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的节俭故事,省了一辈子却不及他墓里的一根木头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的节俭故事,省了一辈子却不及他墓里的一根木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的节俭故事,省了一辈子却不及他墓里的一根木头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X道光皇帝的节俭故事,欢迎关注哦。

道光皇帝算不上败家子,甚至可以说,他还是十分节俭的一个皇帝。不过他所谓的节俭,是在小的地方,在大事上,他可大方得很,比如他的陵墓,比清朝任何一个皇帝的陵墓,所花费的资金都要多,还有那么多来历不明的金丝楠木,的确是令人匪夷所思。

01道光自己过日子,总是显得很节俭。

道光是一个表面上非常节俭的皇帝,他节俭的作风传扬出来以后,那些大臣们为了拍马屁,也都争相开始节俭。

道光皇帝的补丁。

道光皇帝的龙袍有了破洞,居然不立马换一套,而是让人给他打个补丁。这件事被百官们发现以后,他们回家纷纷把自己的衣服给戳破了,再让人给缝补起来,以表示自己的节俭。

每次上朝,就好像丐帮帮主召开帮中大会一样,越像乞丐的官员,越容易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

有一次道光皇帝看到大臣曹振镛的官袍上也有一个补丁,他的兴致就来了,他问曹振镛,你这个补丁补一次要多少钱?

曹振镛心想,内务府里的那帮人帮皇帝打补丁,肯定是要吃回扣的,所以不能报太低,要不然就得罪人了。于是曹振镛,壮着胆子说三钱银子,这已经是补丁的天价了。

可是道光皇帝听了以后,立马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他自己打一个补丁,内务府就要付出去五两银子。

知道实情以后,曹振镛也是吓了个半死,这帮内务府的太贪心了,所以连忙解释,这补丁是家里人打的,不值什么钱。

为此道光皇帝心里那叫一个烦躁,打个补丁都要收费,实在是太浪费了。所以道光索性就让后宫的嫔妃们比赛做针线活,以后这一块的开支就交给她们来节省了。

道光皇帝过大寿。

道光生日到了的时候,满朝文武都争相前来,要给道光过寿。可是给皇帝祝寿,自然是要带礼物的。

大家都知道道光皇帝喜欢钱,平日里那么节省还不是为了钱吗?所以这回大臣们一个个都送了非常名贵的物品给道光,比如说珍珠玛瑙翡翠等等。

收了这么多名贵的礼物,道光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一高兴,那就要赏赐点什么。可是道光节俭啊,根本不会赏赐什么好东西。

于是道光想了个办法,请大家吃大餐。能够吃上御膳房的菜品,百官们还是比较高兴的。一个个兴冲冲赶过去赴宴,结果娘希匹!道光居然请百官一人吃了一碗打卤面,想吃第二碗都没门。

02他自己节俭,可是官员们却各种贪污。

道光皇帝的节俭是真的出了名了。但是整个大清国,只有他一个人节俭,又有什么用处呢?当然是没用的。

道光把钱省下来,是希望用在治理国家之上,这跟慈禧有着本质区别。可是道光省下来的钱,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手底下的那帮贪官给贪污了。

早在乾隆时期,贪腐的官场就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了。到了嘉庆年间,他虽然杀了最大的贪官和珅,却没有对官场的风气做出过任何调整。

道光皇帝的能力就更不行了,别说整顿吏治,他连国家经济的局面都搞不清楚。当时可以说遍地都是贪官,每个官员都想着中饱私囊。

这么一来国家就越来越贫困了,百姓和国库都没钱了,官员们一个个富得流油。道光皇帝为了解决朝廷没钱的问题,不想着改革吏治,而是采用了蠢办法,那就是抄家和卖官。

抄家我们很熟悉,道光这是学了他祖先们的手段,雍正抄曹寅家,嘉庆抄和珅家,这都是给朝廷创收的好手段。

此外就是卖官了,虽然康熙当年为了对付三藩,也曾经卖官增加军饷,可是卖的都是一些荣誉职称,没有实权。

但是到了道光的时候,卖官基本成为了道光创收的重要手段。而且卖的已经不是什么虚职了,而是正儿八经的父母官。

当时县官、府官都是在买卖范围之内的,这帮人是百姓的父母官,他们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官,自然是要从百姓身上赚回来的。

这么一来,其实到头来还是朝廷吃亏。为什么呢?因为百姓能够承受的压力就这么大,税收都被官员剥削走了,他们还能拿什么交给朝廷呢?

