变",因为李隆基是主导人,也是直接受益人,所以以他命名。在这场风波之后,唐睿宗才后知后觉,并且在拥护之下,重新登上帝位,因为父亲在世,所以李隆基没有直接即位,但在立太子时,唐睿宗长子很识时务的推辞了这个大担子,主动将位子让给了李隆基,这也是他应得的。 与李隆基合作过的太平公主也不是个善茬,她觉得李隆基这个太子因为有能力而过于阻碍自己的参政之路,所以意图另立太子,但唐睿宗只是一开始听取太平公主的意见,后来天平自然而然的渐渐地向自己的儿子倾斜,所以两人矛盾日益深厚。直至711年,太平公主竟公然约谈宰相,直白的提出更换太子之意,宰相毅然决然的拒绝了。但唐睿宗因为两人的剑拔弩张而心生不安,怕好不容易安稳的朝廷又因此大乱,所以不顾太平公主的阻拦,直接禅位给太子李隆基,自己安享晚年去了,不得不说,李旦是一个识大体的聪明人。 太平公主见阻拦禅位不成,竟开始策划起兵,还谋划了毒杀李隆基这一个环节,李隆基当然不会干等着,也纠集兄弟大臣采取行动。713年,李隆基亲率卫兵杀了太平公主一党许多头目,而太平公主一看大事不好,立马逃入寺庙,但还是被赐死,李隆基的皇帝之位彻底坐稳。 李隆基彩绘图 开元时期,大唐盛世 在解决了政敌之后,李隆基开开心心的改元了,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与雄心,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元。因为太平公主的作乱,朝廷混乱不堪,腐败之风盛行,李隆基迫不及待的做出改变,任用贤才,提拔能人,不得不说,李隆基看人的确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很多出名的宰相许多出自唐玄宗时期,如姚崇与张九龄等人。 李隆基在朝政上励精图治,还采取了姚崇的"十事要说",使得官场之风渐得更正,变得清明许多。在蝗灾之时,及时作出对策,将蝗灾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在每一任贤明能干的宰相的辅佐下,朝政一直走在正轨之上,军事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盛世到了最极致的时期。唐朝的官场也到了最清明的时期,纠察官吏与考核制度使得此时期的官员水平达到了最高。 唐玄宗时期唐朝疆域图 盛世之后,玄宗不起 开创了本朝乃至有史以来的盛世,李隆基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他开始整天寻欢作乐,不思勤勉,不再节俭,还罢免了一干忠臣名相,使得李林甫当了宰相。李林甫此人,载入史册的原因绝不是因为他多么贤明,或者多么能干,而是他作为宰相,不思朝政,整天看着皇帝的眼色行事,说着让皇帝开心的话,完全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和为相的自觉。后又过于宠幸后宫武惠妃,并作出了废黜与杀死三个儿子的荒唐事,虽然说伴君如伴虎,帝王心思难测,但一下子因为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三个儿子的皇帝,真是极其少见啊。 可能是上天报应,武惠妃当年就病死了,李隆基因为后宫无顺心意之人便茶饭不思,仅仅因为听说武惠妃之子寿王的妻子很美,就不管身份与昔日对武惠妃的宠爱,直接抢去此女,她便是史上有名的美人杨玉环,她此时还不是贵妃。杨玉环此人美艳绝伦,又善音律,李隆基很喜欢她,仅仅几年,杨玉环就坐上了贵妃之位。李隆基为她做了不少荒唐事,比如千里送荔枝啊,大封其姐妹,重用其兄弟,众大臣也投其所好,极尽阿谀奉承,官场之风不复从前。 杨贵妃雕像 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当了宰相,但他不但没有宰相之才,更不具备宰相之德,使得朝廷大乱,而李隆基还在专于享乐,沉迷在杨贵妃的温柔乡里,不肯有所作为。在朝廷隐隐有大乱之时,李隆基不仅没有察觉,反而举兵进攻外国,使得唐朝内忧外患齐聚,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大唐险亡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一路进攻,竟然直逼国都长安,李隆基狼狈出逃,危境之中还不忘带着杨贵妃一起走,一直逃到了马嵬坡,发生"马嵬坡之乱"的地方。随行的将士不满杨国忠的做派,直接杀死了他,还威胁李隆基赐死杨贵妃,不然不会再保护他,李隆基迫于威胁,派人杀了杨贵妃,然后逃到了成都。李隆基跑的时候,不忘带上宠妃,却不带着太子,此举也令太子和众大臣寒心,太子李亨逃到朔方之后,在灵武登基为帝,是为肃宗。 安史之乱示意图 肃宗即位后,直接调动军队镇压安史之乱并成功,李隆基也从成都回到长安,但他只能做一个不问政事的太上皇。后来一直居住在后宫,也可以说是被软禁,一直到病死,他还念念不忘杨贵妃,若此情此景放在现在,那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但在当时,不仅荒唐,还令后人耻笑。 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个有才能之人,最后沦落这等地步,完全自讨苦吃,他不知道,作为帝王,江山与美人之间就从来没得选。相关参考
唐德宗李适和唐玄宗李隆基是什么关系,唐玄宗李隆基儿子是唐肃宗李亨,李亨长子是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李豫长子是唐德宗李适。唐德宗李适是唐玄宗李隆基曾孙李隆基知道李适之的身份吗?李适之【公元694~74
李隆基是谁李隆基怎么死的? 宝应元年(762年),唐玄宗李隆基逝世,那么唐玄宗李隆基怎么死的呢?唐玄宗之死有很多故事,听小编细细道来。 (一) 李隆基死了!李隆基终于死了!李隆基终于艰难地死
导读:李隆基,别名李三郎、阿瞒,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母窦德妃。李隆基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庙号为“玄宗”。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
导读:李隆基,别名李三郎、阿瞒,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母窦德妃。李隆基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庙号为“玄宗”。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
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一位皇后是王皇后,第二个是杨氏,既是肃宗的亲生母亲。第三位是武氏,父恒安王武攸止,玄宗的表叔;母杨氏。武则天是她的姑祖母。李隆基即位后,小表妹武氏得宠,封为惠妃,既是武惠妃。但因武氏家
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一位皇后是王皇后,第二个是杨氏,既是肃宗的亲生母亲。第三位是武氏,父恒安王武攸止,玄宗的表叔;母杨氏。武则天是她的姑祖母。李隆基即位后,小表妹武氏得宠,封为惠妃,既是武惠妃。但因武氏家
【唐玄宗之死】李隆基之死缘由唐玄宗李隆基是怎么死的? 李林甫当政时,混血胡人安禄山受玄宗宠信,提拔为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平卢(今辽宁省朝阳县)兼河东(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节度使。安禄山貌似忠诚,生性
唐玄宗李隆基 英明果断李隆基 少年英豪 唐玄宗(公元685——762年),名李隆基,又叫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从公元712年到756年在位,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
王氏唐玄宗李隆基皇后□□档案:姓名:王氏生卒年:?~724年籍贯:同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婚配:唐玄宗李隆基封号:皇后王氏,同州下人,唐玄宗李隆基皇后。她出生于将门之家,父亲王仁皎,还有一个同胞兄弟王守
历史人物 李隆基简介政变 唐玄宗李隆基是谁的儿子 李隆基与杨玉环杨贵妃的结局
姓名:李隆基 别名:李三郎 国籍:中国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洛阳 出生日期:685年9月8日 逝世日期:762年5月3日 职业:唐朝皇帝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