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的国门,全国只有两人能走过,传说城墙内还有一无价之宝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知识是到达天堂的翅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这是中国的国门,全国只有两人能走过,传说城墙内还有一无价之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是中国的国门,全国只有两人能走过,传说城墙内还有一无价之宝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嬴政一统中国后,自认为「 ”德兼三皇、功盖五帝”,遂决定用「 ”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并建立起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在这一皇权制度下,皇帝成为中央集权国家的法定首脑和最高统治者,一切以皇帝名义发出的指示,都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朕即法律”不允许有任何违抗或异议。 皇帝一生独治天下,全国的土地资源和百姓财富均为他所有,可谓是「 ”履至尊而治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到汉武帝时期,大儒董仲舒更是发展了儒家的君权神授学说,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圣又神秘的外衣。可以说自古以来,皇帝都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至高无上的荣誉,后世也用极其严格的名位等级和礼乐制度来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地位。然而,除了以上的制度外,皇帝的权威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就连我们经常出入大门也成为皇帝高贵的象征,而这道门就是被人们誉为中国「 ”国门”的中华门。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两个中华门,一个在江苏南京,一个在首都北京,而且这两个门的名字都是在民国时期改叫中华门的。中华门始建于明朝初期,因是皇城的正南门,古人又以南方为尊贵,所以享有中国「 ”国门”的地位。而它的名称也随朝代的更替而变迁,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并定都南京后,就将新建的南京城的正南门命名为聚宝门,这也是明朝最初的国门。而后来明朝历史上发生著名的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成功夺取政权将都城迁往封地北京,并重新修建国门替代南京的聚宝门,后称其为大明门。 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进北京城后,觉得改朝换代万象一新,大明门这名字太晦气,于本朝不雅,遂打算将其改为「 ”大顺门”。可是还没等李自成腾出手来改造象征大顺国威的「 ”大顺门”时,就被入关的清军赶出了北京城。逐鹿中原的满清政权,迁都北京城后就改其为大清门,就这样又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直到满清灭亡后民国时期才改成了中华门,也就是如今大家所熟悉的名字。 对于中华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唐国都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城的南门,到明朝洪武年间,随着京师南京的不断发展朱元璋将其改造扩建,始称聚宝门,是当时都城最重要的军事防御性的建筑。他前后由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南北交通连接长干桥,北边则通达镇淮桥,偌大的中华门是旧时南京城南交通的咽喉所在。不仅如此,中华门还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式城门,素有「 ”天下第一瓮城”之美誉。 中华门即作为明朝国门,又是国家最重要的防御工事,那么城墙的坚固与否,不仅体现着王权的威仪,更直接关系到社稷的安危。所以经过战火洗礼的朱元璋深知城墙质量是头等大事,而为了防止铸造墙砖的官吏偷工减料,他便下令实行责任追查机制,谁打造的每一块砖,都要刻上自己的名字。不但修建者的名字留下来,还要留监工官员的名字。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两人都要受到处罚。经过这一制度的实施,明朝造出的城墙砖的质地非常过硬,虽历经600多年风雨而未倒,今天依然固若金汤保存完好。 南京中华门修建的如此牢固,还和一个著名的传说有关。而这个传说的主人公,就是江南首富沈万三。 野史记载,沈万三能如此迅速成为「 ”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是因为他有一无价之宝--聚宝盆。只要对聚宝盆念着神秘的咒语,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金银财宝。为此朱元璋对沈万三的万贯财产非常嫉妒和害怕,当时大明王朝刚刚建立根基尚不稳定,国库空虚,朱元璋很忌讳沈万三的财富,担心他会趁机起兵造反,所以就想尽办法要除掉这心头大患。 相传朱元璋在修建聚宝门时意外发生,城门在楼在建造到一半的时候就突然地基塌陷,随后整个城门都倒了下来。无奈之下,工匠们只能从头开始修起,可重新建造的城门在快要完工时,再一次下陷了,经此反反复复都没能建造成功。事后明太祖朱元璋得知这件事后,就让身边谋士算卦,最后的得到的结果却是城墙基础有怪兽专门吃土吃城墙砖,需要在城下埋一个聚宝盆以镇压。至此明太祖朱元璋终于找到除掉沈万三的理由,下旨征收沈万三的聚宝盆,将无价之宝聚宝盆埋在了城墙内的土层中,然后城门奇迹般地再也没有下陷,城门建造成功。 作为大明王朝的国门,在永乐帝迁都北京后又重新修建命名为大明门,大学士解缙题门联「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而此时的中华门是皇城与市井的分界线,建筑风格极其庄严厚重,具有很高的规制。到了清朝,中华门地位再一次提升,据《大清会典》记载:「 ”大清门,三阙上为飞檐崇脊,门前地正方,绕以石栏,左右狮各一,下马石碑各一”。 古时候,中华门平时都是关着的,门外有下马碑,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中间这扇门只有皇帝能通过,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都只能走两侧的门。还有一个例外就是在皇帝大婚的时候,迎娶皇后的凤辇也是通过大明门中间这扇门进入紫禁城,象征着皇后母仪天下。可以说作为封建王朝的国门,中华门全国只有两人能走过,其他人只能走北面的神武门了。 对于中华门只能皇帝通过的,历史上也曾有相关记录。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嘉靖帝)继承皇位。嘉靖帝刚从老家抵达京师,正准备从中华门进入紫禁城准备接替皇位。可首辅杨廷和认为朱厚熜此时还不是皇帝,所以要求礼部在接待他进入紫禁城的礼仪上,采用太子之礼。即由紫禁城东边的东华门入宫,暂居文华殿,择日登基。 年少的朱厚熜听到这样的安排后却不干了,他非要坚持从中华门进入皇宫,随后说道:「 ”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最后双方相持不下,经过商议选择折中的办法,由张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这样就相当于拥有了皇帝的身份。然后朱厚熜从大明门的中门通过进入紫禁城,在奉天殿(今故宫太和殿)完成登基仪式,是为嘉靖帝。 如今北京的中华门由于时代的变迁,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幸好南京的中华门依然存在,其严整的布局和独特的构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1988年,中华门首次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组成部分。2012年,南京作为「 ”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中华门所在的南京明城墙再一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相关参考

