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轶事典故 有关韩信的成语有哪些?

Posted

篇首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韩信的轶事典故 有关韩信的成语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韩信的轶事典故 有关韩信的成语有哪些?

  象棋是中国最为传统的一种棋术,对于它的起源却说法不一。但是最早的说法是源于西汉时期的名将韩信。

  据说韩信在刘邦建立汉朝后就请封为诸侯王,刘邦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只能同意封韩信为异姓王。刘邦建朝之初的分封制一直是他的心头刺,为了拔掉这根刺,刘邦和狠毒的吕后一起策划如何除掉这些异姓王,集中皇权。韩信就被人诬告造反,被刘邦押到了京城来,刘邦卸了韩信的王位,将韩信贬为侯。之后吕后和萧何联合起来,加害韩信,韩信就因为谋反罪被关在了牢房里。

  韩信知道这一次自己是逃不掉了,但是他这一身的本事还没有传人呢!于是他向吕后提出自己想要写一部兵书,将自己的兵法思想一代代传下去。可是吕后却并没有同意,反而下令不许韩信写兵书。韩信于是感叹:吕后这是想要自己在历史上永远消失啊!一个每天给韩信送饭的狱卒很崇拜韩信,一次送完饭后,他跪在韩信面前,希望韩信将兵法传授给他,可是韩信说自己就是因为这一身用兵的本领才被抓的,不想连累无辜的人。

  后来狱卒再来给韩信送饭的时候,眼里充满了泪水,韩信说:“是不是吕后已经要对我下手了?”狱卒回答:“是!”韩信让这个狱卒坐下来,然后拿起一根筷子在地上画上一个框,在框的中间画了一条“界线”,上面写着“楚河”、“汉界”,在界线的两边共画了三十六个小格子。韩信说这是自己研究的奇术,为了报答这位兄弟的照顾之情,就将这个传授给他。韩信分了三十二块纸片,十六个上面写上相、兵、马、车等字,在另外十六个上写了将、士、相、卒等字。

  韩信告诉狱卒,这两边分别就代表着两军对垒,然后他移动这些纸片,代表着行军的策略。在韩信被杀后,狱卒逃走了,他带着韩信交给自己的奇术,到一个地方隐居起来,整天就推演这个奇术,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因为“奇”和“棋”同音,而且这个很像战场,所以取名为“象棋”。

  风筝这种玩具是中国所特有的,在南方风筝被称作“鹞”而在北方则被称作“鸢”。唐朝时候赵昕写了一本《熄灯鹞文》,上面记载了韩信发明了风筝,然后在和项羽的垓下之战时,让张良坐在风筝上唱楚歌,传到了项羽的阵营中,使得许多楚军纷纷回忆起家乡,纷纷逃跑。关于这个故事的版本有很多种,还有人说当时不是张良坐在风筝上,韩信为了击溃楚军军心,命令人用牛皮制成了风筝,上面绑着竹笛,风筝飞上天后,笛子就被风吹响,汉军就和着笛子的声音唱起了楚歌。还有人说韩信不止将风筝用在了这一场战役中,他还用风筝来测量过距离。

  除了上面两个故事,民间还流传着关于韩信的分油的故事。有两个人正在路边纠结,他们有三个容器篓子、罐、葫芦,一共有十斤油,只能靠这三个容器来装。但是这两个人不知道怎么才能平分下来变成五五分。篓子里面是满满一篓子的油,罐和葫芦是空的。可是罐只能装七斤的油,葫芦更少只能装三斤油,这可难为了两个分油人,于是两个人就拿着这三个容器倒来倒去的,始终没办法平分。韩信骑着马路过,看见了这件事,就对这两个人说“葫芦归罐罐归篓,分了油就各回各家吧!”这两个人一听按照韩信的办法,真的平分了这十斤油。人们通常的想法都是要把大容器中的东西往外倒,可是韩信却逆向思考,将小容器里的东西往大的容器中“归”,光是这种思维就要灵活许多。

  除了这些故事还有很多跟韩信有关的成语,例如多多益善、十面埋伏、置之死地而后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胯下之辱、伪游云梦等等。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韩信分油的故事韩信走马分油是怎么分的?

成语典故_韩信分油的故事韩信走马分油是怎么分的?  韩信的故事之韩信立马分油的故事  韩信是汉代的大将,小时候便爱动脑筋,聪明过人。  传说有一天,街上的两个卖油人正在争吵不休。路过这里的韩信,出于好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典故

1.与历史典故有关的成语历史典故的成语: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韩信分油的故事 韩信走马分油是怎么分的?

  韩信的故事之韩信立马分油的故事  韩信是汉代的大将,小时候便爱动脑筋,聪明过人。  传说有一天,街上的两个卖油人正在争吵不休。路过这里的韩信,出于好奇,呆呆地看着。他终于明白,原来这两个人合伙卖油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汉中著名成语典故大全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汉中有2300年文明史。刘邦、韩信曾在这里建功立业,创造了辉煌的汉代文化;诸葛亮8年征战,六出祁山,最后长眠于定军山下;李白、杜甫、苏轼、陆游,也曾在这里留下壮丽诗篇。自古至今,褒姒、张骞、蔡伦、

历史典故 汉中著名成语典故大全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汉中有2300年文明史。刘邦、韩信曾在这里建功立业,创造了辉煌的汉代文化;诸葛亮8年征战,六出祁山,最后长眠于定军山下;李白、杜甫、苏轼、陆游,也曾在这里留下壮丽诗篇。自古至今,褒姒、张骞、蔡伦、李固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多多益善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_多多益善的主人公是谁?多多益善的成语出处  韩信的故事——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您最多能带十万。又问:你能带多少?韩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十面埋伏的故事

  秦朝末年,韩信属于楚军的行列,曾经多次参加战争,但是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后来楚军由项羽指挥,可是项羽却不肯重用韩信,因此他决定到刘邦领导的汉军中找出路。韩信本来就不是什么出名人物,所以到了汉军中间他

历史人物 韩信的一生经历创造出了34个成语,每一个都是经典,你知道哪些呢

韩信的一生经历创造出了34个成语,每一个都是经典,你知道哪些呢我国拥有许多成语,这些成语每一个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典故,这些成语的由来就是来自于这些典故。其中历史上有一个人,在历史上有34个成语与他一生

韩信为何能忍胯下之辱

韩信并不是一个让人陌生的名字,多多益善、胯下之辱、一饭千金、背水一战等,这些我们常用的成语都和韩信有关,看来韩信的作为不仅在军事上,在文学领域也是有所建树的,当然我们熟知的韩信,不是仅仅靠几个成语就能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暗度陈仓的故事 成语典故暗度陈仓主人公是谁

  暗度陈仓的主人公-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