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兵衰落背后,谁是推手

Posted 元年

篇首语: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凉兵衰落背后,谁是推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凉兵衰落背后,谁是推手

西凉兵在东汉末年几乎所向披靡,董卓大军不仅可以碾压袁绍为首的关东诸将,而且可以碾压马腾、韩遂、马超的西凉铁骑。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率领西凉军进入洛阳控制朝政,短期内兼并大将军何进与车骑将军何苗旧部,还吞并了丁原的并州兵,一时风光无两。初平元年(190年)袁绍组织了关东诸将讨伐董卓,却对董卓无可奈何。联军在曹操、鲍信等人带领下,试图占领成皋县,董卓派徐荣率军迎战,在荥阳汴水旁大败联军。孙坚领荆州、豫州军北上雒阳,在梁县东,也被徐荣击败。董卓甚至率军渡过孟津,击败河内太守王匡军。即使是董卓被王允挑动董卓心腹爱将吕布刺杀后,西凉兵依旧战斗力爆表,不仅攻占了长安逼死王允逼走吕布,而且击败了袭击长安的马腾、韩遂、马超大军。 从中平六年(189年)董卓霸京师到建安元年(196年)李傕与郭祀内讧导致汉献帝外逃,西凉兵控制朝政7年之久,甚至击败了所有敢于同西凉兵交战的其他军事集团。即使是「 ”江东猛虎”孙坚,《后汉纪》记载长史刘艾认为「 ”坚昔西征,其计策略与人同,无故从诸袁儿,终亦死尔”,「 ”坚用兵不如李傕、郭汜。坚前与羌战于美阳,殆死,无能为”,不仅认为孙坚会早死(如同郭嘉预言孙策),而且孙坚用兵不如李傕、郭祀。西凉兵战斗力爆表,后来却被曹操碾压,所谓何事? 初平元年(190年)袁绍组织关东诸将讨伐董卓时,尚书郑泰就认为「 ”明公出自西州,少为将帅,闲习军事。袁本初公卿子弟,生处京师,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临锋决敌,非公之俦也。况王爵不加,尊卑无序,若恃众怙力,将各棋峙以观成败,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也。且山东承平日久,民不习战;关西顷遭羌寇,妇女皆能挟弓而斗,天下所畏者,无若并、凉之人与羌、胡义从;而明公拥之以为爪牙,譬犹驱虎兕以赴犬羊,鼓烈风以扫枯叶,谁敢御之”。郑泰这句话主要表达了3层意思,第一是董卓惯战沙场军事经验丰富而袁绍等人只是纨绔子弟缺乏军事经验,关东诸将乌合之众难以形成统一战斗力,西凉经常遭遇羌胡侵扰妇女都能上阵作战拥有天下精兵。东汉末年主要边荒在西北羌胡,这也导致西北边境拥有天下最强的军事力量,西凉兵冠绝天下也就理所当然,这是一支百战精兵,而不是袁绍、曹操这些人临时组建的「 ”农民武装”。 战争是个大学校,曹操等人招募的新兵虽然不是董卓西凉兵对手,但曹操等人擅长学习,逐渐在镇压黄巾起义以及与陶谦、吕布等人的军阀混战中积累了军事经验,打造出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强军。从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于扶罗等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到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被迎为兖州牧并击败青州黄巾军主力;从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在匡亭六百里大追击大败袁术、黑山军、南匈奴联军,到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因为父亲曹嵩遇害击破徐州牧陶谦;从兴平元年(194年)曹操被吕布袭破兖州再到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击败吕布收复兖州;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救援刘备击败吕布,到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击败张绣与袁术,曹操已经崛起为仅次于袁绍的关东头号诸侯,战斗力远远超过当年的西凉兵。这才有建安三年(198年)曹操遣谒者裴茂率中郎将段煨讨李傕夷三族,当然这一年曹操彻底消灭吕布。 董卓掌握着东汉末年最精锐的西凉兵,利用袁绍、曹操等公卿子弟缺乏军事经验,很将其「 ”暴打”。但只要董卓不能短期内将袁绍、曹操等人消灭,那么袁绍、曹操等人就可以「 ”在战争中学会战争”,逐渐积累军事经验,甚至将一支招募的新兵打造成铁血强军。此外,曹操等人还不断参加军阀混战并镇压黄巾起义,通过「 ”打怪升级”提高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曹操等人官宦家庭出身,饱读诗书,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学习机会和成长时间,他们就可以通过学习兵法与战斗实践实现「 ”弯道超车”。董卓的西凉军依靠的「 ”惯战沙场”军事经验这种「 ”先发优势”逐渐被曹操等人「 ”追平”,曹操等人通过阅读兵法战例的知识优势逐渐显露出来,最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学院派”击败了董卓等人的「 ”野蛮生长派”。 董卓的西凉军,最终被曹操碾压,知识就是力量,经验可以积累。只要你不能短期内消灭有知识的对手,那么你的对手就能积累经验并发挥知识优势反超。

