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名臣杨士奇趣事 杨士奇为人如何

Posted 大臣

篇首语: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名臣杨士奇趣事 杨士奇为人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名臣杨士奇趣事 杨士奇为人如何

  说到这位明朝前期著名的大臣,相信大家想起的都是他的各种辉煌功绩。他历经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英宗四朝君主,堪称四朝元老,保明仁宗至仁至孝,如此明仁宗才能由太子登基为皇,后又力挺赵王高燧不叛,没有让他受到株连。这位明朝著名大臣名寓,号东里,以字行。受知于仁宗、宣宗、英宗三朝。直文渊阁四十年,任职时间之长为有明一代第一。在位期间,于国际民生上皆有大作为,一生编著有《三朝圣谕集》、《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文渊阁书目》、《东里文集》等。正统九年因为儿子杨稷的恶行,辞官忧死,诏赠左柱国太师。

  这位与与杨荣、杨溥并称“三杨”的四朝元老,曾经被“拉郎配”,35岁才成亲。洪武十一年35岁的杨士奇同本地望族严氏23岁的女儿严成婚。两个人的年龄在当时都属于大龄未婚青年,但那个时候的杨士奇家中贫穷,严却是本地望族之女,这两人到底是怎么在一起的如今也不得而知,但是这两人婚后生活和谐美满是不争的事实。婚后不久,杨士奇就因被举荐而入朝为官,从此平步青云。入朝第二年,杨士奇就把严氏接到了京城同住。过了十年,大概是在永乐八年(1410),严氏想到了杨士奇将来退休以后的生活,想回乡经营。严给杨士奇说的理由是想回家为公婆修葺墓地,这个理由杨士奇同意了。严归乡后“买园庐于城东清溪之上,躬勤家业,而树畜为务。”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严实际上是一个很能干的妇人。患病,

  如此过了六年,杨士奇患病,严又带着孩子回来照料他。过了四年后,严再次带着孩子回了老家。洪熙元年严因病去世,死时才48岁,严的死给杨士奇的打击很大,悲痛道:“岂谓遽丧吾贤妻哉?”

  杨士奇对严情深意重,严去世后,杨士奇一直没有再娶,一直孤身一人。这样一个国之重召来,打扮了一番,之后开玩笑说:“此回杨先生不能认矣。”第二天即下懿旨,命所司如制封之,而且下不为例。一般来说,宫中的贵人谁会闲得没事,管到臣子家里去呢!电视剧中演的,什么一会儿皇后给这个人赐婚,一会儿皇太后又为哪个姑娘做主招婿,过后又是皇上给哪家大臣赏赐美女了。这样的事一般只发生在皇亲国戚之中,一般来说臣子之间还是各家父母做主,毕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嘛。!此可见,杨士奇是多么的受重视了,连皇太后在知道他无人照顾后,亲自命人册封杨士奇家中那位照顾他的侍女了!

  杨士奇少时贫困却有志气,勤奋好学,不忘宗祖。为官后,举止恭谨,言辄有中。识人善用,常向朝廷举荐名士贤人,尽忠辅佐帝王。《明史》赞其:“成祖时,士奇、荣与解缙等同直内阁,溥亦同为仁宗宫僚,而三人逮事四朝,为时耆硕。溥入阁虽后,德望相亚,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均能原本儒术,通达事几,协力相资,靖共匪懈。史称房、杜持众美效之君,辅赞弥缝而藏诸用。又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三杨其庶几乎。”杨士奇为官之时,明朝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百姓平安喜乐。应该说杨士奇是一个公正贤德的好官,但是杨士奇一生唯一的污点,应该就是对着长子杨稷的溺爱。他偏听偏信,没有真正的了解教育好自己的儿子,以致杨稷为害百姓。在别人向他指出儿子的罪行时,偏信儿子,反而认为别人欺骗了他。这样,最终导致了因为儿子被捕下狱忧愤而死的下场。

相关参考

杨士奇为人如何? 名臣杨士奇趣事

说到这位明朝前期著名的大臣,相信大家想起的都是他的各种辉煌功绩。他历经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英宗四朝君主,堪称四朝元老,保明仁宗至仁至孝,如此明仁宗才能由太子登基为皇,后又力挺赵王高燧不叛,没有让

历史人物 名臣杨士奇趣事 杨士奇为人如何

  说到这位明朝前期著名的大臣,相信大家想起的都是他的各种辉煌功绩。他历经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英宗四朝君主,堪称四朝元老,保明仁宗至仁至孝,如此明仁宗才能由太子登基为皇,后又力挺赵王高燧不叛,没

曾经被“拉郎配” 一代名臣杨士奇的趣事

杨士奇是明代名臣,任辅臣期间,他与另外“二杨”(杨荣和杨溥)在安定边防、整饬吏治、发展经济等方面卓有成效,使明朝的国力沿着鼎盛的轨道继续发展,使内阁及阁臣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受到人们的崇仰,尤其是

一代名臣曾经被“拉郎配” 杨士奇的趣事

杨士奇是明代名臣,任辅臣期间,他与另外“二杨”(杨荣和杨溥)在安定边防、整饬吏治、发展经济等方面卓有成效,使明朝的国力沿着鼎盛的轨道继续发展,使内阁及阁臣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受到人们的崇仰,尤其是

一代名臣曾经被“拉郎配” 杨士奇的趣事

杨士奇是明代名臣,任辅臣期间,他与另外“二杨”(杨荣和杨溥)在安定边防、整饬吏治、发展经济等方面卓有成效,使明朝的国力沿着鼎盛的轨道继续发展,使内阁及阁臣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受到人们的崇仰,尤其是

明朝名臣杨士奇气度:巧劝朱棣宽免涉事官员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

明朝名臣杨士奇气度:巧劝朱棣宽免涉事官员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

历史人物 明朝人物杨士奇简介

明朝人物本名:杨寓别称:杨士奇、文贞太师字号:字士奇、号东里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江西泰和出生时间:1366年去世时间:1444年主要作品:《三朝圣谕录》《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主要成

杨士奇三次逆转乾坤,扶保大明朝继 ”永乐盛世”走向 ”仁宣之治”

杨士奇,明初名臣,江西人,今天我们不谈他的其他功绩,只说他在永乐年间面对明成祖朱棣的三次扭转乾坤的壮举,这三次壮举不禁让太子朱高炽顺利登位,同时也断绝了汉王朱高煦篡位的机会!一代名臣三次关键时刻的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