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诸葛恪在东吴的地位一落千丈,最后引来杀身灭族之祸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诸葛恪在东吴的地位一落千丈,最后引来杀身灭族之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诸葛恪在东吴的地位一落千丈,最后引来杀身灭族之祸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兴二年(公元253年)春,诸葛恪不听劝谏、独断专行,亲率大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他的这一举措和种种表现,使得刚刚才树立起来的良好公众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东吴大军在合肥的新城经历了惨败之后,诸葛恪在东吴的形象瞬间落到了极点,并最终为自己带来了杀身灭族之祸。> >据《三国志诸葛恪传》载,东吴大军围攻了新城几个月都没有拿下这座城池,士兵们疲惫不堪,又因为天热军中爆发了严重的瘟疫,“泄下流肿,病者大半,死伤涂地。”各军营属将每天都把新增病患的数字,如实上报给了最高统帅诸葛恪,但是他却认为这是下属为了拒绝出战而使用的一种奸诈手段,于是就下了一道严苛的命令,再谎报疫情拒绝出战者杀,这一下“自是莫敢言”。>虽然没有人敢说话了,但是他这一武断的行为,让部下的将领以及士卒们都没有继续作战的心思了,军营中就出现了怨声载道、消极怠工的现象。所以,东吴二十万大军面对一个只有三千人驻守的城池,经历了一百多天的攻伐都没有拿下来。> >诸葛恪在新城遭遇了困顿之后才感觉到了自己此次北伐的失策,也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忿形于色”。大将朱异对他的指挥有点意见,只不过说了几句愤懑的话,就被诸葛恪剥夺了兵权。都尉蔡林曾数次献计破城都不被采用,最后心灰意冷投奔了曹魏。魏将知道了东吴大军的内情之后,整顿兵马展开了攻势,诸葛恪不得已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东吴大军撤退时,军队中受伤和染病的士卒成群的流落在道路两旁,“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亡忿痛,大小呼嗟。”凄惨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而诸葛恪的表现则是非常的冷漠,好像这一切都跟他没有关系一样。面对新城之战的惨败,他不仅没有反察自省,而且还继续的独断专行,准备再次整顿兵马出战,结果“众庶失望,怨黩兴矣”。>早就对他的位置窥视已久的孙峻,就是在这个时候趁机杀了诸葛恪并且诛杀了诸葛氏的三族。这里面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史料当中对诸葛恪被斩杀前后的描述显得非常诡异,充满了玄幻色彩,这其中甚至出现过五次灵异现象。> >据《三国志诸葛恪传》载, 孙峻与皇帝孙亮合谋,置办宴席请诸葛恪喝酒,并准备在宴席上动手除掉他。诸葛恪在受到邀请的当天晚上,精力异常的充沛,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第二天早起洗漱的时候,闻见水里和身上的衣服都有一股腥臭味,接连换了几套衣服都是这样,这让他很不高兴。>洗漱完毕准备进宫的时候,刚出屋门就被家里的狗咬住了衣服撕拽着不让走,诸葛恪觉得有蹊跷所以就又返回了屋里,停了一会儿再度出门,结果又被家里的狗咬住了衣服。诸葛恪疑惑半天百思不解,最后索性命下人把狗给撵开,坐上车就出发了。>诸葛恪在进宫的路上,不经意地又回想起之前发生过的几件事情。第一件是他准备北伐期间,有一个人穿着孝服进入了他办公的地点,诸葛恪命人询问原因,这个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糊里糊涂的就穿着孝服进来了。而当时门外守备的士卒,根本就没有看见这个人是怎么进来的;第二件是他出征期间,中军营帐的顶梁柱无缘无故地从中间断裂了;第三件是他从新城兵败撤军的时候,先是有白色气团笼罩着他的战船,后来他上岸坐上车的时候,这股白色的气团又笼罩着他的车子。>诸葛恪把这五件诡异的事情联系起来,感觉此次进宫不是一个好兆头,所以就非常戒备,进宫赴宴的时候不仅剑不离身,而且还谎称身体不适,只能喝自己带的药酒。但即使这样也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在酒宴中间被孙峻预先埋伏好的士兵给斩杀了。>在诸葛恪被斩杀的时候,还有一个更为令人不可思议的记载。据注引《搜神记》载,诸葛恪在宫里被斩杀之后,他的妻子在家里忽然闻到侍女身上有一股很浓的血腥味,于是就问这个侍女怎么回事儿。这个侍女目光呆呆的盯着前面,过了一会儿忽然腾空而起,头碰到了屋子的顶梁并悬在了半空,握着拳头咬牙切齿的说:“诸葛公乃为孙峻所杀!”这个时候家里的人就都知道诸葛恪已经遇害了。>当然这所有的诡异、玄幻的记载并不可信,我们只当是一个乐子看看就行了。不过,在史料的另外一段记载中,我们就能看出诸葛恪被杀害的玄机所在了。据注引《吴历》中载,孙峻在宫里埋下伏兵准备斩杀诸葛恪的时候,张约、朱恩两位大臣觉得事关重大,于是就秘密地告诉了诸葛恪并劝他不要进宫。而诸葛恪在进宫的路上碰见了辅臣滕胤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滕胤也劝他不要进宫赶快回去。但是诸葛恪却没有听,并且说:“峻小子何能为邪!”通过这段记载我们就能看出来,诸葛恪之所以被孙峻在宫里斩杀,跟他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性格缺陷也有很大的关系。

