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诗人们,一不小心就引来杀身之祸,唯有他把别人冤死了

Posted 梁山

篇首语: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大诗人们,一不小心就引来杀身之祸,唯有他把别人冤死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大诗人们,一不小心就引来杀身之祸,唯有他把别人冤死了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江州,浔阳楼上。 一名黑脸的汉子墙上题了一首《西江月》。 写罢,那黑脸汉子又书下五个大字:郓城宋江作。原来此人就是《水浒传》中的男一号及时雨宋公明。 然而,宋江即兴而作的这首诗却给自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宋江不仅因此引来了牢狱之灾,还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 小说的桥段是虚构的,但古代像宋江这样因诗倒霉的人可不少。 一,白居易的小心眼 和宋江一样去过浔阳江畔的还有个叫白居易的人,不过白居易比宋江聪明多了。 同样是写诗,宋江遇到的就是「 ”浔阳楼题反诗”这种倒霉事,而白居易却对着江上小舟里的姑娘淡淡一笑,朱唇轻启说一句:「 ”姑娘,我这里有酒,你有故事吗?”于是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不过,白居易自己虽然风流倜傥,但他对女性的婚姻观却要求很严格。徐州有位才女名叫关盼盼,这位关小姐不仅才华横溢,而是貌美如花,妥妥的美貌与智慧并重。 后来,关盼盼嫁给了白居易的好友徐州守帅张愔做妾室,婚后,张愔对关盼盼宠爱有加,两人恩爱异常。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张愔因病早逝,在张愔死后,他的妻妾也各自开始了新的生活,唯独关盼盼念着张愔的情谊,决定为张愔守寡终身。 这一守就是十年,张愔过世后,关盼盼十年不下燕子楼,期间陪伴她的只有一名老仆,生活艰难不问可知。 如果没有意外,关盼盼今后的生活或许就是这样隐居终身不问世事了吧,可惜在元和十四年的时候,意外出现了。 当时张愔生前的下属张仲素去拜访白居易,考虑到张愔和白居易曾是好友,张仲素便把关盼盼的情况告诉了白居易,还带给了白居易几首关盼盼的新诗,希望白居易给指点指点。 白居易打开诗笺,只见上面写道: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理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一十年。 诗中尽是爱人离去后的凄凉之意,任谁看了都要感动。但或许白居易的脑回路和正常人不一样,他竟然想的是既然关盼盼这么难过,为什么不死节殉夫呢?关盼盼这十年守寡是不是作秀呢? 于是白居易回诗写道: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关盼盼收到这首诗后,不禁万般委屈。她对带诗给她的张仲素说:「 ”先夫过世后,我早已想过随他而去,但又怕旁人误会先夫重色,玷污了先夫的清名”。 说完后,关盼盼就此绝食,十日后逝于燕子楼。或许临终前关盼盼对于白居易的误解仍难以释怀,留下了「 ”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的泣血绝笔。 二,刘希夷之死 如果说关盼盼因诗而亡还算是一场误会的话,那么另一位唐代诗人刘希夷之死就完全是因为一首好诗了。 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名叫《代悲白头翁》的诗,这首诗中那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谓是刘希夷的得意之笔。 诗写好后,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很喜欢这首诗,他打听到刘希夷的诗还没有公开发表后,就和刘希夷商量希望能够把版权让给自己。 到底是自己的长辈,刘希夷一开始勉强同意了,但是事后他不禁越想越后悔,实在舍不得自己的佳作,于是他找到宋之问说要取消授权。 这下可惹恼了宋之问,他一看刘希夷不肯把诗让给自己,就决定强抢刘希夷的诗。 宋之问伙同了几个家丁,趁刘希夷不注意的时候将他抓住,然后就土袋压死了刘希夷。而后,宋之问将此诗名改为《有所思》,声称是自己的原创作品,就此据为己有。 可怜刘希夷就因为这首好诗送了命,一代才子死时还不到三十岁。 三,清风明月不识字 刘希夷因诗而亡后,诗人和诗词的故事还在继续。清代有位叫徐骏的翰林,他也很不幸的因为一句诗倒了霉。 有一次,徐骏在家中晒书,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徐骏的书被风吹的翻过去了一页。 这本来只是一件小事,但却激发了徐骏诗兴,于是徐骏一面把书摆好,一面随口吟道:「 ”清风不识字 何故乱翻书”。 原本这只是徐骏的即兴之作,但等到了乾隆年间后,文字狱肆掠。 于是徐骏的这句诗被人翻出来告发,告密者说清风指代的是满清,这诗的意思分明是讽刺大清没文化,有思念前明之嫌。 徐骏是否真的心怀前朝我们不得而知,但单就以诗中写了「 ”清风”就有罪来说,或许王安石真该庆幸他出生得早,不让那句「 ”清风又绿江南岸”分分钟让他惹上一身麻烦。 乾隆四十三年,这位没事乱写诗的徐骏被清廷以大逆不道罪开棺锉尸,枭首示众,还连累了学生亲友。 老话说:祸从口出,这是老祖宗总结的生存智慧。对于古代的诗人们来说,只是不要乱说话还不够,乱写诗更加不行啊! 参考资料:《唐诗大辞典》,《大唐新语》,《全唐诗》,《徐述夔与一柱楼诗案》 梁山好汉的独门暗器,在真实战场上实用吗? 成熟世故的宋江,为何会在阎婆惜问题上冲动?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诸葛恪在东吴的地位一落千丈,最后引来杀身灭族之祸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兴二年(公元253年)春,诸葛恪不听劝谏、独断专行,亲率大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他的这一举措和种种表现,使得刚刚才树立

