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给自己修陵,盗明朝陵墓,他究竟看上墓里什么宝贝
Posted 楠木
篇首语:行动是知识最好的果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乾隆为给自己修陵,盗明朝陵墓,他究竟看上墓里什么宝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乾隆为给自己修陵,盗明朝陵墓,他究竟看上墓里什么宝贝
民间有句传言,叫做「 ”乾隆爷,心不公,拆大改小十三陵”,说乾隆在位的时候,假借修缮十三陵的名义,将明陵「 ”拆大改小”,把偷出来的材料用于给自己修陵墓了。那么这个传说有没有根据呢? 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在位时,确实搞过对明朝十三陵的大规模维修。官方记载中,乾隆五十年,乾隆巡察明十三陵,发现地面建筑多有损坏,乾隆非常感慨,表示皇家陵墓破坏如此,简直不忍心看。回朝之后,就下旨意修缮明陵。 这次修缮总共花了两年时间,花费白银28万两。 那么「 ”拆大改小”的方案是不是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当时分明督查修缮十三陵的礼部尚书刘墉等人的奏章来看,确实采取了「 ”拆大改小”的修葺方案。 修缮完成之后,多出了不少材料。包括:大小楠木238件,木墩头584件,改砍糟楠木224件,小件楠木截头折方25700余尺,花斑石500余块,旧砖130万块。 这些材料有没有被用于修建乾隆自己的陵墓呢?根据奏章声称,拆下来的材料,「 ”拟运回京城,以备各工取用”,「 ”各工”究竟是哪些工程,纸面上没有明确落实,其中包不包括乾隆自己的陵墓,这就有待进一步考证了。 野史上说,乾隆主要是看中了明陵的楠木。当时作为栋梁的楠木,每根就价值黄金万两。楠木具有天然香气,而且具备防腐功效,是最佳的制棺材料,而且运输非常不易,导致价格非常之高。大型可作宫殿梁柱的楠木,更是属于「 ”有钱都没处买”的那种。 盗取明朝宫殿材料修葺自己陵墓,在清朝确实存在。据现代考古发现,顺治皇帝的孝陵中,便发现了明宫上的建筑材料。孝陵的一间陵寝天花板上,正面绘有金莲水草图案,后面写有「 ”清馥殿”字样。清馥殿正是明世宗朱厚熜所建。孝陵的楠木梁也是拆了清馥殿的楠木料改制而成。乾隆「 ”拆大改小”,运走明陵楠木料是事实,但是否用于自己的建陵材料尚待考证,也许,正是由顺治的「 ”拆宫建陵”以讹传讹而来。 作者:柠檬相关参考
为何明朝陵墓无一被盗,而清朝陵墓屡遭破坏?其实真正原因是这样!说到盗墓,相信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孙殿英盗乾隆墓和慈禧墓的事,曾经因为这件事,引起全国轩然大波,特别是那个时候清朝遗留下来的人们,更是气愤,
盗慈禧太后陵墓的大军阀叫什么?孙殿英,1928年夏,孙殿英率部驻扎蓟县马伸桥,这里与清东陵只有一山之隔。随后,军阀孙殿英在河北省遵化县成功的完成了盗陵。所盗的两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康熙乾隆的陵墓纷纷被盗,为什么雍正墓没有被盗【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1975年清理了清东陵乾隆地宫以后,学术界不断鼓吹要求发掘泰陵,而且泰陵宝城琉璃影壁旧有盗洞
东汉末年,董卓叮嘱干儿子吕布道:“你进入茂陵以后,去寻找一样东西,我一定要得到它!”到底是什么东西,竟让权臣董卓这样看重? 很多人都知道,曹操是摸金校尉的“创
...贼来说,只要挖开秦陵,即使每天吃龙虾,喝拉菲,也够自己消费一千年的。想挖秦始皇陵墓的人,估计成千上万,但真正将想法变成事实的,却没有几个,而真敢动秦始皇陵墓的大盗墓贼就有石虎一个。石虎可不简单,他字季...
清朝在华夏大地经营了将近三百年的时间,聚敛了无尽的财宝。笃信风水轮回之术的清朝皇帝们更是把无数的奇珍异宝带进了自己陵墓,其中陪葬品最为奢华的当属慈禧,这个在年轻时代就骄奢淫逸的枭皇,死后的陪葬品也是万
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的节俭故事,省了一辈子却不及他墓里的一根木头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X道光皇帝的节俭故事,欢迎关注哦。道光皇帝算不上败家子,甚至可以说,他还是十分节俭的一个皇帝。不过他所谓的节俭,是在小的地方,在大事上,他可大方得很,比如他的陵墓,比
1928年,溥仪命人重新归葬被孙殿英盗挖后的乾隆慈禧陵墓。一位满清遗老在墓中发现了被随意丢掉的乾隆裹尸布由于他十分清楚这不是普通的裹尸布而是由当时西藏著名活佛进献给乾隆的珍贵“陀罗尼经被"最终这件经被
乾陵位于陕西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陵墓,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两个皇帝的合葬墓。乾陵经历的大规模盗挖主要有3次:公元881年,唐末起义军领袖黄巢打进长安后,出动40万人对梁山挖
导读:公元前210年夏,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王赢政逝世。他被安葬在了一座巨大的陵墓中。这座陵墓在他生前就开始修建,前后共花了39年时间,修陵顶峰时用工达到70多万人,占到了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