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表里单独推荐向宠?向宠为什么不出名?
Posted 出师表
篇首语: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表里单独推荐向宠?向宠为什么不出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表里单独推荐向宠?向宠为什么不出名?
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大家都非常的熟悉,诸葛连在里面推荐了很多能人给刘禅用,一种武将只提到了一位就是向宠。不过向宠的名气实在太小了,可能大家都没听说过这个人,那这个向宠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诸葛亮这么重视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蜀国已经人才匮乏,能带兵打仗的人也不多了,所以也只能在剩下的人当中选出一个寄予厚望。不过刘禅并不是明主,蜀国想翻身比登天还难。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点名称赞过不少人,而武将只称赞了一人,那就是向宠。原话如下:“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然而在《三国志》中,关于向宠的记载却只有寥寥数语,在名将云集的《三国演义》中,关于他的记载更是少之又少,那么历史上的向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为何能够得到诸葛亮如此的看重与赞扬呢?
向宠,向朗(蜀汉重臣、左将军、特进)胞弟之子。刘备时,历任牙门将,诸葛亮北伐时,以向宠为中领军,封都亭侯。向宠第一次在战场之上崭露头角是在夷陵之战中。章武元年(222年),刘备起倾国之兵伐吴,一起连战连捷,很快攻到了东吴的进入夷陵地区,但仅仅数月之后,刘备就被陆逊以逸代劳用火攻之计所败,夷陵之战的惨败,蜀汉被东吴“火烧连营数百里”,数万精兵皆在此战之中丧失,数十员武将或战死或投降,蜀汉实力大损。唯独向宠所领军队完好无损,全军而退,刘备也在此战之中看到了向宠的治军才能。
蜀汉后期,人才匮乏,曾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之语,晓畅军事而又善良公正的向宠也开始越来越受到重用,刘禅即位后,向宠被封为都亭侯。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北上汉中之时,在《出师表》中特意提到了向宠,为此人行事善良公正,更是对军中的事情十分了解,要刘禅多与向宠学习,以得知行军作战阵法的妙用与优劣。推举向宠担任中部督,并建议军中之事,都应与他商议,这样一定可以使军队内部和睦,军力配置得当”,于是刘禅提拔向宠为中领军,负责管理宫廷宿卫军。
只可惜中领军并不对外征战,而是维护内部安全,其功劳自然就没有随军北伐的诸将多有记录了。延熙三年(240年),汉嘉地区蛮夷发生叛乱,身为中领军的向宠率军前往平定,在混战中身亡。由于向宠平时深得部下军心,所以在向宠的属下得知向宠被害后,返兵奋力冲杀,把向宠的遗体夺回,送回成都安葬。
相关参考
有人问:诸葛亮《出师表》中为什么不提赵云或魏延,却大肆夸奖将军向宠?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复杂,我们也不用过度解读诸葛亮的意思,其实我们只要仔细分析诸葛亮的立场,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相比于赵云魏延,向
蜀汉有一位著名人物,被诸葛亮捧上天,奉为“军事奇才”,结果,这位被“智慧之神”看重的人物,却败给了一群土匪,战败惨死。这个人就是蜀汉“名将”向宠。对于向宠,读过《出师表》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不错,他就
原来倍受推崇的向宠,竟然专注于和稀泥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本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绝非等闲之辈。虽然说有的人留下名字的方式特别搞笑,但也证明他在这个历史上存在过。向
原来倍受推崇的向宠,竟然专注于和稀泥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全榜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绝非等闲之辈。虽然说有的人留下名字的方式特别搞笑,但也证明他在这个历史上存在过。
历史人物 蜀汉最被低估的四大战将,一个仅次于赵云,一个诸葛亮举荐
众所周知蜀汉的五虎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三国志》更是将五人合列一传。其实,蜀汉还有四大战将,其作战能力也丝毫不凡,却被严重低估,鲜为人知。>向宠>“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愚以
提起诸葛亮的《出师表》,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有前后两篇。白居易写过“前后出师遗表在”的诗句,苏轼也曾无区别地称“出师二表”。然而,《后出师表》的真实性却颇有争议。陈寿在《三国志》中不惜笔墨全录《出师表》
诸葛亮出名的不止《出师表》,还有诸葛亮写给自己家人的三封家书。其实诸葛亮正式的作品并没有多少,但是他写的书信质量都非常高,像《出师表》还有这三封家书都算他写给对方的书信,不过跟同时期发表的文章相比也丝
看过不少书籍,老一直谈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就三国鼎立的大业。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几乎妇孺皆知,在民间也广为散播。但是否是真有这么一回事呢?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洋洋洒洒地花了六,七千字来描
看过不少书籍,老一直谈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就三国鼎立的大业。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几乎妇孺皆知,在民间也广为散播。但是否是真有这么一回事呢?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洋洋洒洒地花了六,七千字来描
...桥段,其实是真实存在的。这点在正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得到求证。其实,关于三顾茅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