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

Posted 志愿军

篇首语: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

说到令人窒息,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 ”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 是的,这个领海几乎被希腊划到海滩上的国家,濒临大海却几乎没有领海,可以说生活在一个非常窒息的环境下。 于是,常年窒息的土耳其人,做出了更多令人窒息的事。 话说1950年,那是一个夏天,朝鲜半岛突然硝烟弥漫。于是美国操纵联合国谴责朝鲜,并于7月7日组建了联合国军,企图一举让朝鲜完蛋。 而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孤注一掷发动仁川登陆战,迅速扭转战局,而后各国军队纷纷抵达朝鲜,包括「 ”久负盛名”的土耳其旅。 1950年10月17日,土耳其第一旅共5000余名士兵在韩国釜山登陆,包括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和一个辅助部队,开启了土耳其人征战朝鲜的「 ”伟大征程”。 之所以说土耳其旅久负盛名,一是因为他们特立独行的装扮,那凶悍的外表,飘动的胡须以及佩带的大刀,都深深地迷住了各国战地记者;二是因为他们是联合国军中唯一直接编入美军的部队,隶属于美国第九军第25轻步兵师。 自1918年一战结束,土耳其沦为战败国以来,这个被打回原形的国家除了痛定思痛,在二战中保持中立,躁动不安的内心一直在寻找战争的机会洗刷耻辱,用战绩重新确立自己的大国地位,而抗美援朝战场就是最好的平台。 可惜但再有名气和热血的军队,在更加强悍的志愿军面前,也不得不沦为被砍瓜切菜的命运。加上土耳其人几十年没有闻过硝烟的味道,想要击败久经沙场的志愿军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志愿军取得第一次战役的辉煌胜利,将联合国军赶到清川江以南后,1950年11月7日,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从东西两线对嚣张北进的联合国军给予迎头痛击。 不过由于当时的志愿军武器装备极其落后,最终决定采用内线作战的方式,即将敌人诱至纳心亭、安心洞、延兴洞等预定战场,而后兜底包抄,实现围歼目标。 第二次战役分东西两线分别进行,西线是战役重点,「 ”联合国军”在此部署了韩军第7、第8师,美军第2、第25、第24师,英军第27旅,另有美军骑兵第1师和土耳其旅等部部署于第二线,作为战役预备队,指挥官为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沃尔顿·哈里斯·沃克中将。而志愿军的西线部署为第42、第38、第40、第39、第66和第50军。 战役开始后,38军和42军分别在1950年11月25日攻占德川和宁远等地,消灭韩军第7、第8师大部,使联合国军的东西两线之间出现巨大缺口。西线指挥官沃克为保护侧翼安全,将预备队全部投入战场,美军骑兵第一师和土耳其旅分别向新仓里及德川方向机动,土耳其旅在美军汽车的帮助下,先於志愿军于1950年11月27日迅速到达价川,以1个步兵营和1个战斗工兵连控制了高达千尺的嘎日岭顶峰。 噶日岭位于德川后方,是志愿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也是双方的必争之地。 果然,在土耳其旅刚刚构筑好了配属了山地炮、迫击炮以及地空呼叫电台的野战工事后,大批中国军队就蜂拥而至。 和以往的中国军队不同,这些士兵虽然也是穿得破破烂烂,却选择在白天发动进攻以短击长,而且队形如此密集。但土耳其旅不管那些,流淌着突厥基因的血液早已沸腾,看见对手就是一个字「 ”干”,疯狂的炮击和射击还不够,土耳其人还发扬突厥人不怕见血的优良传统,进行了异常惨烈的白刃战。 结果就是土耳其旅不仅守住了阵地,还抓住了几百名俘虏。 土耳其大捷的消息让美军大为兴奋,这意味着联合国军的右翼安全了。第二师紧急派出情报军官和翻译前往土耳其旅突审中国战俘,然而当听到这些思密达的中国战俘后,土耳其旅的乌龙也迅速传遍了世界。 原来土耳其旅打败的,是从德川溃败下来的韩军第七师,这支军队被38军歼灭大部,好不容易逃出德川又被既不懂韩语也懂英语的土耳其旅痛殴一顿,基本算是报销了。 韩军:「 ”这特么是人干的事?” 土耳其旅的英勇神武,主要得益于韩国溃兵的全力配合,而当遭遇真正的志愿军时,土耳其旅就彻底消停了。 当天的晚上9时30分,志愿军第38军114师前卫团342团疾行到嘎日岭主峰下,3营担任夺岭任务。团长孙洪道亲率8连从侧面攀登悬崖迂回,政委王丕礼率7连从正面突袭。为避免暴露行踪,王丕礼和战士们赤脚在雪地上前进。在距离土耳其旅20米的距离发动进攻,以白刃战击毙土耳其旅200多人,俘虏仅不到10人,而志愿军仅伤亡不到7人。 到11月30日,土耳其旅损失惨重,741人被击毙,2068人战受伤,163人失踪,244人被俘,基本失去战斗力,土耳其旅的首次亮相也被美国军事史学家称为「 ”用一个阿司匹林药瓶的软木塞去堵一个啤酒桶的桶口”,可谓颜面扫地。 不过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家博物馆,赫然陈列着一面青天白日旗,作为土耳其参加朝鲜战争的「 ”战利品”,想来也是为了大国脸面无所不用其极。不过这样的神操作倒是从侧面强化了台岛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在看来,所谓的「 ”浪漫”,不过是无脑的委婉表达方式罢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这国与狗中哈士奇齐名,被中国军队俘虏之后高兴地跳起了切糕舞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凯风,无授权禁转土耳其这个国家大家并不陌生,他们号称自己是突厥后裔,唐朝时期对东西两大突厥的辉煌胜利,逼迫突厥从此告别东亚,只好辗转到中亚,日后衍生出祸害欧亚非几