03解释不清的清慕陵金丝楠木。

从明朝后期开始,其实金丝楠木就已经很难找到了。康熙、乾隆这些皇帝的陵墓里,都没什么金丝楠木,嘉庆的陵墓里都是用松木代替的金丝楠木。

道光皇帝作为一个节俭了一辈子的人,居然在自己的皇陵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丝楠木,这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首先,这些金丝楠木是哪里来的?价值不菲几乎已经达到无价之宝的金丝楠木,极有可能是道光高价从越南等地偷偷购买回来的。

其次,道光一辈子节俭,陵墓里却用这么多金丝楠木,这合适吗?当然不合适,所以很多人认为道光皇帝的节俭,那是比较虚伪的。

再者,道光皇帝的陵墓规模,是清朝皇陵中最小的,甚至没有方城和明楼,这是不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做法呢?

由此可见,道光皇帝所谓的节俭,其实都是在小处着手。他省了一辈子,或许都买不到一根金丝楠木。

总结:道光不是败家子,却也没什么大智慧。

道光皇帝这辈子就希望稳稳当当地度过,当时洋人已经打算和清朝做生意,并且打开了通商口岸。就算是这样,道光皇帝也没想着在这些方面做出一点成绩来。

在道光皇帝看来,这些新鲜玩意儿,跟他守旧的思想完全不匹配,所以他宁可卖官鬻爵,也绝不去从通商口岸上探索生财之道。

结果导致清朝是越来越穷困落后,他统治的30年里,正是清朝逐渐走向落后的30年。由此可见承上启下的作用多重要,而道光显然是没有做好这一点。虽然没什么太大的过错,可是道光也算不上有什么作为。

相关参考

他到底有多节俭? 道光为何被称史上最抠门皇帝

作为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即使在道光时期危机四伏的大清朝,皇家的奢侈生活也还是能保证得了的。可是这个道光皇帝,却厉行节俭,为了节俭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甚至忽略自己的生存需要

他到底有多节俭? 道光为何被称史上最抠门皇帝

作为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即使在道光时期危机四伏的大清朝,皇家的奢侈生活也还是能保证得了的。可是这个道光皇帝,却厉行节俭,为了节俭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甚至忽略自己的生存需要

却被取笑为抠门 道光的节俭为何没为他留下美名

道光皇帝哪里知道,此时北京城里的旧货铺子把库存的破衣烂衫都卖了个好价钱,品相稍好的旧衣服比新的还贵呢。有些穷京官儿买不起,就只好自己做旧,把新袍子弄脏弄破加上补丁。道光帝眼见满朝文武都穿旧衣破袍,认为

节俭了一辈子,死后却如此铺张,一场葬礼毁了一辈子名誉

  自古以来,中国的各代皇帝都掌控着整个国家的土地、军队已经经济等各个领域。可以说要钱有钱,要权有权。正因为他们有这么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生活都比较殷实,而且可以用奢华来形容。自己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帝王故事 历史上抠门误国的皇帝是谁

  富有四海的皇帝一旦崇尚节俭就会被史书记录在册并大加颂扬,但是一生节俭的道光帝却被人揶揄,因为他不是节俭而是抠门,而且生前娶的三位皇后也是夫唱妇随。  清朝在经历了康干盛世之后,到了中期就走了下坡路

帝王故事 历史上抠门误国的皇帝是谁

  富有四海的皇帝一旦崇尚节俭就会被史书记录在册并大加颂扬,但是一生节俭的道光帝却被人揶揄,因为他不是节俭而是抠门,而且生前娶的三位皇后也是夫唱妇随。  清朝在经历了康干盛世之后,到了中期就走了下坡路

历史人物 节俭皇帝道光想吃烧饼,想不到内务府竟报出天价是怎么回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道光皇帝吃烧饼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道光皇帝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从小就受到祖父乾隆的喜爱,自幼受到皇室的严格教育,天还未亮就开始起床读书,读完书以后就得练武强健体魄。也正是

慈禧墓里的稀世珍宝

导读:1908年10月22日,清光绪皇帝死后的第二天。74岁的太后在安排妥当了光绪的葬礼、确定溥仪继位之后,吃过午饭就突然晕厥过去了。任凭宫内太医们使尽绝招,也没法留住慈禧太后的性命。慈禧太后的安葬,

抠门皇帝道光帝 到底抠门到什么程度?

  在漫长的封建帝制史上,中国一共出了495位皇帝,有明君有昏君,有奢侈的君主,自然也有节约的君主。中国历史上倡导节俭的皇帝不少,隋文帝杨坚、宋孝宗赵昚、明思宗朱由检等等,但是最节俭的却莫过于清朝道光

道光帝为何会被称为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即使在道光时期危机四伏的大清朝,皇家的奢侈生活也还是能保证得了的。可是这个道光皇帝,却厉行节俭,为了节俭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甚至忽略自己的生存需要。他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