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商书•伊训》学习之十三

Posted 商汤

篇首语:没有道路直接通向成功,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来凝结这条漫长的道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尚书•商书•伊训》学习之十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尚书•商书•伊训》学习之十三

《尚书·商书·伊训》学习之十三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 译:商成汤离世后,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 议:本篇是伊尹教导帝王太甲的训词,伊尹是帝王之师。他看到商汤王崩后,虽有三个儿子继位,七年过去,外加商汤王十三年,共计二十年过去。情况不是太妙,病死的,酒后不醒的,伊尹心里比什么都着急,这也是有史记载的第一篇扶持幼主的指导报告。 我们后人可以学习成就大家族的祖始文章。伊尹此时只有一个人了,当初打天下的三足商汤王、左相仲虺都已不在,物是人非,但那擎天之力,硬生生地撑起商朝的蓝天,并且商朝之安定远远超过夏朝,伊尹心中之大公,雄才大略为商朝开辟了六百多年之基础。 本篇主要是「 ”三风十愆”的创立,它可是我国第一部制度建立的始祖。建立制度要切中时弊,执行更要明彻这个度,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笔者把太甲前面的几个帝王,注明此处,便于备考: 商朝开国帝王商汤王,他任用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即位17年部落君位,为天子13年,崩,共三十年,百岁而崩。这篇说得是太甲元年,商朝前面还有: (1)、商代王(太丁) 嫡长子太丁,先于其父而死,仍立商朝君王,1年。 (2)、商哀王(外丙) 子胜商汤之二子,太丁之弟,位2年(实际3年,1年是商代王的)病卒。 (3)、商懿王(仲壬) 子庸商汤之三子,外丙之弟,位4年酒后不醒,左相仲虺病死后,由伊尹独掌大权。这三位是兄终弟及。 (4)、商太宗(太甲) 子至商汤王长孙,太丁之子,本篇的主人翁。 刚继位伊尹连写《伊训》、《肆命》、《徂后》,都是制定法度与典章,使其努力做一位明君。 《伊尹》图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惟元祀1十有二月乙丑2,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3祗4见厥祖,侯、甸5群后咸在,百官总已6以听冢宰7。伊尹乃明言烈祖8之成德,以训于王。 曰:「 ”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鳖咸若。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9,朕哉自亳10。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译:商太宗(太甲)元年十二月乙丑(2位)日,祭祀先王成汤王。侍奉嗣王去太庙恭敬祭拜祖先,侯服、甸服的侯国都在祭祀行列,百官率领自己的官员听从冢宰的命令。伊尹说明先祖的威德,来训导太甲。 伊尹说:「 ”啊!从前夏代的天子,广显德政,无有天灾。山川鬼神,也无不安宁,连鸟兽鱼鳖也安享天命。到其子孙不遵循先祖德政,天降灾祸,借助于商汤王之手。与夏桀在鸣条郊外展开决战,我从亳都始行德政。惟我商王,明昭武德,用仁慈代替暴虐,天下兆民怀念。今嗣王行商成汤王之德政,在继位之初,先行爱亲人,敬长辈,从家开始做起到邦国,最终施行于天下。” 注:1.祀:年,商称年为祀。 2.乙丑(2位):古人日历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配地支成岁,如: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六十年,称六十甲子。乙丑是六十年之第二年。 3.嗣王:王位继承人。 4.祗:(zhī音支)恭敬。要注意还有一个「 ”祇(qí音奇,指地神)”,两字容易搞混。 5.侯、甸:在天子领地每五百里地为甸服,甸服以外五百里是侯服。是承顺《尚书·夏书·禹贡》古制。6.总已:率领自己的官员。 7.冢宰:官名,位次三公,百官之长,为六卿之首,《尚书·虞书·舜典》:叫百揆。《尚书·周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8.烈祖:建立功业的祖先。 9.鸣条:商汤王与夏王桀战于鸣条,今山西省运城市(原安邑县的)鸣条冈。 10.亳:即亳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suī音虽)阳区。 议:右相伊尹在商朝祖庙里太甲继承帝位时,先讲的是夏朝祖先的功德,这是一种思想家的胸怀,在伊尹的心中,夏朝始终象一面明镜高悬在自己面前。这是对历史最高的敬意与敬重。 伊尹理念:德政治理,没有天灾;也无地变,物种安享天命。 如何做起:一爱亲人;二敬长辈。三其效果:可以传递到邦国,然后可以到四海。 儒学理论都是从这些地方来的。恩泽禽兽则被道家认领了。 《孟子·万章(上)》:《伊训》曰:「 ”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有出入。天诛在于「 ”牧宫”夏桀宫,战场在「 ”鸣条”。别搞混了。 《太甲》图片来自网络,敬谢! 「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1,先民时若2。居上克明,为下克忠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 译:「 ”啊!先王先修人伦之常,听从谏言而不违,敬顺先贤之言。居上位而明察民情,方使臣民能尽忠心,对人不求全责备,检点自身常思不及,因此拥有万邦,这是很艰难的!” 注:1.弗咈(fú音弗):不违。2.先民:古代贤人。 3.为下克忠:《论语·八佾》孔子对曰:「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议:先王做到:修人伦,听谏言。敬先贤,察民情。不求备,思己过。真正能得天下的要求。 修人伦——获人心;听谏言——明善恶; 敬先贤——得智慧;察民情——有良臣; 不求备——自完人;思己过——宽待人。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 ”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制官刑,儆于有位。曰: ‘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1; 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2,时谓淫风。 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3,比顽童,时谓乱风。 惟兹三风十愆4,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5,具训于蒙士6。’” 译:「 ”广求贤哲,使他们辅助你们后嗣,还制订官刑,来警戒百官。官刑上说: ‘敢有经常在宫中舞蹈,在宫室中畅饮歌舞的,这叫巫风; 敢有贪求财货女色、经常游乐田猎的,这叫淫风。 敢有轻慢圣人之言,违逆忠直谏言,疏远年长有德,亲昵顽愚童稚,这叫乱风。 惟这三风十过,卿士染上一种,他家一定会丧失,邦君染上一种,他邦一定会灭亡。臣民不纠正君主,要受墨刑,对下士也要详细训导。’” 注:1.巫风:巫:《说文解字》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巫术之风。施行巫风总伴有歌舞。 2.游畋(tián同「 ”田”):即游田,游逸田猎。 3.耆(qí音祈)德:年高德劭(shào音绍)、素孚众望者之称。 4.三风十愆:三风:巫风、淫风、乱风;十愆是舞、歌、财、色、游(游乐)、畋(田猎)、侮、逆(迕)、远(离)、比(攀比)十罪过。 5.墨:墨刑,在面额上刺字,染黑色,是古代五刑之一。6.蒙士:指下士。 议:巫风有二罪舞、歌;淫风有四罪财、色、游(游乐)、畋(田猎);乱风有四罪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 巫:是指祈祷求神之人。巫风指用舞、歌获得钱财之人。淫风是指过分之事财、色、游、畋。乱风是指社会混乱的原因为四条。 三种风气共十条,君臣染上一条就是灭国毁家之祸,臣民共同有监督之责。 《河南商丘天文台——阏伯台》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 ”呜呼!嗣王祗厥身,念哉!圣谟洋洋1,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译:「 ”啊!嗣王当警戒自身,念念不忘呀!圣谟美好,嘉言彰明。惟上帝的眷顾不常,作善事赐给百福,作不善降祸百殃。你修德不论多小,万邦庆幸;你不善即使不大,坠损祖宗。” 注:1.谟:谋略。洋洋:此指美善之象。 议:最后是积善累德,从修小德小善开始,便是亲爱自己的亲人开始。 《河南商丘城市雕塑——古字「 ”商”》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肆命》、《徂后》 译:《肆命》、《徂后》两文均已失传。《史记集解》说:「 ”《肆命》者,陈政教所当为也;《徂后》者,言汤之法度也。” 备注:到此商朝共有十一篇内容散失的文章。 丁酉年七月初六

