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头号宠臣李卫, 巅峰权势有多大? 看看乾隆有多恨他, 就明白了

Posted 总督

篇首语: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雍正头号宠臣李卫, 巅峰权势有多大? 看看乾隆有多恨他, 就明白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雍正头号宠臣李卫, 巅峰权势有多大? 看看乾隆有多恨他, 就明白了

在雍正短短十三年的帝王生涯里,田文镜、李卫、鄂尔泰三人一直是雍正眼里的大红人,尤其是李卫,最受雍正帝宠爱。历数清朝官员,李卫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先祖曾是明朝的锦衣卫千户,传到李卫这一代虽没了官职,不过好在家境优厚度日无忧。李卫不爱诗书,斗大的字也不识几个,不过却十分向往当官。 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入仕,做了兵部员外郎,两年后升为户部郎中,管理钱粮收缴事务。虽然只是个五品小吏,但他十分刚直,不畏权贵,敢于揭发一些朝中亲贵违法乱纪之事。雍正帝还没即位时,就听说过李卫的事迹,对他颇为欣赏。于是登基后立即对李卫提拔重用,任命他为云南盐驿道(从三品),仅仅一年之后李卫就升任布政使(从二品)但仍兼管盐务工作。 康熙晚年,清朝上下已经严重腐败,雍正帝其实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当时的盐政弊病严重,尤以云南为甚,当时云南的井盐由官府掌控,官运官卖,许多官吏趁机大捞油水,国家盐税亏空,百姓吃盐困难。李卫大刀阔斧,采取了招商行盐、降价拨销、追补盐课等一系列措施,迅速改革了云南盐政的积弊,不仅增加了食盐的销量,还使原来亏空的盐课变成三万余两盈余,这些功绩,雍正帝都看在眼里。 盐课在古代社会一直是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民间走私最厉害的地方。眼见李卫在处理盐政上有独到心得,雍正三年李卫调任浙江巡抚,主管两浙盐政,当时两浙地区盐枭盛行,组织强大。李卫大力打击私盐贩子,设官兵巡缉查私,督饬将吏水陆巡查,打击盐枭整顿盐政。对参与私盐买卖的豪强地主及达官贵人,也绝不留情。这项工作也做得让雍正帝十分满意。 彼时江浙地区的社会秩序混乱,盗匪频频出没,李卫经走访发现之所以当地多盗贼,是因为人多地少,以致无业农民只能以偷盗为生,为此他招募百姓垦田晒盐,减少失业农民的数量,又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江浙地区在他的治理下,一改此前的积弊,以致"千里无盗贼"。雍正为此多次下发批示让各省官吏学习:「 ”督抚中能察究匪类,惟李卫为第一,尔当仿效之。”。 雍正在总结李卫的工作成绩时,不吝赞美:「 ”乃成全圣祖之是也,岂止朕之功臣,乃朕之恩人也。”竟视其为恩人,提升李卫为两江总督兼管浙江。两江总督本来就管理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加上浙江,也就是说东南4个省都在李卫的控制之下,这都是大清朝最重要的财赋来源之地,全国最富庶的地区,说是掌控王朝经济命运也不为过。要知道李卫可是汉人,可见在雍正眼里他有多重要。 雍正七年,李卫封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傅,后又升任直隶总督,命提督以下并受节制。终雍正帝一朝,李卫官运亨通,风生水起,不过这也和雍正帝「 ”取才”的用人方式有关。李卫虽然政绩卓著,但却恃才傲物,不懂圆滑为官之道,甚至仗着雍正帝对他的宠幸,不将上司放在眼里,和同僚间的关系也不好,屡屡被参。为此雍正帝多次告诫他「 ”时戒血气,少务和平”。 李卫可犯了难,既要刚直不阿,又要有涵养、做个全人,谁能做到?干脆来了个「 ”置若罔闻”,该咋样还是咋样。但是这个脾气到了乾隆时期就吃不开了,乾隆是个小心眼,吃软不吃硬,上台以后,他也有自己的心腹集团,并不喜欢李卫,但因其能秉公执法,特赐「 ”四团龙补服”。后来李卫渐渐失宠,乾隆收回了很多雍正帝当初的赏赐,不过并没有为难他。 乾隆三年,李卫因病去世,年五十一岁,乾隆以总督的规格厚葬了他,并赐谥号「 ”敏达”,入京师贤良祠,其五子皆在朝为官。后来不知为何,乾隆突然非常厌恶地评价李卫:「 ”于督抚中并非公正纯臣,在浙江无功德于民,闻其仰借皇考恩眷,颇多任性骄纵之处。设使此时尚在,犹当究治其愆!”如李卫地下有知,估计要庆幸自己死的早!