相关参考

古代大诗人们,一不小心就引来杀身之祸,唯有他把别人冤死了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江州,浔阳楼上。一名黑脸的汉子墙上题了一首《西江月》。写罢,那黑脸汉子又书下五个大字:郓城宋江作。原来此人就是《水浒传》中的男一号及时雨宋公明。然而,宋江即兴而作的这首诗却给

历史人物 遇到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母以子贵”反成杀身之祸

历代,“母以子贵”是不变的道理。即使地位最低的宫女为皇帝生了一个龙子,她的地位也会明显提高。如果她的儿子将来能升到王子的位置,她的地位可能会随着她的儿子上升,成为世界的女王。即使他不能成为皇后,在皇帝

历史人物 遇到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母以子贵”反成杀身之祸

历代,“母以子贵”是不变的道理。即使地位最低的宫女为皇帝生了一个龙子,她的地位也会明显提高。如果她的儿子将来能升到王子的位置,她的地位可能会随着她的儿子上升,成为世界的女王。即使他不能成为皇后,在皇帝

秦始皇灭六国的经过?

赵太后在先前被吕不韦送给子楚之前和吕不韦很要好,现在虽然地位尊贵,但子楚已经死去,守寡时间一长,便和吕不韦又重新走到了一起。此时,秦始皇已经长大,吕不韦也害怕她和太后私通的事被发觉,引来杀身之祸,于是

因一声叹息招致了杀身之祸 东汉蔡邕

蔡邕,蔡伯喈,不仅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还是一位史学家和造诣极深的音乐家,他被后世无数史学家和评论家称之为旷世奇才。且让我们来看看老蔡家这位N世太祖的非凡成就,作为文学家,他是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

因一声叹息招致了杀身之祸 东汉蔡邕

蔡邕,蔡伯喈,不仅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还是一位史学家和造诣极深的音乐家,他被后世无数史学家和评论家称之为旷世奇才。且让我们来看看老蔡家这位N世太祖的非凡成就,作为文学家,他是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

邓艾灭亡蜀之后,在成都做了这三件事,为他全家埋下杀身之祸

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转移国内视线,决定对蜀国用兵,司马昭派遣钟会为东路军,邓艾为西路军,诸葛绪为中路军,三军齐发攻打蜀国,邓艾在魏国和蜀国两路军队主力对峙之时,自己带领部分精锐部队,偷渡阴平,奇袭江

机智躲过杀身之祸 画师不小心偷听朱元璋秘密

...而走险,觉得参加起义军了。谁知参加起义后如鱼得水,最后一扫群雄,成为了开国皇帝。当了皇帝后,在南京城修建宫殿,他进去

败军名将

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除非双方实力相差太远。孙武、司马穰苴、吴起、孙膑、白起、韩信固然是从无败绩,那也是因为对手太弱。白起也知道邯郸之战必败,这才拒绝出征引来杀身之祸。倘若白起在长平面对的是赵国老将廉颇

汉朝历史 功高震主,惹来杀身之祸

  在封建社会,一些位高权重的臣子倚仗自己手中的功劳,对君主不甚恭敬,结果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力挽狂澜,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为此他很受的器重。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周亚夫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