相关参考

列子学射的故事 列子学射的道理是什么

列子学射《列子学射》出自《列子?说符篇》,其原文是: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就是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传统知识,获取新知识,新信息;而习,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就是感受、体验知识的魅力和知识力量的过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习的喜悦,

苏秦简介,纵横家的代表人物,结局悲惨,车裂而死

苏秦(?-公元前284年)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乘轩里人,是战国策士,纵横家。出身寒门,却少有大志。据传他随鬼谷子学游说术,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史记》学成之后,苏秦曾先后游说周

白居易登上岳阳楼,写下一首千古悲愤之作,道尽人生无奈

《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学而优则仕”,它的意思是,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但是一旦靠读书做官后,就代表着进入了宦海的沉浮,必须做

陈廷敬简介 清代名臣康熙帝的老师陈廷敬生平

陈廷敬,汉族,清代名臣,入仕五十三年。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陈廷敬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编》收入《四库全书》

刘备不小心遗漏一人才,被曹操赏识重用,最终成了名震三国的大将

刘备虽然出身不是很好,但是他从小好学,母亲看着刘备如此专注于学问,于是节衣缩食攒下点积蓄让刘备去读书。当时刘备和公孙瓒等人一同拜在了卢植的门下学习,学习之余,刘备喜欢广交好友,因此他跟同学之间的关系处

刘备不小心遗漏一人才,被曹操赏识重用,最终成了名震三国的大将

刘备虽然出身不是很好,但是他从小好学,母亲看着刘备如此专注于学问,于是节衣缩食攒下点积蓄让刘备去读书。当时刘备和公孙瓒等人一同拜在了卢植的门下学习,学习之余,刘备喜欢广交好友,因此他跟同学之间的关系处

乾隆一开始学康熙,结果天下乱成一锅粥,终于明白雍正的厉害

康乾盛世自古以来被人们所称道。仔细想来,康乾盛世是康熙创造的,由雍正将盛世稳定,到了乾隆这一代,不但没有继承爷爷康熙和父亲雍正的盛世。反而差点把两代人积攒下的家底折腾完。为啥?因为乾隆学了康熙十三年,

与雍正皇帝合葬的两个女人是谁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刻,年仅58岁的雍正帝在圆明园死去,在位时间13年。当天夜里,雍正帝的遗体就从圆明园运回了紫禁城。弘历任命履郡王允、和亲王弘昼、公纳穆图、内大臣海望、刑部尚书徐本、都统傅鼐、吏

李世民皇后_李世民把皇位传给了谁

李世民把皇位传给了谁?唐高宗李治。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驾崩于终南山的翠微宫。二十七日,以礼部尚书、兼太子少师、黎阳县公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书左丞张行成为兼侍中、检校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