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古代科举的舞弊与反舞弊

Posted 考生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古代科举的舞弊与反舞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古代科举的舞弊与反舞弊

科举制是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吏的制度,自隋代创立至清代灭亡,存在了1300多年的时间。一经创立,舞弊现象就应运而生了。「 ”通关节”「 ”冒籍”「 ”枪替”「 ”夹带”等千奇百怪的手法层出不穷,常常把考场搞得乌烟瘴气。与科举舞弊相对的,则是历朝历代绞尽脑汁的反舞弊措施。双方斗法的1300余年中,既有说不尽的十年寒窗一朝高中,也有道不清的不学无术科场舞弊,真正诠释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在科场舞弊的种种手法中,「 ”通关节”是最为普遍也最难禁止的一种。所谓「 ”通关节”,就是现在所说的「 ”走后门”,指考生通过贿赂考官或与考官拉关系,使其为自已的卷子判高分,以赢得「 ”金榜题名”的机会。 在唐代,科举考试很看重考生的诗才,于是很多考生在考前「 ”投卷”,即将自己的诗词文赋献给当朝名流,让他们在判定名次时为自己说话。同时,考生直接向考官「 ”投金”。因此,唐代科举常常在考试之前就已经内定了名次。唐代诗人杜牧曾经将自己所写的《阿房宫赋》投给当时的朝臣,受到二十多位大臣的一致赞赏。然而由于考试的前几名早已内定为权贵子弟,杜牧最终只列第五。 为了杜绝「 ”通关节”,宋代科举考试推出了两项反舞弊措施:「 ”糊名”和「 ”誊录”。所谓「 ”糊名”,就是将考生的姓名、籍贯和初定等第等信息糊起来;所谓「 ”誊录”,则是将考生的考卷重新抄录一遍,将抄录本拿给考官审阅。这两项措施使考官无从辨认考卷出自哪位考生之手,避免了考官给特定的考卷判高分。 「 ”糊名”和「 ”誊录”推行以后,果然有效遏制了徇私舞弊之风。有一年,大文豪苏轼的门生李廌参加科举考试,适逢苏轼担任主考官。苏轼希望李廌高中,便在阅卷之时仔细辨认李廌的考卷,发现一篇文章颇似出自李廌之手,便欣喜地说:「 ”此人当拔得头筹!”然而后来才发现,这篇文章竟然是另一名考生章援所写,而李廌不幸落榜。这个例子印证了「 ”糊名”「 ”誊录”的效果,然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考生们立即想出了破解的办法。不久,另一种形式的「 ”通关节”就蔓延开来。考生通过在考卷上做暗记,通常是在段末以「 ”也矣”「 ”也欤”「 ”也哉”等虚词标记,或在文中使用特定的生僻字,然后将暗记写在条子上递给考官。如此一来,考官便能从众多考卷中找出这位考生的卷子。 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考生罗鸿绎事先向考官李鹤龄递了「 ”关节”条子,约定三场考试中,第一篇文末用「 ”也夫”两个字,第二篇文末用「 ”而已矣”三个字,第三篇文末用「 ”岂不惜哉”四个字,最后再以「 ”帝泽”两个字结尾。李鹤龄依据这几处暗记,找到了罗鸿绎的考卷,写下了「 ”气盛言宜,孟艺尤佳”的评语。后来,罗鸿绎果然高中举人。尽管朝廷针对「 ”通关节”不断推出新措施,例如「 ”锁院”(将考官封闭)等,然而考生「 ”通关节”的手法越来越高明,类似舞弊现象仍屡禁不止。 除了「 ”通关节”,考生舞弊的方式还有「 ”枪替”「 ”冒籍”「 ”夹带”、泄题、互相抄袭、割换考卷、场内传递等十几种,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 ”枪替”就是找人替考,受雇替考的人被称为「 ”枪手”。这种舞弊手法多见于考取秀才的初级考试,有时也发生在考取举人的乡试中。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考生岑照请颇有才学的官员叶道和帮忙替考,许诺考中举人后付给叶道和300两银子。叶道和混进考场,替岑照考了全部三场考试,最终岑照竟名列举人第一名。后来,「 ”枪替”被人揭发,岑照和叶道和双双被斩。为了防止考生找人「 ”枪替”,清代做出了五名考生互结联保的规定,即同考的五人互做担保,并找一到两名廪生(科举考试生员名目之一,享受朝廷补助)认保,一旦发现「 ”枪替”现象,则五名考生连坐,认保的廪生被革职。 所谓「 ”冒籍”,是指考生冒外州、县的籍贯参加考试,一则占用其他州、县的录取名额,二则在本州、县考又去别的州、县应考,以增加录取机会。「 ”冒籍”现象也多发生于初级考试。为了杜绝「 ”冒籍”,自清康煕年间起,朝廷推出了「 ”审音”制度,即核对考生的口音,以判别其是不是本州、县人。此外,五名考生互结联保也是防止「 ”冒籍”的措施之一。 「 ”夹带”就是「 ”打小抄”,考生将抄好的四书五经或往届优秀文章偷偷带进考场,以便抄袭。明清科举以八股取士,重视机械记忆,故「 ”夹带”的现象在明清时期很普遍。明清考生「 ”夹带”的技术十分高超,往往以几毫米见方的蝇头小楷誊录整部论语,或抄在小纸卷上,或抄在衣服夹层,或抄在胳臂、大腿上,令监考人防不胜防。明清朝廷针对「 ”夹带”手法,推出的反舞弊措施是最多的。例如,考生穿戴的衣裤鞋帽都必须是单层的,不能有里衬;砚台不能过厚,毛笔必须空心,烛台必须是单盘的,而且用锡做成,烛台柱子中空通底,盛放这些工具的篮子必须镂空能看清里面;甚至考生自带的食品也必须切开,供巡查官检验。为了防止考生将文章抄在身体上,朝廷甚至规定,考生入场时要解开内衣内裤,接受严格搜检。乾隆年间,顺天乡试曾经开展了一次空前绝后的严查,派出大批军役逐个搜身,并规定搜到「 ”夹带”一个赏银三两。结果,那次考试搜出「 ”夹带”者40余人,交白卷者68人,没有答完的考生329人,文不对题的考生276人,而慑于严查未敢入场的竟有将近3000人。乾隆帝听说后大惊而怒,立即对科举考试做出了更严格的规定。 针对考场内的抄袭、换卷、传递纸条等舞弊行为,朝廷则规定夹带用的麻布坎肩考生间隔入座,并建了高楼,专门监视考生的一举一动。 考生的舞弊与朝廷的反舞弊争相斗法,考生频频岀招,朝廷则见招拆招。然而「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朝廷少数人的智慧终究难以应对干万考生的「 ”奇技妙招”。于是,朝廷只得用异常严厉的惩罚措施来威慑考生。 惩治科举舞弊力度最大的朝代是清代。清代对于考生「 ”通关节”「 ”枪替”以及考官徇私舞弊等行为,一经发现都要判处死罪。顺治年间,大理寺左评事李振邺担任考官,自拟了几十个「 ”关节”条子,公然向考生出售。被举报后,李振邺与另外四名兜售「 ”关节”条子的考官和两名舞弊的考生一同被处斩,家产被抄没,全家108口人被流放关外。 雍正年间,河南学政俞鸿图在当地一个油店暗中「 ”售卖”秀才,凡是递送银子的考生都能通过考试。就这样,俞鸿图一共「 ”卖出”了47名秀才,赚取了贿银1.4万余两。案发后,俞鸿图立即被处斩。咸丰年间,当朝军机大臣兼内阁大学士柏葰只因听人说情,录用了一名举人,事后竟被弹劾,最终人头落地。柏葰也成为因参与科举舞弊而被处以极刑的官职最高的大臣。 但在严惩不贷的反舞弊举措下,舞弊现象仍无法杜绝。为了飞黄腾达、富贵齐天,考生与主考官不惜铤而走险,运用种种手法徇私舞弊。最终,弊端越来越明显的科举制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被彻底废除。

