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长平之战秦国惨胜

Posted 齐国

篇首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谁说长平之战秦国惨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谁说长平之战秦国惨胜

一些把电视剧当历史的「 ”网络历史专家”说长平之战秦国惨胜,当然是白起那句长平之战结束一年后那句「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句话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也被司马光引入《资治通鉴》,成了长平之战秦军损失惨重的依据。其实看看《史记》与《资治通鉴》,我们发现秦军压着六国「 ”继续进攻”,即使是邯郸之战受挫也不能改变秦军势力处于明显优势的局面。 1、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没有强军 稍有历史知识的都知道,战国初期最强的是继承晋国主体部分的魏国,公元前389年吴起甚至创造了5万武卒击溃50万秦军夺取河西地区的经典战例。即使是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军在桂陵之战被齐军击败,但魏国树大根深依旧可以「 ”吊打”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公元前350年魏军击溃秦军收复河西地区。公元前341年魏军主力在马陵之战被齐军再度击败,魏国终于退出了一流强国行列,甚至339年商鞅都可以欺负魏国夺取河西地区。 魏国衰落后,齐国逐渐崛起,楚国也发展起来。公元前341年齐国击败「 ”超级大国”魏国成为战国中期头号强国,公元前306年楚威王吞并越国也成为一流强国,从而形成齐国、秦国、楚国「 ”三强并立”局面。公元前314年齐国50天灭亡同为「 ”战国七雄”的燕国,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曾经称霸中原的宋国甚至击败楚国,齐国已经成为战国时期新的「 ”超级大国”。但齐国却在公元前284年「 ”五国攻齐”中崩溃,后来虽然有田单复国却沦为二流强国。至于楚国本就是战国中期「 ”三强”中最弱的国家,秦国拆散了齐楚联盟,然后从公元前312年到公元前278年连续不断进攻楚国终于攻占楚国首都郢迫使楚国迁都陈,从而楚国也沦为二流强国。 赵国虽然有「 ”赵武灵王”军事改革,但赵国最强时也只是一流强国,比不上齐国巅峰时期那样的「 ”超级大国”,当然也比不上仅次于巅峰状态齐国的「 ”准超级大国”秦国。从公元前284年秦国取代齐国成为最后的「 ”超级大国”,秦国先后在鄢郢之战严重削弱楚国,在长平之战消灭赵国军队主力。放眼当时的东方六国,长平之战后已经没有强国,即使赵国、楚国、齐国稍强也无法抗击秦军的进攻。 2、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进攻 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进攻。司马迁记载「 ”(秦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秦分军为二:王龁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当时白起趁着长平之战赵军成了惊弓之鸟准备一鼓作气消灭赵国。魏国、韩国感到恐惧,派纵横家苏代游说秦国的宰相应侯范雎,无论是说客苏代还是被游说的范雎都明白,白起有能力攻下邯郸灭亡赵国。当然,苏代过来游说范雎当然不是告诉范雎白起会攻下邯郸灭亡赵国,而且告诉范雎一旦白起攻下邯郸灭亡赵国则白起的功劳会超过范雎,地位会凌驾在宰相范雎之上。苏代正是利用范雎不能容忍白起的地位凌驾于自己之上,才能煽动范雎阻止白起继续立功,从而避免了白起大军挟长平之战大胜的余威击破胆战心惊的赵军,为赵军争取了几个月的喘息机会。 等到秦昭王醒悟过来当然是秦军继续进攻邯郸,这就有了秦昭王先后派出五大夫王陵、老将军王龁甚至郑安平进攻邯郸,并多次增兵。这说明长平之战秦军并没有全部出动,而是保留了大量的预备队,这才可以在长平之战后继续进攻,而东方六国也只有楚国、魏国能派出大军救援邯郸。秦军远程作战,遇上坚守邯郸的赵军与楚国、魏国「 ”生力军”,这才有邯郸保卫战在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军受挫,郑安平2万大军被围而投降。 3、邯郸之战后秦军继续进攻 邯郸保卫战秦军被赵魏楚联军击败,但秦军只是解围而去并没有损伤元气,郑安平2万大军投降也远不是长平之战赵军40万大军投降,对秦军损耗不大。邯郸之战后秦军继续进攻,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 ”秦将军摎伐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 ”伐赵,取二十余县,斩首虏九万”,这一年秦昭王甚至「 ”使将军摎攻西周,赧王入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邯郸之战后秦军能够继续击败韩国与赵国,还能吞并西周,秦军何曾显露出力不从心? 秦昭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54年)「 ”摎伐魏,取吴城。韩王入朝。魏举国听令”,韩国与魏国已经被秦国彻底打败,不得不「 ”入朝”或者「 ”举国听令”。秦昭王五十四年(公元前253年)楚国甚至把首都从陈(河南淮阳)迁到东南方 100 多公里外的巨阳(安徽太和),不得不说这是躲避秦军的锋芒。 秦昭王在公元前251年病逝,秦国遭遇孝文王短命,但庄襄王即位后即在公元前249年派宰相吕不韦率军灭亡东周,派老将蒙骜「 ”伐韩,取成皋、荥阳,初置三川郡”。公元前248年蒙骜继续进攻,「 ”伐赵,定太原,取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城”。 从公元前260年秦军在长平之战消灭赵军大部分主力,到公元前257年秦军在邯郸战役中被赵魏楚联军击败,秦军一直处于攻势中。即使是邯郸战役秦军受挫,但秦军的攻势并没有停止,依旧是压着「 ”三晋”继续进攻,甚至迫使楚国迁都。所谓长平之战秦军惨胜,本就是一句没有任何史料依据的「 ”谎言”,大家都被白起「 ”骗”了。

