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强企图瓦解中国的阴谋宣告破产

Posted 民族

篇首语:做强者,战自卑;攀高峰,胜逆境;增才干,永学习;报效祖国为人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方列强企图瓦解中国的阴谋宣告破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方列强企图瓦解中国的阴谋宣告破产

在清朝之前,人们「 ”中国”一词并非是一个国名,而是一个地域概念,主要指中原地区。人们常常将中原地区称为「 ”华夏”「 ”九州”,而将周边的其他民族地区称为「 ”四夷”。随着元朝和清朝入主中原,「 ”中国”一词的概念开始从地域名称上升成为中国的国名。而过去的华夷之辨的狭隘民族观念也逐渐被五族共和的新民族观念取代。这种观念的变化,适应了中国的国内外形势,也给中国的疆域做了合理的法理解释。 一,华夷之辨的民族观念 在古代,黄河流域一带的周人具有十分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周人将自己居住的地方称为中原,或者中国,也就是天下之中的意思。而周边的民族就被划分为了东夷、北狄、南蛮、西戎等,统称为四夷。实际上,在周朝之前并无华夏和四夷的区别,如果按照周人的划分,那么如大禹本为西羌,商朝来源于东夷。但是周人的这种世界观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居住在中原的华夏族和汉族总是将黄河流域一带称为「 ”中国”,将其他的基本都贬斥为蛮夷。 不过这种观念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而得到了改变。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中原之后,就将汉族建立的南朝称为「 ”岛夷”,而将自己标榜为中国。后来的辽国、金国也同样将自己标榜为中国。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中国是地域色彩的名称,还并非国家名称。但是这种说法却开始冲击了华夏族、汉族倡导的华夷体系。 元朝时期,「 ”中国”一词首次成为了国名。元朝宗庙祭祀里所奏《威成之曲》中说道「 ”惠孚中国,威靖边庭”;元朝对日本的国书中说「 ”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元朝皇帝想讨伐越南,丞相完泽、平章不忽木言:「 ”蛮夷小邦,不足以劳中国”。在元朝之前,历朝历代均把国内的少数民族叫做「 ”蛮夷”,把中原汉地称为「 ”中国”。然而元朝本身就是蒙古族建立的,不可能使用过去王朝的这一套,因此将元朝统治下的地方都称为「 ”中国”,元朝之外的叫做「 ”蛮夷”。这个举措,倡导王朝统治下的所有民族都是中国的民族,因而具有重大的意义。 忽必烈 但是中原汉地的人们却迟迟没有接受这个观点。朱元璋在起义的过程中,打着「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其意思就是把蛮夷赶走,恢复中国的统治。显然朱元璋的民族观念还停留在了华夷之辨的时代。朱元璋在推翻元朝后,也不得不承认明朝继承元朝的许多典章制度和大部分疆域的情况,因此也被迫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但是朱元璋却将蒙古族排除在中华之外,将蒙古统一称为「 ”元入主中国”。 唐太宗的民族观显然比朱元璋的更英明 二,中国正式成为了祖国的名字 清朝入关后,也和元朝一样,宣称自己就是中国。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发布告祭天地文:「 ”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清世祖实录》中记载顺治对琉球的国书中写道「 ”朕抚定中原,视天下为一家,念尔琉球自古以来世世臣事中国”。从清朝的文献来看,并没有将少数民族斥为「 ”蛮夷”,而是将这些民族全部都纳入中国的范围内。 清朝疆域 1688年,清朝和俄罗斯进行尼布楚谈判,后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十分具有重大的意义的是,清朝派遣的谈判代表索额图是冠以「 ”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的称呼。而在《尼布楚条约》中签订的国名并非是大清国,而是中国。这是「 ”中国”一词在历史上第一次签署于国际条约之上,也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了我们祖国的名称。在此之前,我们叫大汉、大唐、大宋、大明等,现在,全部统一叫做中国。 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清朝的入关必然会遭遇到中原汉地的抵抗。许多人坚持传统华夷之辨的观念,认为清朝就是满意,而中国灭亡了。其软骨文人钱谦益在诗中写道:「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这句话被日本的内藤湖南利用,经过改编成为了「 ”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华”。雍正面对当时的华夷之辨理论,写下了著名的《大义觉迷录》,其中写道「 ”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雍正认为所谓的蛮夷不过就是对落后的民族的贬斥,而实际上这些民族都属于中国。 《大义觉迷录》:被埋没的千古奇书 雍正皇帝的这种观念成为了后来中国民族观念的基础。到了乾隆皇帝时期,明确规定「 ”夫对远人颂述朝廷,或称天朝,或称中国,乃一定之理。”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游牧民族的胸襟,他们并未没有向过去的王朝一样把和自己不同的民族排斥出去,而是建立一个「 ”天下一家”的大体系,将中国各大民族都包容在内。由于清朝皇帝的规定,到了清朝中期,帝国内部的老百姓都开始将自己的国家称为「 ”中国”了。 乾隆 三,列强入侵下的中国: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1840年之后,西方列强开始入侵中国,中国开始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内部的各族还能够有你我之争吗?这时候,不管是汉族、满族还是蒙古族,都必须要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时候就有了中国和西洋、东洋的区别了。1901年,梁启超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并将中国民族的历史划分为了三个时代:先秦时代,是中国民族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的时代;汉朝到清朝前期是中国和亚洲各国竞争交流的时代;清朝后期以来是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共同对付西方殖民入侵的时代。1902年,梁启超将中国民族改为中华民族,标志着中国的民族观念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梁启超 不过,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这时候的人们还是利用了过去的华夷之辨来进行宣传。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企图从内部瓦解中国,因此在中国发布了《告十八省豪杰书》。宣称「 ”支那”已经被满洲所灭,企图制造中国民族矛盾。除此之外,日本还将《扬州十日记》等失散已久的书籍传播到中国,以激其中国内部的民族仇恨。后来经过学者考证,认为日本传来的《扬州十日记》极有可能是伪书。然而这本是确实在甲午战争之后对革命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05年,以孙中山等为首的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个口号和当年朱元璋的口号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然,推翻清朝符合中国发展的潮流,而将清朝驱逐出中国,也就是狭隘的民族观了,也不合符中国的根本利益。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此时,西方列强试图肢解中国,如例如日本提出「 ”使满汉二族分为南北二国”,沙俄趁机煽动蒙古、 新疆独立;英国则制造汉藏矛盾,企图让西藏独立。 孙中山 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孙中山马上转变了态度。他提出「 ”凡属于蒙、藏、青海闷胞, 在酱之受压迫者,今皆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 即皆取得国家参政权。”随后孙中山又提出了汉、满、蒙、藏、回五大族应该平等,和平何处,维护中国的统一。孙中山进一步提出了「 ”五族共和”、「 ”五族一家”的言论。1911年底,孙中山和袁世凯进行了谈判,双方达成了《满、蒙、回、藏待遇条件》,使得「 ”五族共和”思想成为了南北方的共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发表宣言:「 ”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 即合汉、 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五族共和成为民国时期十分强调的标语 1912年2月,清朝皇帝宣布退位。在《清帝退位诏书》明确提出了「 ”五族共和”,原文为「 ”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清帝退位诏书》的颁布,使得中华民国得以合法继承清朝的领土,从而使得西方列强企图瓦解中国的阴谋得以失败。在此后的几十年时间内,中国虽然国力羸弱,但是西方列强也不可能随意占据中国的合法领土。从「 ”驱除鞑虏”到「 ”五族共和”,反应了中国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的深刻变化,也更加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 清帝退位诏书