相关参考

八王之乱残忍杀戮的背后谁是胜利者

  【八王之乱】残忍杀戮的背后谁是胜利者?  八王之乱,是中国魏晋朝代的一次重要纷争。经过八王之乱,中国的历史又开启了新的一页。八王之乱中,死伤无数,到底谁才是这场战争中最后的胜利者?今天,小编给大家

郭松龄倒戈事件的背后,谁是真正的幕后人物呢

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冯玉祥就曾与郭松龄订立秘约,要郭回师推倒张作霖,由于当时战争很快就结束了,而未成行。浙奉战争期间,冯郭间的联系亦颇为密切,以至于张氏父子对其产生了怀疑。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张学

郭松龄倒戈事件的背后,谁是真正的幕后人物呢

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冯玉祥就曾与郭松龄订立秘约,要郭回师推倒张作霖,由于当时战争很快就结束了,而未成行。浙奉战争期间,冯郭间的联系亦颇为密切,以至于张氏父子对其产生了怀疑。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张学

为何说三国“虎痴”许褚是曹操最好的保镖?

在《三国演义》里,许褚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曹操西征马超时,西凉兵非常骁勇,曹操这一战打得险象环生,多亏了许褚,否则曹操就真的挂了。当曹操准备强渡黄河时,马超的军队杀过来了。曹操玩淡定,眼看万余西凉兵杀

诸葛亮只排第四 谁是中国古代第一军师

中国古代的军师,往往是智慧的化身,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令一支军队丢盔卸甲、让一个国家土崩瓦解。历史上许多金戈铁马的战场,都有着军师的足迹,许多成功君王的背后,都有着军师的身影。尽管所处职位不同,但有一

康熙清除鳌拜的真正幕后推手

  康熙幼年智勇双全除鳌拜的故事一直是历史文学作品里的热门主题,虽说是一朝之君,但小小年纪如何清除顽党,或许幕后的推手是不可缺失的重要角色。  玄烨继位后,四辅臣“担当国事,裁决庶务;入白太后,则别无

到底谁是曹操帐下第一谋士? 郭嘉和荀彧

谈及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向来都是众口不一。有人说是郭嘉,有人说是荀彧。支持郭嘉的人认为,曹操曾多次表露痛失郭嘉的伤感,并且也曾写信给荀彧一再称赞郭嘉。那么事实上郭嘉真的是第一谋士吗?曹操盛赞郭嘉的背后

真正清除鳌拜的幕后推手其实康熙

康熙幼年智勇双全除鳌拜的故事一直是历史文学作品里的热门主题,虽说是一朝之君,但小小年纪如何清除顽党,或许幕后的推手是不可缺失的重要角色。玄烨继位后,四辅臣当国事,裁决庶务;入白太后,则别无可否,惟唯诺

明清转折战背后三细节,让人愤怒的深层原因

一提到明朝衰落,大明和女真交战的转折点,萨尔浒之战必然成为议论焦点。萨尔浒之战,大明四路进击,三路被全歼。人员损失五万六,枪炮火器损失两万余件。从此汉人江山开始风雨飘摇。细究萨尔浒之战败因,没有人不为

秦朝崩塌的最大推手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时期的太监。赵高是赵国人,出身卑微。他的父亲因犯重罪,不仅自己被处以宫刑,而且也连累赵高的母亲被罚为官家奴婢,后来赵母与人野合生下了赵高。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