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从来没去过岳阳楼,为什么能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Posted 名篇

篇首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范仲淹从来没去过岳阳楼,为什么能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范仲淹从来没去过岳阳楼,为什么能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对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高中课本里就有这篇文章。而你知道吗?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却没有在岳阳楼,而身在其他地方。这篇千古文章是范仲淹自己凭借写作才华与写作灵感临场发挥的。有人说,范仲淹一生从来就没有去过岳阳楼。那么,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范仲淹 范仲淹自小就没有了父亲,父亲去世时,他才2岁,他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之后母亲为了他们兄弟三人,迫不得已改嫁朱家。而范仲淹也随朱家姓,有一个名字叫朱说。 到了范仲淹成年,母亲将他的身世告诉他,之后他成功考上进士,上书皇帝请求改回原来的姓氏,姓氏改回后,他给自己取名仲淹。范仲淹一生最有名的政治事件就是庆历新政,此时他官居副宰相。之后改革触及到了旧势力的利益,新政宣告失败,他本人也被迫贬谪,来到邓州。 而就是在担任邓州知府期间,他接到了好友滕子京的来信,让他写一篇有关于岳阳楼的文章。范仲淹一看,马上动笔挥墨,写下了影响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那么,范仲淹不在岳阳楼现场,他是怎么写出岳阳楼之景、岳阳楼之境的?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范仲淹小时候的经历说起,范仲淹自小就居住在太湖这个地方,他对太湖之景,太湖之水,有着深刻的观察,而太湖与岳阳楼外的洞庭湖相辉相应,有着共通之处,所以范仲淹挥笔写岳阳楼外洞庭湖之美时,可以借鉴太湖之美。 其次,《岳阳楼记》里除了风景意境的描写,还有许多脍炙人心的名句。比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都表达了一个人需要有高尚的品质与人生境界的追求。这里就侧面描写了范仲淹的精神追求。这一段实际上也是范仲淹一生的总结写实。 少年时代,范仲淹进入了应天书院读书,在这里,他刻苦学习,每天睡觉的时间很少,吃的东西也很差,只是喝粥,一直持续了好几年。有一次,同行的同学看不下去了,开口说道:「 ”这是我的餐劵,你拿去吃好吃的吧!” 「 ”多谢你的好意,我喝粥习惯了,不用。”范仲淹开口拒绝道。 之后范仲淹当了官,他的初心依旧没有改变。他用自己的俸禄一方面他救济继父朱家与范家的穷人,一方面他救济穷困潦倒的读书人,而自己是朝廷命官,家里却是十分寒酸。《岳阳楼记》里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岳阳楼记》的影响力之广远,这与范仲淹的为人处世的儒家精神是分不开的。 如今岳阳楼成为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中的功劳,不得不说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推动与影响力了。据悉岳阳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是鲁肃为了操练水军而建造的,之后历朝历代,岳阳楼因为战火自然灾害等原因,被重修过30余次,而如今的岳阳楼是清代所建,也属于一座老古董的楼阁了。

相关参考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为何能成为千古绝唱

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宋朝了不得的人物,提笔诗词歌赋,上马行军打仗,在词牌史上龙行虎步,赫赫有名。其实在北宋,同样有这么一号人物,那就是范仲淹。西夏克星《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不但是欧阳修的前辈,主导了诗

他文武双全,不但能下笔千言而且知兵善战,实千古第一人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如我这样的年龄,在正吸收知识之际,恰逢史无前例之时,除毛选及毛诗词外,能读的书很少,但不知在哪儿弄来一课本,其中有便有范仲淹这《岳阳楼记》,在母亲的教导下,遂将其背熟,至

范仲淹经历了几起几落?他的《岳阳楼记》是写给谁的?

  通过《岳阳楼记》,我们见识了范仲淹高超的文采,而通过《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认识到了范仲淹这种先忧后乐的爱民爱国情怀。范仲淹不仅仅是说说而言

历史秘闻 他文武双全,不但能下笔千言而且知兵善战,实千古第一人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如我这样的年龄,在正吸收知识之际,恰逢史无前例之时,除毛选及毛诗词外,能读的书很少,但不知在哪儿弄来一课本,其中有便有范仲淹这《岳阳楼记》,在母亲的教导下,遂将其背熟,至

历史人物 范仲淹经历了几起几落

  通过《岳阳楼记》,我们见识了范仲淹高超的文采,而通过《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认识到了范仲淹这种先忧后乐的爱民爱国情怀。范仲淹不仅仅是说说而言,观其一生仕途,他时刻都

历史人物 “三起三落”范仲淹

  一篇《岳阳楼记》,让范仲淹声名鹊起跨越时空,其实范仲淹值得赞叹的事还有很多,而其政治生涯的荣辱沉浮与开封密不可分。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幼时家贫而好学,由秀才而中

历史百科 善于接受意见的范仲淹

善于接受意见的范仲淹善于接受意见的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章都十分有名,尤其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为普天下的平民百姓,自己甘

宋朝 宋代·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是范仲淹晚年《岳阳楼记》中所写,为后世所传诵。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人,少时贫困力学,27岁中进士,步入仕途。天圣三年(1025)以文林郎守大理寺丞

历史人物 范仲淹是抗西夏名将吗?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文学史上的名垂不朽的著作,但和范仲淹的问政成绩两相比较下,简直有天差地别!当宰相时,提出减少无所事事的官员和限制未来『荫子』的数量,必须年满十五岁以上才可以。就招来高级官员的公愤下群

历史人物 范仲淹是抗西夏名将吗?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文学史上的名垂不朽的著作,但和范仲淹的问政成绩两相比较下,简直有天差地别!当宰相时,提出减少无所事事的官员和限制未来『荫子』的数量,必须年满十五岁以上才可以。就招来高级官员的公愤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