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郭嘉对曹操集团的贡献

Posted 乌桓

篇首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浅谈郭嘉对曹操集团的贡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浅谈郭嘉对曹操集团的贡献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在网络上有这样一种说法:「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当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郭嘉身为谋士,无论如何也不能与诸葛亮这样的军政大才同日而语。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些人因为这样一个错误的说法,就开始带着有色眼镜看待郭嘉,认为郭嘉相比其他顶级谋士一无是处,甚至还差点害死曹操。这也属于矫枉过正。那么郭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对曹操集团又有怎样的贡献呢? 导语 乱世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能臣谋士,都是三国征战中提供个人智力成果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像诸葛亮,司马懿,庞统,陈宫,郭嘉等人。这些谋士都运筹帷幄,可凭一己之力谋乱天下,像诸葛亮提出《隆中对》,庞统力劝刘备入蜀,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但像诸葛亮这样的大才也有失算的时候,在一伐时错用将领马谡,导致首出祁山失败,蜀汉大军无功而返(只迁徙一些人口,带回一个姜维)。胜败乃兵家常事,人都有失算的时候,但其中有一人做到了算无遗策,那便是毁誉参半的郭嘉。 人物生平 一、蛰伏时期 郭嘉,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人。史书上也称赞郭嘉是「 ”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且郭嘉在少年时就很有远见,在汉末时见天下即将大乱,便一直隐居结交天下豪杰,那是还未有太多的人知道他。 后来,郭嘉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北行投奔了袁绍,但是他在袁绍手下并不得志,没有受到其重用。郭嘉认为袁绍不懂的用人之道,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做事不够干脆利落,很难与他一同成就霸业宏图,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所以后来他选择离开了袁绍。 二、荀彧举荐 郭嘉与曹操的谋士荀彧是同乡。公元196年,曹操手下颇得器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一时间未得到合适的人接替他的位置。后来荀彧将郭嘉推荐给曹操,曹操与郭嘉二人促膝长谈,聊军国大事,治国谋略,相谈甚欢。君择臣,臣亦择君。曹操觉得郭嘉的治世才能是无人匹敌的,自此开始对他委以重任。而郭嘉也认为曹操是一位能成大事之人,是位明主,自此忠心追随。 三、算无遗策 郭嘉辅佐了曹操整整十一年,在这十一年的时间里,他算无遗策,为曹魏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郭嘉是曹操阵营中,是最为出色的谋士之一。那么郭嘉到底献过什么奇策呢?小编稍举几例: 1.「 ”十胜十败论” 在「 ”官渡之战”之前,曹操对征战袁绍信心不足,这时郭嘉为了鼓励曹操写下了有名的「 ”十胜十败论”。在「 ”十胜十败论”中,郭嘉从十个地方分析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优劣,结果都是曹操要优于袁绍。总的来说,袁绍虽然兵力众多,但曹操一方更是占据了人和以及大义。 当然了,有些人认为「 ”十胜十败论”是一番空话,别的谋士对主公说,你要如何如何才能取胜,郭嘉则对曹操说,你肯定能取胜,怎么取胜我就不管了。换句话说,「 ”十胜十败论”是废话。不过即便如此,这也是一番有用的废话,最起码他坚定了曹操对抗袁绍的信心。而且郭嘉也不是盲目自大,在提出「 ”十胜十败论”后,郭嘉并没有继续劝曹操攻打袁绍,而是先除掉徐州的吕布。 2.鹬蚌相争 后来曹操与袁绍逐鹿北方,在「 ”官渡之战”中,袁绍大军被曹操消灭,后来袁绍病死。虽然袁绍病死了,但是袁氏的势力还是很大,袁谭、袁尚、高干、袁熙各自有自己的地盘。在这种情况下,郭嘉认为袁尚和袁谭二人不合,应该暂缓攻击,让他们鹬蚌相争,最后曹操再渔翁得利。 果然,在失去曹操的压力之下,袁谭和袁尚开始相互攻打,袁氏内部之间进行极大的内耗,最后被曹操逐个击破,曹操侵吞了袁氏的地盘,成为北方当之无愧的霸主。 3.兵贵神速 袁尚失败后,与袁熙逃亡三郡乌桓。曹操准备发兵征讨袁尚及三郡乌丸,他的部下很多人都很不看好这件事,担心刘表让刘备趁机攻打都城许都,此时郭嘉又一次一眼洞察局势,他向曹操列举三点:一、乌桓人一定认为曹操虽然强大,但距离较远,内心其实是不会对曹操有防备的,如果可以快速行军,出其不意,便可取胜;二、袁氏如今大势已去,但由于袁绍在北方幽、并、冀、青四州的影响力,加上与乌桓人的亲密关系,如果放着袁氏兄弟不管,容易让他们借助乌桓的力量卷土重来;三、郭嘉也指出了对于众人所担心的刘表的看法,刘备此时客居刘表处,刘表的才能不足以驾驭刘备,肯定对他有所防范,不会听从刘备的建议攻打许昌,所以可以放心出兵。 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千里奔袭幽州三郡乌桓,最后在「 ”白狼山之战”中大破乌桓和袁氏兄弟,继而攻破柳城,不仅解决了袁氏兄弟的困扰(袁氏兄弟投奔公孙康被杀),还削弱了来自北方的乌桓的威胁,从而可以放心南下。当然了,这次战争打得也很艰难,主要是道路难走,自然条件很恶劣,曹操差一点死于途中。所以就有了「 ”郭嘉遗计除曹贼”的调侃(郭嘉就死于这次出征)。 小结 总的来说,郭嘉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他的很多建议也说到了曹操的心坎里。「 ”十胜十败论”帮助曹操树立对抗袁绍的信心;之后劝曹操暂缓对袁氏兄弟的攻击,反而加快横扫北方的进程;击败三郡乌桓让曹操南下荆州时无后顾之忧,郭嘉的这些建议对曹操集团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当然了,郭嘉是无法与诸葛亮相比的,他从头到尾都是军师祭酒(负责军队中的司法),没从过政,也没带过兵,距离军事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作为谋士来说,郭嘉已经是很顶尖的那一批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相关参考

