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点名表扬了四个人,他们各自的结局如何
Posted 出师表
篇首语: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点名表扬了四个人,他们各自的结局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点名表扬了四个人,他们各自的结局如何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开始了第一次北伐,在此之前的227年诸葛亮上表刘禅,一方面劝勉后主刘禅要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另外一方面也表明了自己北伐中原和鞠躬尽瘁的决心,这就是青史留名的《出师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特意提到了四个人,并且都对他们赞赏有加,这四个人分别是郭攸之、费祎、董允三人:「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及向宠:「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由此可见这四人是诸葛亮北伐期间留在朝中辅佐刘禅的政务和军事上的助手,那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点名表扬的这四个人,他们各自的结局又是如何?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郭攸之正史上的记载不多,从他是荆州南阳人来看,郭攸之要么是刘备在荆州招揽的人才,要么是和李严、吴懿一样属于东州军的派系,从他先任黄门侍郎后升为侍中,又同时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赏识来看,郭攸之属于荆州派系的可能性更大。 正史中并未提及郭攸之的结局如何,从诸葛亮死后郭攸之默默无闻来看,他很可能是死于诸葛亮之前,要不然蜀汉后期不可能不见他的身影。 费祎是蜀汉四相之一,也是继诸葛亮和蒋琬之后掌握蜀汉军政大权之人,最后官居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一生有几件事情值得一说:一是魏延和杨仪不和,居中调解他们之间矛盾的正是费祎;二是在费祎出任大将军期间蜀汉取得兴势之战的大胜;三是他并不赞成姜维的大规模北伐,每次给姜维的兵马不过万人。 253年费祎死于曹魏降将郭循的刺杀之下,有不少观点认为费祎之死和姜维有一定关系,实事求是的说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董允也是蜀汉四相之一,在费祎出任大将军期间,董允以侍中的身份兼尚书令一职,成为费祎的助手,不过他去世较早,246年就病逝了;董允之死有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接替他出任侍中的陈祗逐渐受到刘禅的重用,陈祗一方面和中常侍黄皓勾结,一方面又支持姜维北伐,蜀汉国力衰弱和陈祗有一定关系。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唯一提到的武将向宠是蜀汉重臣向朗的侄子,诸葛亮北伐期间任命向宠为中领军,这个职位可不简单,掌管禁军权柄很重(赵云曾出任中护军,两者职责差不多),向宠出任中领军相当于掌握了留守成都的兵权,可见诸葛亮对他的信任和重用。 延熙三年(240年)汉嘉郡蛮夷叛乱,向宠率军平叛不幸战死沙场,因为向宠深得军心,所以部下拼命夺回了他的遗体送回成都安葬。 诸葛亮虽然看错了马谡,但是从他在《出师表》提到的这四个人来看,诸葛亮还是有知人之明的。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东方头条,还请自重!)相关参考
尽管钟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纪,但腕表却只用短短130年便征服了天性迷恋时间的人类。无论是被戴在左手或者右腕,腕表所能传达给人们的决不仅仅局限于时间信息,而是一种阶层的象征和流行的指针。一款好的
这个故事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让一个人心服口服。诸葛亮愿意陪一个人玩七次这样的游戏,可见这人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诸葛亮著名的《出师表》,文中简述他自己的一生,向蜀国表明忠心,为幼主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在刘备去世
或许人们头脑中似乎会常常跳出这样一个“常识”:蜀汉政权在刘备亡故后,由诸葛亮主持发动了对曹魏的六次北伐,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疏《前出师表》,次年“二出祁山”前又写上《后出师表》。在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向宠(?—240年),向朗胞弟之子。刘备时,历任牙门将(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诸葛亮北伐时,以向宠为中领军,封都亭侯。诸葛亮北行汉中前,特意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推荐向宠。延熙三年(公元240年),南
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出师表》点名表扬的唯一武将 为何被人遗忘
227年,诸葛亮很忙。>忙着干嘛?北伐。为了这一天,诸葛亮从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开始,准备了足足4年之久。直到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然而,就在这时候,诸葛亮还忙里偷闲地给蜀汉后主刘禅,上书表文《出师
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表里单独推荐向宠?向宠为什么不出名?
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大家都非常的熟悉,诸葛连在里面推荐了很多能人给刘禅用,一种武将只提到了一位就是向宠。不过向宠的名气实在太小了,可能大家都没听说过这个人,那这个向宠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诸葛亮这么重视呢?其
这个故事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让一个人心服口服。诸葛亮愿意陪一个人玩七次这样的游戏,可见这人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诸葛亮著名的《出师表》,文中简述他自己的一生,向蜀国表明忠心,为幼主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在刘备去世...
来歙出师未捷身先死汉光武帝刘秀能扫灭群雄,夺得天下,和他身边有一大群才能卓越的文臣武将是分不开的。他的儿子汉明帝为了纪念那些开国元勋的功劳,从中挑选了28个人,在南宫云台阁上画了他们的像,史称“云台二
诸葛亮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陆放翁一生诗词双绝,狂傲不羁,鲜有服人。能让陆放翁如此不吝赞美,特意写诗并顶礼膜拜的,恐怕只有这篇出师表了。诸葛亮画像公元223年,刘备驾崩永安宫。临死
在语文课本中,很多人都对诸葛亮的一篇《出师表》有印象,即便文章内容都不再记得,或是没有接触过,但是这一篇文章的名气却应该还是有所耳闻的。可是,这毕竟是一篇诸葛亮写给刘禅的表文,并不是专门为了流传后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