盛唐大诗人们为何与一个三千兵卒的小国较劲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中这样写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其实是一个与伟大的唐王朝毫不沾边的西域小国,这个名字只存在于西汉昭帝元凤四年以前。但唐朝的边

王安石为了推动变动,给考生除了道题,竟引来贬谪之祸

文/王国栋在现代社会,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虽然还会给人民群众造成重大损失,但是已经无法从心理上对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恐惧。然而在800多年前的北宋,一位官员因为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的观点,被天下人视为叛逆

机智躲过杀身之祸 画师不小心偷听朱元璋秘密

朱元璋开创了大明朝,成为一代帝王。可他的出身并不好。他生活在乱世,属于社会底层的穷苦百姓。曾经当过乞丐与和尚,可是乱世连乞丐与和尚都难容。他走投无路。因此,朱元璋在菩萨面前卜卦,算前途。结果是留在当地...

盛唐大诗人们为何与一个三千兵卒的小国较劲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中这样写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其实是一个与伟大的唐王朝毫不沾边的西域小国,这个名字只存在于西汉昭帝元凤四年以前。但唐朝的边...

养生知识 春风也会带来病

“漫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对的描写。看来1000多年的的也是疯疯癫癫的,让人们不舒服。所以,大诗人才因此提醒人们要小心,别以为春天来了什么都好,随之而来的大风恰恰常常是麻烦的制造音

“伴君如伴虎”这话放在公孙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中国古代有句话说“伴君如伴虎”。的确,在皇帝身边,不管是有多么被宠信,的臣子,一旦说的话惹怒了皇帝,必将引来杀身之祸。就算是遇上英明贤主,也不保你不丢性命。比如汉武帝身边的重臣公孙贺。公孙贺本来是汉武

用在公孙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伴君如伴虎

中国古代有句话说“伴君如伴虎”。的确,在皇帝身边,不管是有多么被宠信,的臣子,一旦说的话惹怒了皇帝,必将引来杀身之祸。就算是遇上英明贤主,也不保你不丢性命。比如汉武帝身边的重臣公孙贺。公孙贺本来是汉武

“伴君如伴虎”这话放在公孙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中国古代有句话说“伴君如伴虎”。的确,在皇帝身边,不管是有多么被宠信,的臣子,一旦说的话惹怒了皇帝,必将引来杀身之祸。就算是遇上英明贤主,也不保你不丢性命。比如汉武帝身边的重臣公孙贺。公孙贺本来是汉武

用在公孙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伴君如伴虎

中国古代有句话说“伴君如伴虎”。的确,在皇帝身边,不管是有多么被宠信,的臣子,一旦说的话惹怒了皇帝,必将引来杀身之祸。就算是遇上英明贤主,也不保你不丢性命。比如汉武帝身边的重臣公孙贺。公孙贺本来是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