历史百科 附-独联体·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亚美尼亚共和国即原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它北与格鲁吉亚接壤,东临阿塞拜疆,南面与西面与土耳其和伊朗毗邻。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341.2万。亚美尼亚族占9

历史人物 杨士奇丢失印章 杨士奇后人

杨士奇杨士奇别名文贞太师,是明朝著名学者、官员,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是为“西杨”,以“学行”见长。杨士奇著有《三朝圣谕录》《奏对录》等作品,曾主修《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与马愉等人合编《文渊

历史人物 杨士奇简介,杨士奇简介

  杨士奇  (1365~1444)明朝前期大臣。名寓,号东里,以字行。江西泰和人。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又以居地、郡望,时人称为“西杨”。少孤贫而勤学,以授徒自给。建文元年(1399)以荐入翰林院,

历史人物 杨士奇简介,杨士奇简介

  杨士奇  (1365~1444)明朝前期大臣。名寓,号东里,以字行。江西泰和人。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又以居地、郡望,时人称为“西杨”。少孤贫而勤学,以授徒自给。建文元年(1399)以荐入翰林院,

杨士奇的生平简介 杨士奇是怎么死的?

   《孟子》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明代著名宰相杨士奇

名臣杨士奇趣事 杨士奇为人如何?

  说到这位明朝前期著名的大臣,相信大家想起的都是他的各种辉煌功绩。他历经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英宗四朝君主,堪称四朝元老,保明仁宗至仁至孝,如此明仁宗才能由太子登基为皇,后又力挺赵王高燧不叛,没

杨士奇为人如何? 名臣杨士奇趣事

说到这位明朝前期著名的大臣,相信大家想起的都是他的各种辉煌功绩。他历经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英宗四朝君主,堪称四朝元老,保明仁宗至仁至孝,如此明仁宗才能由太子登基为皇,后又力挺赵王高燧不叛,没有让

杨士奇为人如何? 名臣杨士奇趣事

说到这位明朝前期著名的大臣,相信大家想起的都是他的各种辉煌功绩。他历经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英宗四朝君主,堪称四朝元老,保明仁宗至仁至孝,如此明仁宗才能由太子登基为皇,后又力挺赵王高燧不叛,没有让

历史人物 名臣杨士奇趣事 杨士奇为人如何

  说到这位明朝前期著名的大臣,相信大家想起的都是他的各种辉煌功绩。他历经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英宗四朝君主,堪称四朝元老,保明仁宗至仁至孝,如此明仁宗才能由太子登基为皇,后又力挺赵王高燧不叛,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