相关参考

雍正的心腹李卫,在历史上权力有多大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看《雍正王朝》,复习历史知识点(3)。在《雍》剧里,李卫自从被年羹尧带出雍王府候,一路仕途特别顺利。先是从最基层的“七品芝麻官”知县起

乾隆讨厌雍正宠臣李卫,御批他非公正纯臣,缘由竟是因为一名道士

清朝雍正皇帝时期的宠臣李卫是读者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因为《雍正王朝》、《李卫当官》等热播历史剧的缘故,李卫的拥趸还不少,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叫花子出身,不畏权贵,聪明机灵的角色。电视剧中人物的描写当然是

为何雍正不惜自我打脸,都要处死宠臣诺敏

雍正是个手腕极为强硬的皇帝,对于大臣赏罚分明,若是有人触犯律法,不管曾经的功劳有多大,如今的官衔有多高,绝不会姑息,年羹尧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年羹尧不仅功勋卓著,驰骋疆场十余年,且是雍正的大舅哥,名副

清朝八旗的旗主权势有多大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为何清朝时期旗人出身的官员升迁后,最怕见到旗主?原因很简单,因为,无论这个官员的职位有多大,但是在八旗内部,其政治地位依然要低于旗主,甚至在名

九千岁”魏忠贤的权势到底有多大

九千岁”魏忠贤的权势到底有多大?魏忠贤是怎么死的?  魏忠贤,明朝末年著名宦官。入宫后,除忠义大太监王安,取代王安之位登上大太监之位。又与皇帝奶妈客氏客映月组成客魏集团,将大明王朝控制在自己手中。他与

看看古代女子嫉妒的力量有多大

北宋的文人宋子京,一辈子干了件大事,就是修《唐书》。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每次宴会之后,洗漱完毕,立马做功课。可不是一个人,要带着姑娘们。卧室门打开,垂帘,点着大蜡烛,姑娘们左右侍立,铺纸的铺纸,研磨的

雍正身边的3大宠臣,为何只有李卫能善终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雍正年间最受雍正皇帝宠信的三位大臣分别是年羹尧、李卫和隆科多,但是这三位宠臣的命运却各不相同。康熙末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或许是康熙皇帝太牛,生的儿子也

雍正王朝3大宠臣,为何只有李卫得以善终

雍正能荣登皇位,除了靠的多年韬光养晦和隐忍不发外,他还有一个小集团,在关键时刻派上大用场。雍正与隆科多、年羹尧和李卫交往甚密,夺嫡中通过隆科多稳住朝中大局,通过年羹尧间接控制西北地区局势,最终一举铲除

知府和巡抚的差别有多大

知府跟巡抚都是过去两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官职,它们各自出现的时间,有很大不同。知府正式出现在北宋,巡抚最早出现在明朝。在最初设立时,它们都非常不完善,各有缺陷。知府最初设立时,朝廷担心它在地方权势过大,进

從一品在清朝,權力有多大

解讀:「從一品」在清朝,權力有多大?享受什麼待遇?張廷玉在雍正朝大受恩寵,雍正授予其保和殿大學士榮譽稱號,躋身正一品行列。有清一代,獲得保和殿大學士榮譽稱號的漢人大臣,唯有張廷玉。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