相关参考

秦国与赵国长平之战简介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

在著名的 ”长平之战”中,赵国为什么会败给秦国

公元前260年,战国时代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战争,即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这场战争最后以赵国战败,秦将白起坑杀40多万赵军降卒而结束。有史书把此次战争描述为「”长平之战,血流漂橹”,可以想象战况是有多

长平之战本是秦国和韩国争地之战,那么,赵国是怎么被卷进来的

长平之战是古时候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秦国名将白起在长平与赵军发动了毁天灭地的进攻,坑杀赵国数十万士兵,这场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直接影响到了战国后期的势力划分。这场战争中赵国错误的估算了战场形势,坚持正面进

长平之战摧毁了赵国的野心成就了秦国的统一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发生在秦、赵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当时,秦国势力日益强盛,周天子形同虚设,各诸侯国人心惶惶。而这一场战争的爆发无疑对秦国、赵国,乃至天下的局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元前262年...

长平之战摧毁了赵国的野心成就了秦国的统一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发生在秦、赵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当时,秦国势力日益强盛,周天子形同虚设,各诸侯国人心惶惶。而这一场战争的爆发无疑对秦国、赵国,乃至天下的局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元前262年...

长平之战地图 长平之战相关电影电视剧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以秦国大获全胜而告终,秦军主将白起坑杀了四十万楚兵,大大削弱了赵国的实力,然而秦国在之后的邯郸之战中没有把握机会,失去一举歼灭赵国的机会。  长平之战地图  从长平之战的地图可

长平之战中,赵军损失45万精锐,可为何30年后赵国才被秦国消灭

我们知道,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一次规模巨大的战役,是当时两大强国,赵国和秦国,为了争夺韩国的上党地区而在长平展开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在战役初期,赵国名将廉颇坐镇长平,秦军久攻不下;但是,因为廉颇的坚守策略

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古代战争中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此战后赵国一蹶不振,秦国士气高涨,向一统六国又迈进了一步  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  关于将军:长

秦昭襄王赢稷,长平之战大破赵军,灭东周,奠定秦国统一战争胜利

赢稷秦国国君,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间,发生了著名的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

长平之战简介,中国古代著名战役长平之战的时间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