灭南宋以后,元朝全国拆城墙,可拆到浙江一个小城时,却不敢拆了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朱元璋胜利的计谋,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城池的故事,在古代,城池是十分重要的,拥有了城池,那就拥有了一系列的资源,所以古代打仗,最看重的就是攻城略地,对于重要的城池,那更是修

大将蒙毅来自齐国为何三代四将效忠秦国?

...使得北方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可见其威名,始皇统一全国后令蒙恬大将军率领30万大秦精兵北逐匈奴,收复多年被侵蚀的河套地区,修复北方城墙以御外敌。承担起防卫帝国北方的重任,后秦始皇派公子扶苏到其军营中锻炼...

南京明城墙为何历经600多年不倒

​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每座城池都有坚固的城墙,其中最出名的古城墙就是北京城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北京古城墙早已不复存在。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南京明朝城墙是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坚固的。侵华战争期间,日军

中国史上还有一座 ”长城”,你知道吗

文/白水我们都知道,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长城修

明城墙就是朱元璋的脸

  明城墙作为古城南京的标志性古建筑格外受到南京人的关注。有关明城墙的传说也是多种多样。仅仅是南京明城墙的别致造型就有很多种传说和猜测。毕竟,目前留存下来的或者史书上记载的城墙多是方方正正的,一个城池

武松武功有多強,梁山108將中,只有4人能打過他

武松是梁山上的一位真正的好漢,他為人仗義、豪爽,恩怨分明,武功也很強,景陽岡有一隻老虎,曾被喝醉酒的武松徒手打死了。除此之外,武松還與水滸中的好幾位高手交過手,如西門慶、蔣門神和孫二娘,無一例外都輸給

朱元璋有个发明,让南京城墙历经六百年不倒,如今我们依旧在沿用

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每座城池都有坚固的城墙,其中最出名的古城墙就是北京城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北京古城墙早已不复存在。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南京明朝城墙是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坚固的。侵华战争期间,日军虽

太子朱标死后,朱棣上面还有两个哥哥,这两人又是什么结局

明朝皇帝大多子女不繁,一般都是只有几个孩子,最少的甚至如明武宗正德朱厚照没有子嗣,皇位就传给了自己的堂弟朱厚熜(即嘉靖)。但其中还是有一个例外的,他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和十

城墙固若金汤,还有京营40万兵力,李自成凭啥攻打紫禁城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六日下午,李自成终于兵临北京城下。在过去的15年里,对于李自成来说北京城只可能出现在他的地图上,他也只能望图兴叹。现在在他的面前,繁华的都市虽然已经不在遥远。但是,在他之

美国历史书上出现的中国人,只有两人不是皇帝,一人是孔子

如果一个外国人出现在我们的历史书上,那他一定是在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同理,如果我们中国人出现在外国的历史课本当中,那也证明着,他们的事迹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美国的历史教科书当中,出现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