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高僧半夜见只苍蝇,大彻大悟写下这首禅诗,道尽你我常犯的错

Posted 高僧

篇首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代高僧半夜见只苍蝇,大彻大悟写下这首禅诗,道尽你我常犯的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代高僧半夜见只苍蝇,大彻大悟写下这首禅诗,道尽你我常犯的错

灵感对于凡人来说,可遇不可求;对于高僧来说,却是开悟的必须,只是很难很难!当年唐代女禅师无尽藏参悟不了,师父便让她四处寻找春天。可怜女禅师历经千辛万苦,访遍名山大川,最后却在自己庵庙门口发现了第一枝春梅,并写下了《嗅梅》。诗中「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令人惊艳,最终无尽藏成了我国第一位女禅师。 其实久久不能参悟的不只是无尽藏一人,还有北宋的一位「 ”笨和尚「 ”白云守端。守端20岁出家,年少聪慧,对其它佛理无一不通,唯参悟不了”色即是空「 ”4字。其实这4个字出自玄奘译的《心经》,全句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看似字字简单,却是很玄的一句禅语。 当时白云守端理解不了,老师父便让他闭门细想。守端连想几日都不明白,一天夜里突然看见只苍蝇在灯光下冲向纸窗,希望能离开窗户,在试过几次失败后便四处乱撞,最后终于被它撞到了大门,飞了出去。看见这一幕,守端大彻大悟写下一首名为《蝇爱寻光纸上钻》的禅诗,全诗寥寥数句,道尽你我常犯的错,流传了千年。 《蝇爱寻光纸上钻》北宋.白云守端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首句钻纸蝇看见外面的光线从纸窗透进来,便冲了上去,这是不少飞蛾类生物共同的特性,是再常见不过的现象。但诗人却陷入了深思,他想到了佛理,窗户看似是出口,其实不过是表象。 次句「 ”不能透处几多难”一语双关,钻纸蝇终究不可能从窗户飞出去,这是它的难,无论它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而对于世人来说,如果只看事物的表象,终难有所突破,更无法获得心灵的自由。 第三句诗人笔锋一转,「 ”忽然撞着来时路”是钻纸蝇突然间找到了出口,但这个出口不是窗户,而是「 ”来时路”,也就是大门口。诗人用「 ”来时路”来形容这个出口是因为钻纸蝇本来是知道来路的,只不过被光线蒙蔽了眼睛,一时迷糊而已,这就是所谓的忘了初心。对于世人来说,人生种种难题的答案或许我们是知道的,只是在纷繁中失了心智,才会终日纠结。 最后一句「 ”始觉平生被眼瞒”是诗人悟透了「 ”空即是色”之理。钻纸蝇被眼前所瞒,那瞒住你我的又何尝不是眼前看似真实,实则虚妄的表象呢。诗人用7个字,将这个道理一笔点出,十分高明。 全诗用字通熟易懂,无一生僻字,但在明如白话的语句中却道出了深刻的道理。事实上,往往最难悟透的道理,都能在平日的生活里找到答案,因为这只钻纸蝇,白云守端最后终成一代高僧,而他这首诗也流传了千年。这首诗中的道理大家理解了吗?欢迎讨论一、二。

相关参考

杜甫的这首五言律诗,气势磅礴却又充满无奈,最后两句道尽孤独

杜甫是一位非常有天分的诗人,七岁就能作诗,不折不扣的神童。或许上天故意考验他,目的是让他在困境中寻找灵感,发挥出最大潜力,如此才能成为世人敬仰的“诗圣”。饱读诗书的杜甫,满怀信心进京赶考,本以为十拿九

皇太后失恋后写下一首著名的诗,道尽了相思之苦

大家都知道一些历史上掌权的太后,比如吕雉、武则天、慈禧。使用其实,还有一位太后,并不常被人提起,她就是北魏孝明帝元诩的母亲胡充华。在南北朝时期,曾有残酷的「”立子杀母”制度,也就是说,孩子一旦被立为太

白居易登上岳阳楼,写下一首千古悲愤之作,道尽人生无奈

《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学而优则仕”,它的意思是,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但是一旦靠读书做官后,就代表着进入了宦海的沉浮,必须做

纳兰性德为悼念妻子,含泪写下一首词,其中7个字道尽内心悲痛

历史上的那些朝代,几乎都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文化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尽管诗歌是在唐朝达到鼎盛,词在宋朝达到极致,却并不意味着其他朝代没有著名的诗人和词人,清代出身名门

听说好友丁玲去世,鲁迅悲痛地写下这首七绝,最后才知闹了个乌龙

在很多人眼里,鲁迅先生的脾气是不好的。先生敢说敢做,被他怼过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正像他在《自嘲》诗中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怂”、「”不惧”、「”不退”的牛人。但这7个字针对的是一

听说好友丁玲去世,鲁迅悲痛地写下这首七绝,最后才知闹了个乌龙

在很多人眼里,鲁迅先生的脾气是不好的。先生敢说敢做,被他怼过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正像他在《自嘲》诗中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怂”、「”不惧”、「”不退”的牛人。但这7个字针对的是一

从没去过战场的书生,却写下这首慷慨的边塞诗,末句开启盛唐大门

唐高宗时期,帝国的边境战事又开始频繁起来了。原因很简单,自从天可汗李世民驾崩之后,周边被打服的强国又蠢蠢欲动,他们要试探唐朝的底线。其中最为活跃的,还是已经被打灭国的突厥余部以及新兴的吐蕃势力。也就在

从没去过战场的书生,却写下这首慷慨的边塞诗,末句开启盛唐大门

唐高宗时期,帝国的边境战事又开始频繁起来了。原因很简单,自从天可汗李世民驾崩之后,周边被打服的强国又蠢蠢欲动,他们要试探唐朝的底线。其中最为活跃的,还是已经被打灭国的突厥余部以及新兴的吐蕃势力。也就在

宋代志怪故事——承天寺(司户滕恺前生原来是高僧)

(泉州承天寺)【白话】滕恺(字南夫)是江西婺源人。他在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进士及第,朝廷给他调官做信州(江西上饶)司户。上任后,他有一回做梦去另外一个地方,到的是一座寺庙,看到寺庙牌匾写着「”

宋代志怪故事——承天寺(司户滕恺前生原来是高僧)

(泉州承天寺)【白话】滕恺(字南夫)是江西婺源人。他在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进士及第,朝廷给他调官做信州(江西上饶)司户。上任后,他有一回做梦去另外一个地方,到的是一座寺庙,看到寺庙牌匾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