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享受最高礼遇的两位山东籍汉臣

Posted 进士

篇首语:见强不怕,遇弱不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清朝享受最高礼遇的两位山东籍汉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清朝享受最高礼遇的两位山东籍汉臣

大清朝有两位山东籍汉臣,不但死后被谥「 ”文正”(大清近300年国祚,仅谥八位「 ”文正”大臣),而且皇帝(乾隆、咸丰)还亲自去府上吊唁。这恐怕是有清以来,汉臣享受的最高礼遇了。生封公孤,死谥文正。更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第一位是山东诸城(现属高密)的刘统勋。单看他的家世就知道刘家有多厉害了: 爷爷刘必显,顺治初年进士; 父亲刘棨,康熙二十四年进士; 长子刘墉:乾隆十六年进士;(对,就是影视剧里的刘罗锅) 孙子刘镮之:乾隆四十四年进士(历任户部尚书、顺天府尹、吏部尚书、太子少保等职)。 第二位是山东惠民(现改滨州)的杜受田。杜家在山东,从某种程度上讲,不亚于刘统勋他们家。杜家有「 ”一门七进士”、「 ”父子五翰林”的美誉。其父杜堮为嘉庆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其子杜翰为咸丰帝托孤的顾命八大臣之一。 杜受田高考(会试)是山东状元,殿试二甲第一名。 史学界对大清被谥「 ”文正”的八位颇有微词,唯独对刘统勋、曾国藩赞誉有加。因为其他六位有五位是皇帝师傅(包括杜受田),这无形中降低了大清朝「 ”文正”大臣的含金量和影响力。

相关参考

清朝唯一破例入庙的汉臣 大清三朝元老张廷玉

张廷玉是清代三朝元老大臣,于雍正年间到达了政治生涯的顶峰,他在谕旨与文字编撰、军机制度的设定以及奏章制度的改革完善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了直至清代末期的历史,除了政治功绩以外,张廷玉的品行作风也极为端正。

清朝唯一破例入庙的汉臣 大清三朝元老张廷玉

张廷玉是清代三朝元老大臣,于雍正年间到达了政治生涯的顶峰,他在谕旨与文字编撰、军机制度的设定以及奏章制度的改革完善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了直至清代末期的历史,除了政治功绩以外,张廷玉的品行作风也极为端正。

他是大清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论张廷玉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众所周知,在清朝初期,为了让自己的满族能和前明汉族合作的融洽,便广招汉族贤士为己用,特别到世祖顺治爷、太宗皇太极时期更加的明显。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比如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

历史人物 康熙一直记恨的儿子,雍正却给了他最高的礼遇

康熙一直记恨的儿子,雍正却给了他最高的礼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朝的康熙皇帝在8岁的时候就开始登基了,在15岁开始亲政,他也是在封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在康熙期间,他平定了三藩,

历史人物 康熙一直记恨的儿子,雍正却给了他最高的礼遇

康熙一直记恨的儿子,雍正却给了他最高的礼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朝的康熙皇帝在8岁的时候就开始登基了,在15岁开始亲政,他也是在封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在康熙期间,他平定了三藩,

辽朝最大汉臣韩德让简介 韩德让是怎么死的?

  韩德让是辽朝著名大臣,是辽臣中辅政最久、集权最多、宠遇最厚、影响最大的一人,有辽朝最大汉臣之称。作为一位汉族大臣,韩德让能在辽朝有如此大的成就,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  韩德让生于公元941年,去世

历史人物 清朝时期两大官位最高的汉臣,结局分别如何

大家好,我是本站小编,说起张廷玉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廷玉,康熙年间的进士,因为父亲张英就是大学士,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做事谨慎,举止沉稳。虽然是汉人却精通满语,得到了康熙的赏识而得以到南

历史人物 辽朝最大汉臣韩德让简介 韩德让是怎么死的

  韩德让是辽朝著名大臣,是辽臣中辅政最久、集权最多、宠遇最厚、影响最大的一人,有辽朝最大汉臣之称。作为一位汉族大臣,韩德让能在辽朝有如此大的成就,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  韩德让生于公元941年,去世

他是整个满清获最高荣誉的汉臣,曾国藩都没份,眼馋得直流口水

孔子俗话说,盖棺定论。这就是说,人死了,这个人的一生就彻底交代了。等盖上棺材板,就可以评价此人的一生了。古人是很重视这种人生评价的,为何?利益和荣誉所驱使。因为对自己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子孙的发展。

如何评价张廷玉此人?清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的故事

  张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在康熙朝出入仕途,步步高升,在雍正一朝之时,盛宠隆恩,乾隆之时,却引得皇帝记恨,君臣矛盾严重。  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是康熙朝重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