”郭嘉遗计除曹贼”,浅谈曹操远征乌桓的 ”白狼山之战”

曹操可以说是戎马一生,打了很多仗。打的仗多,危险自然也不少,有很多次身陷险境,差一点就战死在沙场。就比如「”白狼山之战”。曹操千里迢迢远征乌桓,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还险些命丧行军途中。下面小编就来说

曹操麾下的五大终极参谋智囊

曹魏五谋臣,指荀、荀攸、贾诩、程昱、郭嘉五人。因为这五个人对曹魏势力的成立与巩固有巨大贡献,所以,把他们叫做曹魏五谋臣。唐朝宰相朱敬则在《隋高祖论》里称及:“荀、贾诩、荀攸、程昱、郭嘉,可谓天下之菁英

神机妙算的青年才俊

  郭嘉在三国时期的众多谋士之中称得上是非常特殊的一位。此人年纪轻轻就在曹魏阵营中一鸣惊人,成为曹操最为倚重的谋臣之一,在为曹操效命的十一年间,他可谓算无遗策,对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地区作出了重大贡献,深

曹操字什么

 曹操字什么  曹操,字孟德,是汉魏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曾做出了特别的贡献。  公元155年,曹操诞生与一个属于宦官集团的大官僚家庭,这个家庭的特殊背景对曹

三国演义郭嘉是第一谋士吗

三国演义郭嘉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集团的重要谋士,在诸多谋士中也是其中的翘楚。现在的人们对于郭嘉非常推崇,甚至有很多人认为郭嘉是当时曹操集团中的第一谋士,整个曹操集团中的谋士都无法和他相比。郭嘉漫画照但是

巅峰对决,三国穰城之战,贾诩力敌荀攸、郭嘉、曹操

第一次交锋:贾诩VS曹操东汉末年,随着司徒王允用「”美人计”离间吕布,诛杀董卓,其部将李催、郭汜、樊绸、张济掌控飞熊军挥军长安,胁迫帝王乞活。贾诩献计给汉献帝,赦免羌人令其西归,自此,西凉军集团分崩离

巅峰对决,三国穰城之战,贾诩力敌荀攸、郭嘉、曹操

第一次交锋:贾诩VS曹操东汉末年,随着司徒王允用「”美人计”离间吕布,诛杀董卓,其部将李催、郭汜、樊绸、张济掌控飞熊军挥军长安,胁迫帝王乞活。贾诩献计给汉献帝,赦免羌人令其西归,自此,西凉军集团分崩离

曹操最痛心的一次大哭 因为谁死了

曹操哭郭嘉,与其说是在懊悔与自责,不如说是对统一中国梦想的破灭和绝望。所以此哭是他平生最痛心的一次,达到了悲伤的顶峰。一个奇才的到来能让一个集团迅速强大,一个奇才的失去会让一个集团走下坡路,若郭嘉在世

曹魏五谋臣为什么没有司马懿,鬼才郭嘉竟排在末尾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曹魏五谋臣为什么没有司马懿,鬼才郭嘉竟排在末尾”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三国时期各国都有许多谋士,而辅佐曹操的当属曹魏五谋臣最著名。这五个人对曹魏势力的巩固作出了巨大贡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郭嘉

郭嘉,传说中三国的第一鬼才,那么多人喜欢郭嘉,首先是因为《三国演义》以及周边小说游戏,先入为主之后,爱屋及乌,连正史中曹操集团的两大谋士荀的清雅、荀攸的忠厚,都比不上郭嘉的不拘小节,那么正史中的郭嘉,