相关参考

唐伯虎和王阳明,自那场科举舞弊案后,各自走向了命运的两极

故事的开始,先从王阳明讲起。学习圣贤首先就是读书,在王阳明那个年代,读书人主要读的是儒家经典,包括四书五经和北宋以来理学家的著作。理学是北宋发展起来的一种儒学形态,公认的理学大家包括周敦颐、程颢、程颐

祖父在光绪年间的科场舞弊案科场案

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是江南乡试之年。京官殷某出任江南乡试正考官,南下苏州。绍兴城丁忧在家的内阁中书周介孚派家人前来拜托殷某“关照”应试的周家子弟,包括长子和几个侄子。科举舞弊是重罪,但到光绪年

科场案 清代最惨烈的戊午科场舞弊案

中国历史上几宗最大、最惨烈的科场舞弊案,都发生在制度最细密的有清一朝;而登峰造极者,莫过于咸丰八年的那一场戊午科场大案。晚清顺天贡院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一位身在山西的举人刘大鹏听闻后顿感“心

晚清第一科考舞弊案中,为何会有六分之一的考生被查出问题

皇家大考,戒备森严,防止夹带,脱光检验,24小时真人轮流视察。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对付考场作弊似乎并不困难。然而,1858年,晚清第一科考舞弊案中,六分之一的考生被查出问题,举国哗然,这种瞒天过海的

兰台说史•历史上各国是如何处理选举舞弊的

引言:这次辽宁省的受贿案震惊了全国,我们在哀叹这些代表泯灭责任和良知的同时,却不禁要问,人类自有选举制度以来,就面临着选举舞弊的行为,那么对古今中外各代各国面对这一相似的难题该当如何面对呢?今天笔者就

史上前所未有的高考舞弊案由南宋皇帝赵昀制造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耻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子

明代耐人寻味的“高考”舞弊案 主考官惨遭凌迟

明洪武三十年春闱会试,主考官翰林学士刘三吾、白信韬从全国几百名举人中点出宋琮等52人为所录进士,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52人竟全是南方人。接着殿试状元陈安也是南方人。北方举子一片哗然,极为不满。认为刘三

李绂发现科考舞弊,诚亲王都不敢管,为何李卫奋不顾身

在雍正王朝里面,李卫这个人不得不说很神奇,要饭花子出身,因为四阿哥胤禛正好在江南筹款赈灾,看其聪明伶俐,就收留了他在府中做奴才。这个时候的李卫年仅十一岁,李卫的发家史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李卫跟着胤

清朝科举制度简介清朝的科举制度是怎样发展的

康熙年间,广东顺德有个百岁老人黄章,竟在曾孙的搀扶下,千里迢迢到京师会考,科考中舞弊成风,贿买、夹带、顶名、冒籍、枪替、传递等等诸种作弊手段五花八门。雍正十一年,河南学政俞鸿图担任主考官,一次就卖了4

雍正年间科举泄题,主考官和雍正定下一计,40多人名落孙山

在根据二月河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发生在雍正登基之初的科场舞弊案可谓惊心动魄,因为弘时联合张廷璐等人泄漏考题,然后高价售卖。还好李卫带人硬闯考场,才没造成太大的影响。罪犯张廷璐因为此案而被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