相关参考

清朝挫败意大利租界三门湾的企图

导语:19世纪末,大清帝国的暮年内外交困,面对西方列强的要求,清政府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特别是在甲午战争过后,西方列强更是看出了清朝的虚弱,纷纷在中国掀起租借的高潮,企图在瓜分中国的过程中分一杯羹

清朝挫败意大利租界三门湾的企图

导语:19世纪末,大清帝国的暮年内外交困,面对西方列强的要求,清政府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特别是在甲午战争过后,西方列强更是看出了清朝的虚弱,纷纷在中国掀起租借的高潮,企图在瓜分中国的过程中分一杯羹

沉没124年后被打捞,军舰中发现74颗子弹,北洋水师沉冤得雪

众所周知,100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战败,之后洋务运动也因此宣告破产。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清政府是非常腐败的。​皇宫之外的地方到处都是哀嚎一片,西方列强打开我国大门后开始为所欲为,还逼迫我们签署了各

知耻而后勇,甲午战后大清海军干了这些让人拍手称快的事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后,大清惨败,同时也宣告了李鸿章等人掀起的洋务运动的破产。战争的失败不仅使得清政府向日本割地赔款,更是让各西方列强再次确认了这位颤颤巍巍的东方巨人是可以欺负的,以至于它们在后来

百年前中德美差点结成三国同盟

中日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转变为清政府“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清朝官员利用西方列强争夺在华利益的矛盾,积极周旋,尽力维护中国脆弱的权益。同时,列强为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图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1、义和团运动损害了列强在华的利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了镇压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2、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3、甲午中日战争

为什么当时清朝会被西方列强打败呢?

清朝之所以会败在西方列强的手里个人整理如下:1.太过自大: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中央大国自居,尤其是在清朝乾隆时期因为国力的鼎盛造成自大的心态,不但封自己为十全武功,更以天朝上国自居,在十八世纪中国还在享

清朝刚睁眼看世界又悄悄闭上 忍受被西方列强凌辱

两次鸦片战争,先后相隔差不多20年,但战争所涉主题,却只有一个:逼中国开门,开大门;而且要拖中国进入西方的世界。就情势而论,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只要中国的天下没有本事扩张,没有本事吃掉西方的世界,那么就

清朝灭亡后,亏欠西方列强的赔款,为啥都没来讨债

清朝是我们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腐败无能,所以让我们的中国受到了许多外国人的荼毒。清政府非常的无能,所以外国列强在他们那里拿到了很多的利益,不仅是割让土地,而且还赔了很多的款项。西方

为何自古西方喜欢侵略中国

自古?从哪时候开始的?中国真正被西方列强敲开国门也以经是19世纪,距今仅不到三百年,而中国对外侵略的历史从三~四千年前就已经持续在进行了,西方列强真正开始侵略非洲、美洲、亚洲,并有了殖民这种行为最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